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燕蕾
摘 要:在小學課程教育體系中,數(shù)學既是能力教學內容,又是知識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占有很重的地位。學生在小學階段心理和智力水平上發(fā)展較快,抓住這一階段的特點,幫助小學生建立數(shù)學思維和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要。應用題由于具有實際應用背景,幫助小學生掌握分析和解決數(shù)學應用題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數(shù)學教學;解題能力;應用題
隨著數(shù)學教學的改革,小學生的數(shù)學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提高他們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具有實際背景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數(shù)學教育中應該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加強引導,開發(fā)小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耐心地培養(yǎng)小學生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能力
解決實際應用問問題的關鍵在于學生是否能夠很好地理解題意,如果小學生不能理解題目的意思,或者將題目理解錯了,自然就不能解決問題。小學生解決應用問題時常見的錯誤就是讀題著急,理解混亂,對于一些容易混淆的關鍵詞,如“不多于,少于,大于”等不能準確的理解。以致在解題中糊里糊涂,也就不能正確解決問題了。久而久之,會造成對數(shù)學的畏懼,心里留下解題陰影。所以說,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幫助小學生解決問題的前提。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應給培養(yǎng)學生讀題的耐心。在解決實際應用題的時候,解題的時間應該有很長一部分用在讀題上,題目讀取不清楚,所有的解題都是無用的。讀題時,要一字一句認真理解題目中出現(xiàn)的條件,認清每一個字,尤其是關鍵詞的理解。再者不能根據(jù)自己的臆想胡亂加減詞語,讀題要慢,審題要細。其次,應該對一些常見的難理解的詞加以區(qū)分。比如說,常見的例子中,紅紅摘了10個蘋果,姐姐比紅紅多摘了10個,姐姐摘了幾個蘋果?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學生一般會很容易就能理解用加法求解。但是稍微復雜的,比如說條件改成姐姐比紅紅摘的多,她們兩個差10個,問姐姐摘了幾個蘋果?第二個問題小學生就會很容易用減法,這就是理解題意不清造成的。再者,最終問題如果改成她們一共摘了幾個蘋果?這個問題相比之下就更加具有難度。所以說,培養(yǎng)小學生自己理解題意的能力很是重要。教師在平時可以幫助小學生做一些類似的,修改題設條件的應用題目,提高他們理解題意的能力。
二、注意一題多解
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解題的嚴密邏輯,也要注重解題方法的多樣性和最簡性。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多思維、多角度解題,并且善于總結什么樣的題適合用方程解,什么樣的題適合用算數(shù)法,盡量用最簡便的方法解題。下面舉個例子詳細說明:1.根據(jù)主要變量的等量關系列不同方程。如:紅紅去超市買三條一樣的毛巾,付款時交給售貨阿姨50元,紅紅又收到12.5元,問每條毛巾多少錢。學生可以轉換解題思路:(1)付的錢=找回的錢+三條毛巾的錢;(2)三條毛巾的錢=付的錢-找回的錢。相應的方程分別為50=12.5+3x以及3x=50-12.5。2.移動左右因式從而獲得不同方程。例如方程5x=12×3+9,通過小小的變化可得5x-9=12×3,5x-12×3=9。
此種方式的訓練可讓學生多角度理解方程的由來,還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多向思維,打破固有解題套路,從而形成學生深刻的思維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是依靠老師在講臺上講解題目,引導學生理解題意。這一過程由于比較抽象,教學方式枯燥,很容易引起小學生的厭惡情緒?,F(xiàn)階段,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流行,教師也可以適當利用,提升課堂的學習氛圍。但是應該注意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和時間,不能讓多媒體過多的泛濫于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播放一些教學動畫,可以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比如:小明要組織800位同學參觀游樂園,每輛車可以運送50個人,學生參觀票價為25元,可以問小明需要安排幾輛校車?大家一共花了多少錢用于購買門票等問題。將學生引入多媒體的情境中,讓同學們幫助小明解決問題,就會讓數(shù)學問題變得更加貼近生活,提高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興趣。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數(shù)學問題在實際中都很容易變成多媒體教學,教師應該在講解動畫后,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題目,建立抽象數(shù)學模型的能力,才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效力。
總之,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工作看似簡單,卻會影響他們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信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理解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提升他們參與課堂的熱情,培養(yǎng)他們對實際應用問題的理解和解決能力,改進教學方法,最終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孫淑敏.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
[2]杜劍影.小學數(shù)學簡單應用題教學策略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