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詩幻
摘 要:習作教學指導是幫助小學生確立寫作目標、優(yōu)化寫作內(nèi)容,少走彎路,降低寫作難度,提高寫作信心的重要內(nèi)容。在小學階段,教師應圍繞訓練點,指導學生從“清楚具體”的訓練方向來漸進提高其動筆寫作能力,促進習作習慣的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習作訓練點;指導方法
在小學習作指導課堂,很多教師忽視寫作訓練點的明確,導致習作范圍太廣,學生無從梳理習作方向,反而降低了習作訓練效果。根據(jù)教材中各單元習作訓練主題,我們可以細化寫作訓練點,以具體、真實、明確的訓練點習作方式,縮小寫作范圍,降低寫作難度,指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獲得習作能力。
一、認清訓練點,選擇適宜的習作內(nèi)容
在習作指導課堂,結(jié)合學段及單元習作范圍,我們可以從中細化某一習作訓練點。如要讓學生在習作中獲得“寫清楚”這一大目標,可以細化為“運用關(guān)聯(lián)詞將片段寫清楚”“運用分段表述來寫清片段”“運用過渡句來寫清片段”“運用標點符號來寫清片段”等若干小目標,并結(jié)合具體小目標,指導學生運用具體的寫作方法,抓住動作、抓住心理、抓住神態(tài)、抓住語言、抓住細節(jié)等方面來表述。具體來講,我們根據(jù)“寫一個活動場景”主題,在確立訓練點過程中,題目中并未要求具體寫什么場景,使得題目范圍較大,雖然給學生更多的靈活性,但卻讓學生感到無從下筆。為此,我們在細化訓練點上,可以提出若干具體場景,如運動會上的比賽場景、文藝表演中的演出場景、課間活動中的游戲場景等等,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有針對性地選擇習作內(nèi)容,降低了寫作難度。當然,在細化訓練點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場景描寫”主題,對具體的習作要求進行說明,如“運用動詞來描述運動場景”,讓學生能夠從場景表達中選擇不同的動詞,刻畫生動、活潑、多樣的場景細節(jié)。
二、明確訓練點,開展針對性習作積累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習作指導中,指導方法固然重要,但在習作訓練中,仍然需要學生能夠從不斷的語言文字運用中,通過日積月累的歸納來提高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課外閱讀是必不可少的拓展寫作視野的途徑,但在習作訓練點教學指導時,教師要圍繞習作訓練點,給予合理、有效的指導,讓學生的筆墨生花。如在關(guān)于人物外貌習作訓練指導中,對于描寫外貌相關(guān)的詞匯,我們可以羅列一部分:“容光煥發(fā)”“眉清目秀”“衣冠楚楚”“虎背熊腰”“明眸皓齒”等等;在關(guān)于景物描寫的訓練時,與寫景相關(guān)的詞匯有“郁郁蔥蔥”“湖光山色”“鶯歌燕舞”“波光粼粼”,與寫景相關(guān)的佳句有“……成串的花蕊像火炬,像蠟燭,越長越大,抿嘴欲笑”“那盛開的花朵似紅蓮映水,紅得耀眼”“微風吹來,成片的花瓣像美麗的蝴蝶在風中翩翩起舞”。結(jié)合日常積累,才能讓學生在習作訓練點教學時有話可寫。
三、結(jié)合訓練點,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小學生習作指導,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從觀察中培養(yǎng)寫作情感,激發(fā)寫作思維。通?!把鄣?、手到、耳到、心到”是觸摸事物、感知事物、推理判斷事物的有效方式。同樣,結(jié)合具體的訓練點,我們要讓學生運用觀察力,去感受自然、感受事物,去表達自己的體會與情感。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對事物的觀察往往淺嘗輒止。教師在習作指導時,要讓學生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要圍繞習作訓練點,縮小觀察范圍,推進深入細致的觀察。如“我發(fā)現(xiàn)樹葉的形狀不同”訓練點習作中,我們結(jié)合生活中常見的樹葉,提問學生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有學生認為樹葉的顏色不同、形狀不同、紋理不同;有學生認為樹葉的位置不同、生長季節(jié)不同;有學生認為樹葉的名字不同、生長環(huán)境不同、觸摸的感覺不同。如果我們沒有給學生限定觀察目標,則每個學生的觀察都可能是泛泛而談。相反,如果我們設定觀察方法和流程,讓學生結(jié)合指導方法去觀察、去體驗、去記述,則更能明確觀察任務,提高觀察力。如可以從樹葉的形狀入手,用自己的話來表達樹葉形狀像什么。樹葉的形狀真是千奇百怪,有的是圓形,有的是長條形,有的是橢圓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像只小蝴蝶,有的像一顆紅心,有的像一根銀針。還可以從觸摸樹葉的手感寫起,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樹葉,摸在手里的感覺也不同。有的摸起來很光滑,有的摸起來很粗糙,有的摸起來很柔軟,有的摸起來很生硬,有的樹葉還帶著刺兒,一不小心會扎破手。
四、圍繞訓練點,創(chuàng)設習作情境
葉圣陶提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對習作的心理過程進行了生動詮釋。我們在指導學生習作時,也應該遵循習作心理規(guī)律,通過圖畫展示、語言描述、音視頻展現(xiàn)、即興表演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話可寫”的語言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習作靈感,增進寫作積極性。如在編寫童話的訓練點指導時,我們可以通過播放動畫片段,讓學生從中獲得寫作情感體驗?!疤炜罩袆澾^一道閃電,緊接著雷聲滾滾,大雨傾盆而下,河水很快漫過了小橋。這時,小動物們因為雨水湍急,都擠在大樹下等待過河。小動物們看著洪水沖下來,都不敢過河。它們湊在一起,想出不同的辦法來過河。小狗說,我們可以砍樹造橋;松鼠說,我們可以找大樹葉撐船過河;小老鼠瞇著小眼睛,嘴里嘟囔了一下,河水這么大,我還是在樹上打個洞躲雨吧。”在教師的情境化表達中,學生不知不覺地認識到“編童話”要有曲折的故事,才能讓聽眾喜愛聽。
總之,在小學習作指導中,圍繞訓練點,針對性地選擇習作內(nèi)容、積累素材、指導觀察、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習作方向,培養(yǎng)學生樂于習作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林巧青.圍繞訓練點 改進小學習作寫前指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1).
[2]林淑瓊.學生習作指導點滴談[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5):77-78.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