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能夠更好地滿足畜牧獸醫(yī)專業(yè)飼料檢驗化驗崗位化學分析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需要,我們針對課程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在課堂教學中實踐,探索實驗教學的課堂模式。
關鍵詞:問題分析;教學設計;課堂模式
無機及分析化學是我院畜牧獸醫(yī)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飼料檢驗化驗員崗位所需要的化學分析能力為主要目的,實驗教學是本課程的重點,主要為“飼料分析與檢測”“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等專業(yè)主干課程提供基礎功能,同時還是飼料中級檢驗工種職業(yè)資格考試的主要內容,實驗教學的地位與作用十分重要。
一、 實驗教學的問題分析
過去的實驗教學從實驗的設計到實驗藥品、儀器的準備都由實驗老師來完成,學生對實驗準備工作沒有涉及,只需“照方抓藥”即可,以至學生畢業(yè)后,到了檢驗室工作時無從下手,甚至連最基本的試劑配制和儀器調試都不會。另外,實驗教學內容沒把飼料企業(yè)檢驗化驗工作的典型任務納入其中,學生感受不到所學內容與飼料檢驗化驗員工作的內在聯(lián)系,實驗內容的實用性不強,學生學完課程之后,缺乏做事和做成事的能力,實驗教學的功能性作用沒有彰顯。通過對課程實驗教學情況的分析及應用實踐,我們認為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實驗教學應在教學設計、課堂的教學實施等方面進行改革。
二、 實驗教學的教學設計
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實驗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讓學生明白在飼料檢驗化驗崗位上需要“做什么”、學會“怎么做”和“怎樣做更好”。
一是以飼料原料、飼料產(chǎn)品的具體檢驗作為“主線”,重構實驗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飼料企業(yè)化驗室認知見習、飼料成分的定性檢測技術、飼料分析中的溶液配制技能、飼料檢測中的滴定分析技術、飼料檢驗中的儀器分析技術、飼料檢驗分析的綜合實訓共六大模塊。二是每個模塊都應是真實的檢測項目或工作任務,將每個教學模塊的項目或任務分解為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子項目或子任務,按照工作的流程進行程序化實施,做到“教、學、做合一”,擺脫傳統(tǒng)知識灌輸?shù)慕虒W方式,建立全新的“教學做合一”實驗教學體系。三是構建基于檢驗分析完成過程的實驗教學考核,主要采用基本操作技能、平常實驗、綜合實訓等考核方式。重點考核平時表現(xiàn)及學習態(tài)度,考查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工作作風和習慣。
三、 實施“教學做合一”的實驗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效果
在“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指導下,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要進行角色調整,按照項目—情景—任務—教學做合一模式開展實驗教學,學生做中學,老師做中教,教學做統(tǒng)一到學生做事的本領和職業(yè)素質的形成上,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去達成教學目標。
1. 課前實施項目/任務驅動,開展學習引導
課前,把學生分成6~8個學習小組,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布置學習任務,要求所有學生完成預習內容,并指定一個小組在課堂上作中心發(fā)言,讓學生當小老師的學習方式,不僅可激發(fā)學生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其準備過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很好的鍛煉。課前學習是該教學模式的重要一環(huán),做好了課前引導,就為課堂教學拓展了空間,為課堂做中學、做中教奠定基礎。
2. 課堂中,致力于做與學、做與教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實現(xiàn)教學做的合一
課堂是實施教學做合一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需要精心設計,講究落實。如在酸堿滴定分析技術的第二子任務,教師課前向學生布置任務:化驗室里已經(jīng)配制了250mL約0.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現(xiàn)需要濃度相對誤差不大于0.2%的氫氧化鈉標準溶液,你怎么完成?擬出具體的操作方案。課堂上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為什么要標定?標定中為什么選酚酞為指示劑?酚酞指示劑的變色原理是什么?除酚酞外還有哪些酸堿指示劑?酸堿滴定分析中應如何選擇指示劑?滴定操作中應注意哪些操作規(guī)范?怎樣的操作流程更好?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在操作中去思考,甚至設計新的實驗去求證,在學生實驗操作結束后組織學生集體討論,播放部分學生的操作視頻,師生共同點評操作的規(guī)范性,讓學生不僅從做中學到經(jīng)驗,更要有認知上的提高,實現(xiàn)合一的目的。
3. 改革實驗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嚴謹?shù)墓ぷ髯黠L和習慣
一是讓學生參與實驗前的準備工作。讓每個小組在課前就提交藥品、儀器清單,經(jīng)實驗室教師審核后進入實驗室完成本組的課前準備工作,包括實驗中所需配制的常用試劑、儀器的組裝與調試、玻璃儀器的洗滌、樣品的前處理納入到實驗內容中去,注意檢查學生課前、課后的工作規(guī)范,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職業(yè)習慣。二是合理分組、分批實驗,開設綜合實訓項目。一方面合理分組安排實驗,以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動手機會,合理安排組成員之間的實驗任務,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另一方面,對于儀器分析實驗,為了提高課堂的運轉效率,可將一個班的實驗分2~4批輪換到實驗室實習,增加學生訓練時間,提高儀器的操作技能。實驗教學的最后一個模塊給學生提供飼料行業(yè)的真實檢驗項目或任務,由學生設計方案和檢驗步驟,并且能夠對檢驗結果進行合理解釋和處理。通過綜合實訓教學可以為學生步入《飼料分析與檢測》課程的學習奠定扎實的檢驗技能。三是改革實驗考核方式。實驗教學重點考核學生“做了什么”,考查實驗操作的過程是否規(guī)范合理,學習的態(tài)度和習慣如何。堅持以過程性考核為主,終結性考核為輔,根據(jù)每一次的實驗完成情況,從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結果等多種因素綜合評定實驗成績,并將評定結果計入學生該課程的總成績,其中基本操作技能和平常實驗的考核所占比例應為60%,綜合實訓考核所占比例應為10%,強調職業(yè)素質的養(yǎng)成。
總之,要培養(yǎng)能做事、做成事的高素質職業(yè)型人才,我們課程的實驗教學必須要改革,需要轉變教育觀念,堅持正確的教學理念,厘清實驗教學的思路,積極實施教學做合一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只有這樣,我們的課程教學才能滿足不斷發(fā)展中的社會和企業(yè)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yè)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王琳娜,陳璟.高職分析化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探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12):116-117.
作者簡介:劉勇,四川省眉山市,眉山職業(yè)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