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萍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與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育也成為了人們日益關注的重點。其中,互動式英語教學方法作為一項重要且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友好互動,對于提升小學英語教學實效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文章將以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有效的互動方式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 師生互動 方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1
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小學是他們接觸與學習英語的初始階段,同時也是學生奠定英語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所以這一階段的英語教學質量與效率是堅決不可馬虎的,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將提升學生英語水平作為英語教學實踐的根本目標【1】。其中,通過大量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來看,采取師生互動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水平,是一項值得推廣的教學方式。
一、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師生互動方式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師生互動仍處于發(fā)展的初始階段,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正確認識到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而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其一,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較深,導致師生互動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難以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僅僅停留在教師單方面的灌輸與講授層面,難以通過互動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創(chuàng)造力。其二,大部分學校在英語教學中仍然是“大班教學”為主,這種群體性的教學方式難以讓教師兼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無法切實做到因材施教。再加上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久而久之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會對英語課堂失去參與興趣,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師生互動方式的應用。其三,部分教師在進行師生互動時,選擇的互動對象往往局限于英語成績好的學生,而對英語水平相對較差的學生關注不足,這種狹隘的師生互動無法全面體現出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與師生互動的全面性有所違背。
二、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有效師生互動方式分析
1.通過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只有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能夠變被動課堂為主動課堂,才能讓學生真正愛上英語這門學科,在興趣與求知欲望的驅動下,學生才會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索,那么他們的英語水平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應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初始階段培養(yǎng)興趣。
教學中,教師可轉變以往單方面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采取師生良性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比如,在講解“Whats your name?”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以點名或學生自愿的方式去進行問候與自我介紹的練習,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相互提問,并且用“Hello,my name is.. ”的句式進行回答。對于處在英語學習初始階段的孩子而言,不宜講授太過復雜的語法知識,但要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問候的魅力,進而讓學生在師生互動中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2.利用師生問答,強化學生英語水平
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問答,能夠進一步活躍英語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2】。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的講解無法保證每一位學生對知識點都理解透徹,部分學生難免會產生疑惑,此時學生則可借由師生互動向教師提出問題,解除疑惑。這樣一來,學生得到了很好的二次學習機會,鞏固了英語基礎知識,并且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促進師生之間關系的融洽。
比如,在講解“Theyre monkeys”相關內容時,教師在正式開始課堂教學之前,可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場景進行提問:“What small animals do you like?”“ Why do you love animals?”“Can you tell a story between you and the little animals for us?”“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zoo?”教師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出去吸引學生進行激烈的討論,然后將學生討論的重點自然地過渡到課堂教學中,為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奠定基礎。同時,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產生疑惑,此時也可向教師進行提問:“Why is the monkeys tail so long?”在教師與學生的問答互動中,才能將課堂教學的氣氛推向高潮,進而提升小學英語教學的實效。
此外,教師還可借助向學生提問的互動方式,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與知識掌握度進行考察。比如,教材中的monkeys、lions、tigers等名詞復數形式,教師可針對其規(guī)律進行講解,并且對常見的幾種復數形式進行歸類,讓學生掌握在何種情況下加s、es或者是將y變成i再加es等等,在師生互動中讓學生對知識點進一步鞏固,進而強化學生英語水平。
3.通過師生交流,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與聽力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可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話,通過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去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與聽力能力【3】。英語作為一門交流語言,需要調動多方感官才能更有效率地進行學習,比如,在講解問路方面的句式與詞匯時,教師則可在教學時首先展示出地圖,然后選擇目標地點向學生提問:“Excuse me,how can I go to the...?”讓學生就地點、方位、路線進行英語回答,從而讓學生的聽力與口語表達同時得到提高。
比如,在講解“ Happy birthday”相關內容時,由于這一話題非常貼合小學生的興趣點,因此對于這一話題小學生會有許多的話想要表達,這也為師生互動的有效性奠定了良好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與學生進行口語交流的機會,并且在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中去引導小學生掌握口語表達中存在的規(guī)律與注意事項,進而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如教師可提問:“How will you spend a happy birthday party?”該句中“spend...”是一個常用句式,在日??谡Z交流中會經常用到,值得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與學習。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當中,教師要提高對師生之間良性互動的重視程度,正確地認識到師生之間互動的價值與意義所在,并且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師生互動方式方法,提升師生互動的有效性,進而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為小學生的未來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董振華.師生互動策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思考[J].中華少年,2017,(01):40.
[2]劉東.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教師,2016,(01):129-130+137.
[3]陳柏華,高丹丹.小學英語課堂師生互動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3,(10):70-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