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沖
【摘 要】故事(Story)在小學英語課程中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是學生聽說讀寫的重要載體。圍繞故事融入英語口語表達、閱讀理解和模擬展演等,能夠?qū)罨虒W資源及過程起到一定的引導(dǎo)和推動作用。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故事;演講;方法
“讓英語教學有故事,在聽說演故事中學習英語更有趣”是近來廣大英語教學同仁的共識。以故事為載體,注重融入聽說讀寫等多項語言技能訓(xùn)練,能給讓學生在真正了解故事、傾聽故事的基礎(chǔ)上獲得更多的深層次理解感知。從故事的趣味性出發(fā),引導(dǎo)學生帶著激情和好奇主動參與聽說讀寫故事,能讓英語課堂更有新鮮度,更利于學生在深入交流中獲得真實感知。
一、說故事,意蘊深長
說故事遠比聽故事更有趣,更能準確體味其中的深層內(nèi)涵。從教材文本中的故事內(nèi)容出發(fā),多請學生主動登臺表達,定會利于學生在主動收集相應(yīng)的背景資料中強化識記,在靈活運用中豐富理解。
學生通過說故事,能夠使自身的理解跳出文本的表達內(nèi)容,更有新鮮感。如:在六年級英語上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的“Story time”教學中,針對“How to make our city become cleaner?”不妨建議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思維,設(shè)想自己就本市未來的市長,圍繞上述問題,就“The different ways of cleaning our city”來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觀點,讓他們在盡情表達中深化感知。很多同學針對自己的故事表達,結(jié)合閱讀理解主動調(diào)整表達方法,在自我表達中形成獨特的感知。
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復(fù)述語篇,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和語言概括能力,讓他們能夠享有更多的話語權(quán)。結(jié)合教材故事內(nèi)容,多給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和表達的機會,能夠使得他們在主動跟進教材中拓展認知思維。
二、演故事,惟妙惟肖
引導(dǎo)學生跳出自我越理解局限,多給他們自我模擬表演的機會,定會利于他們獲得豐富感知。演故事,能夠讓學生在主動進入文本境地中發(fā)現(xiàn)更多精彩,在身臨其境的參與過程中獲得深度感知。
演故事,讓學生能夠成為情境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的Unit 2 After school的“Story time”時,不妨建議學生運用情景小品的形式,就“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my spare time”的主題,主動創(chuàng)設(shè)相應(yīng)的故事,讓學生從語篇閱讀者向?qū)嵺`嘗試者轉(zhuǎn)變。很多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圍繞“What do they usually do after school?”主動提出自己的觀點,從相應(yīng)的故事情節(jié)中獲得更多感思和認知。學生在演故事的過程中,能夠嘗試運用各種不同的語言進行闡述,尤其是模擬其中的語言、動作等更是得心應(yīng)手,用身邊人和事來演其中的故事,定會更受學生青睞。
圍繞學生的英語故事表達,多建議他們嘗試運用多元化的思維方式進行表演,能夠給讓他們在不斷總結(jié)、反思的過程中獲得有價值的認知信息。結(jié)合學生演故事的表現(xiàn),多請他們主動表達自己的認知感觸,讓他們在主動問答中找到更多的實踐運用機會,幫助他們強化識記運用。
三、編故事,奇思妙想
好故事不僅能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對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思維想象力也起到一定的引導(dǎo)和促進作用。編故事,能讓學生在發(fā)揮自己主觀能動性的基礎(chǔ)上獲得更多的深刻認知,能夠從教材文本中獲得豐富的表達素材。以教材文本為突破口,多給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的機會,利于其在主動融入課堂中找到更多的語言表達切入點和思維想象生成點。
圍繞編寫精彩的故事,多給學生留下相應(yīng)的空白,讓他們有發(fā)揮思維想象的空間。如:在六年級英語上冊的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Story time”教學中,結(jié)合“Who did The King meet?”不妨建議學生從The two men、The attendants、The little boy等角色中主動發(fā)揮想象,從他們的認知心理中找出相關(guān)內(nèi)容。有的同學認為:“The ?two ?men ?fled ?early ?when they visited the King.”有的同學認為:“An old blind man said he could see The King was wearing a beautiful coat.”有的同學認為:“After the parade, The King wanted to find the two men.”等。這種故事接龍模式編寫,能讓學生在主動發(fā)揮自己想象思維得同時獲得更多真切認知和深刻感悟。圍繞學生的故事編寫多給他們相應(yīng)的指導(dǎo),能使得他們在課堂教學中找到更多表達運用的切入點。
借助編寫故事活化認知,能夠讓學生跳出自我閱讀理解的窠臼,能夠享有更多的話語表達機會。結(jié)合學生的故事編寫,多給他們相應(yīng)的指點,引導(dǎo)他們在有效參與編寫交流中活化感知,定會更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編寫故事,能夠讓學生的自我理解更有深度和廣度,能夠切實增強其學習的內(nèi)生動力。
綜上所述,讓英語課堂充滿故事的趣味,多給學生自由表達和主動傾訴的機會,利于他們在盡情表達和主動表演的過程中積淀豐富的認知。聽、說、讀、寫融入故事,能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活力,利于學生在靈活表達運用中掌握語用的準確性和地道性,滿足其多元化認知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錢希潔.讓英語故事教學更有“故事味”[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10)
[3]將小平.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綜合應(yīng)用[J].教育學文摘,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