鄭莉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在基礎教育當中的小學數(shù)學教育階段全面重視加強引導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的重要性。文章對我國小學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進行了簡單概述,并在此基礎上全面系統(tǒng)地分析了小學數(shù)學教育開展“有效引導”的策略,重點強調了自然設置場景、加強語言概括以及巧妙利用錯誤等策略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旨在提供一些可行性較高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場景設置;課堂主題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現(xiàn)階段,小學數(shù)學教學主要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并且由于教師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在課堂上普遍使用單方面?zhèn)魇谥R的教學方式,不能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不能保證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不利于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良好掌握。針對這一問題,應該加強對引導性教學方式的研究。
1.自然設置場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通過設置場景這種方式,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這個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保證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充分掌握。自然設置場景通常用于教學課堂的引入環(huán)節(jié),在設置與教學知識有關場景的基礎上,能幫助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有一定了解,并引導學生帶著對知識的疑問進行課堂知識的學習,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得學生在對知識渴望的狀態(tài)下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掌握,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在應用設置場景這一措施時,應該重點考慮場景的設置與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結合。例如,教師在進行三角形知識講解時,將向學生展示三角形的教具,并提問學生在上學途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三角形的物品,這時學生將踴躍回答,從而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造的場景中實現(xiàn)對知識的有效掌握。
2.加強語言概括提煉總結提升
國家新教學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了在課堂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強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這就要求教師利用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通過精練的語言對學生進行點撥,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數(shù)學思維邏輯,讓學生在腦海中建立起知識的連接,形成知識線,而不是零散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簡要概括,對知識點系統(tǒng)地總結,幫助學生鞏固強化知識的建立。引導一個過程,并不是一個問題的總結,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一種知識的過渡。比如,教師在一個知識點講解完畢后,要基于學生現(xiàn)有認知程度,利用知識的引申、質疑等手段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新的問題。采用問題式的引導,不僅能夠向更深層次進行挖掘,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在思考和交流中,加深對知識的記憶。以小學數(shù)學中的“質量單位”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詢問學生的體重,或者一塊橡皮的重量,還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引申,比如詢問學生,那么一杯水的重量呢?進而鍛煉學生通過主動思維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的過程也就是思維框架的建立過程。
3.巧妙利用錯誤資源強化教學
在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就會出現(xiàn)理解上的錯誤,教師不能夠一味地糾正,錯誤理解有時候也是一種極好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學生的錯誤展開一次教學。學生會產生錯誤性的理解,也是學生思維的一種反應,如果一味地否定學生,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讓學生對正確的理解造成阻礙。如果教師有效利用學生的錯誤,引導激發(fā)學生產生進一步深入的思考,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夠進一步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錯誤是有其內在的價值的,加強對錯誤的關注,也就能夠抓住錯誤本身的教育價值,利用錯誤資源引導學生的過程,是糾正學生錯誤的過程,更是學生豐富知識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善于“因錯利導”,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的魅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數(shù)學課堂當中應用“有效引導”的策略,可以全面提升教師對于課堂的把控能力,同時還能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根據我國新課改的要求,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教育工作需要貫徹和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當中的主體,教師不斷引導和幫助學生增強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1]陳志遠.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分析[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版),2013(25):146.
[2]方遠榮.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3(3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