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清華
摘 要: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可塑性極強的階段,對于學生以后性格或者形象的塑造也有很大的影響,現(xiàn)階段由于教育目標的錯位,導致教育機構對學生的培養(yǎng)一味只追求高分數(shù)、高成績,過早地給學生施加了很大壓力,使學生從低年級階段就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英語的學習也是一樣,如果采取強硬地灌輸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學習英語,那么會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學習效率會有所降低。近些年比較流行的微課教學比較符合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學生能通過微課更加積極地進行英語課程的學習。通過討論微課在小學英語課程中的運用,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一、微課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的地位
微課是近些年來比較流行并且比較倡導的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方法。微課采用課堂播放教學視頻的方式來讓學生從視頻中獲取部分學習資源。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能更加積極地進行英語課程的學習,并且微課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能根據(jù)視頻自主探索,自主掌握相應的教學知識。微課的推出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這種教學方式應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無疑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學習平臺。微課這一教學方式因為其新穎,能提高課堂效率,在目前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追捧。
二、微課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1.指導學生課前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精神
以老師為主體的“師本課堂”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在的教學需求,目前教育要求學生要在課堂上占有主動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微課加入到課堂教學中能極大地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老師可以在學習新知識之前給學生放一個簡短的英語課前指導小視頻,讓學生能根據(jù)視頻進行課前預習,大致了解課堂主要內容,這樣老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能更加輕松,學生也能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
比如,在學習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一章時,課程主要內容是來學校的方式,其中主要涉及的是幾類交通工具的運用。老師可以在學習之前利用一個微視頻導入學習內容,視頻的主要內容是一些學生的簡短對話。比如:A:Good morning B!B:Good morning A! A: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today? B:By bike.And you?A:Oh,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bike,too. but today l get up late,so l come to school by taxi.課前給學生放一些與本堂課有關的視頻內容能讓學生先自主學習,讓學生先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樣學生就會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占有主動權,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輕松。
2.抓住課程重點難點,針對性教學
微課教學優(yōu)點多多,最主要的一個優(yōu)點是老師可以利用微課來提高學生對于重點、難點問題的學習。利用微課的形式來鞏固學生對于重點、難點問題的掌握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手段。并且部分學生能通過微課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讓學生能有一定的英語拓展空間。
小學英語中,音標的學習一直是一個難點。由于學生以前沒接觸過英語,對音標的學習比較陌生,所以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可以利用微課來進行教學。在學習之前可以先給學生放一個音標學習的視頻讓學生了解一下音標。比如,視頻內容可以涉及簡單音標的讀法,比如[i:],[i],[?蘅:],[?蘅],[u:],[u],[?藿:],[?藿],[ɑ:],[?蘧],[e]這些單音節(jié)音標的讀法,視頻中還可以涉及簡單單詞的音標發(fā)音,比如常見的tea的發(fā)音[ti]等。將微課運用在知識點的講解中是一種學習英語的好方法。
三、微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性
“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手段,由于其適用性強,被廣泛運用。這種方法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衍生出的教學手段,需要一定的設備技術支持,首先省去了教師的教學時間,不必為個別缺席課堂的同學放緩或加快教學進度,其次,也會提高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是一種能夠隨著時代而不斷發(fā)展的科目。這種新興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不必拘泥于課本教材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天性與想象力。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能利用合理的資源來進行英語課程教學是每個老師最終的教學目標。微課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對于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學時間,有更充裕的時間去完成教學任務,也會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種個性化很強的教學手段,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習慣進行不同的調整,也是對自己獨立學習能力的鍛煉。相信未來微課在英語課程的教學中會有更多的專業(yè)人士提出更加合理的教學建議,未來英語課程的教學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5(2):133-135.
[2]梁樂明.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4(2):215-21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