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霞
摘 要: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晝夜流個不歇?!苯處煈摪褜W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指導學生做積累材料的有心人。可是地處城市的學生走向自然、社會的機會很少,他們的時間幾乎都是在學校和輔導班度過的,學校成了他們主要的活動陣地,學習是他們的主要任務(wù)。如何引導學生在枯燥乏味的校園生活中挖掘素材成了老師的難題,也對我們的作文教學提出了挑戰(zhàn)。
關(guān)鍵詞:寫作;校園生活;作文教學;課堂;挖掘素材
一談到寫作,學生們總是“頭痛不已”,有的愁眉緊鎖,半天寫不出一句話;有的憑空捏造,亂編故事。追根究底,是因為學生“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晝夜流個不歇。”[1]我們應該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指導學生做積累材料的有心人??墒堑靥幊鞘械膶W生幾乎都是在學校和輔導班度過的。學校成了他們主要活動陣地,學習是他們的主要任務(wù)。如何引導學生在枯燥乏味的校園生活中挖掘素材成了老師的難題。
一、從課堂中積累素材
課堂是學生的主陣地,我們的學生天天跟課堂打交道,那么課堂就是他們的生活,一天要上六節(jié)課,課課老師不同,內(nèi)容不同,方法不同。語數(shù)外、音體美課課有特色,語文老師會帶孩子們走向古今中外,科學老師會帶學生走向探求科學奧秘之路,美術(shù)老師會帶學生走向藝術(shù)的殿堂……多么豐富的課堂生活,它就是學生的寫作之源。[2]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作文要求學生把觀察到的事物寫進日記里。[3]在教這篇作文時,很多老師都讓學生在家觀察植物、動物,可學生做沒做老師無法知道,很多學生就從作文書、網(wǎng)上抄寫,作文效果不佳。我們何不跟科學老師結(jié)合呢?我在上這篇作文時,他們的科學課恰好要上《水往高處走》這一實驗,我抓住機會讓學生模仿《蜜蜂》一課,寫一篇作文《水往高處走》。學生的作文異彩紛呈,一改往日的無病呻吟、流水賬,他們把實驗前的準備、實驗時的發(fā)現(xiàn)、得出的結(jié)論,寫得清楚明白,惟妙惟肖。
二、從活動中尋找素材
每年學校都會舉行一些大型的活動。慶“六一”匯演、運動會、古詩考級、讀書月、隊列比賽、拔河比賽等。每個班級也會根據(jù)學?;顒?,根據(jù)不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組織一些相關(guān)的活動,清明節(jié)的“碰蛋”,端午節(jié)的“包粽子”,五一節(jié)的“勞動”,新年的“包餃子”……這些活動學生人人參與,他們有生活、有體驗。這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可學生不會寫到作文里,即使寫了,也是流水賬。這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這些珍珠貝殼,幫助他們把這些珍珠貝殼串連在一起,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老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在組織這些活動時,老師要把活動的始末、精彩瞬間,幫學生拍攝下來。上作文課時,教師把有用的材料做PPT,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回憶過程,回憶異彩紛呈的活動場面,然后指導學生如何在繁雜的過程中選擇有用的材料,再教給他們串聯(lián)貝殼的方法。學生寫起作文來就不那么難了。例如,寫一件高興的事或一次有趣的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去寫寫六一、運動會、碰蛋、包餃子等活動。
三、從課間中發(fā)現(xiàn)素材
在學校,學生最幸福的時光就是課間十分鐘了。他們或游戲,或讀書,或談心,或跑步、跳繩、踢毽子、踢足球……這些都可成為寫作的“活水”。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一單元作文是寫寫我的課余生活,這是學生第一次寫作文,如果沒有一個學生都參與的課余生活,老師指導起來就是紙上談兵。我們何不利用我們的課堂之余——課間,讓學生玩一次他們課余經(jīng)常玩的游戲“老鷹抓小雞”“丟手絹”“貼膏藥”“邁大步”……先玩后寫,加上老師的指導,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有方法可依,自然寫出的作文也妙趣橫生。
四、從教材中挖掘素材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點撥學生,教材中的哪些寫法、素材是可以借鑒、模仿的,這樣才能開掘教材的源頭活水,使得語文教學與作文練習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統(tǒng)籌兼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經(jīng)典處進行仿寫,《桂林山水》的開頭;在意猶未盡處進行續(xù)寫,《小攝影師》的結(jié)尾;利用課文的插圖進行引寫,《可貴的沉默》中的插圖;《一面五星紅旗》中的“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視著手中的五星紅旗”處補寫;在凝練處擴寫,《游山西村》的擴寫……
“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fā)現(xiàn)?!弊鳛槔蠋煟覀円瞿俏话l(fā)現(xiàn)者,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發(fā)現(xiàn)校園生活的美,用“我”手寫我心。
參考文獻:
[1]李秀伶.語文作文中的點滴體會[J].科技信息,2013.
[2]李婉君.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
[3]唐永建.關(guān)于農(nóng)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