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快速發(fā)展,學生素質也在不斷提升,微課是適應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而產生的一種授課形式,將這種方式結合到初中的語文授課中,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對重點難點也會更加的通俗易懂,這篇文章是作者結合自己實際教學總結出的一些體會。
關鍵詞:素質教育;信息化教學;微課教學
由于高新技術的飛躍發(fā)展,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已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微課授課方式的發(fā)展正是高新技術與現(xiàn)代教育相互結合產生的新的授課方式,所帶來的好處是可以讓學生喜歡上學習,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激情。在初中的學習階段中,結合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獲取更廣的知識面,學到更多的新知識和學習方法,例如閱讀方面、作文水平等其他方面的能力,開闊視野,而微課這一教學方式正是現(xiàn)代教育與高新技術結合而產生的最重要的授課手段之一。
一、 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首先,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大部分學生都普遍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遇到困難不會堅持到底,一味地退縮。就語文這門學科來說,注重的是知識的積累,需要對學習時刻充滿熱情堅持到底。學習好語文這門學科就必須要有很強的語文基礎,而詞語的積累和語法的理解運用是根基,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和復習,這就會讓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的情緒。
接著,學習語文是為了更好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運用,然而現(xiàn)在的學生學習語文時很多是以取得好成績?yōu)槟康牡?。在中考擁有好的成績是每個初中階段學生的共同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很多學生會根據(jù)以前考試的題型或者例題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但這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語文最終還是要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只有不斷地進行學習、積累,掌握好這門學科才能更加方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再者,初中階段的語文老師習慣遵循原本教學模式,缺少對教學方式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具體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性進行詳細的分析,采取自己一貫的教學手段進行授課,循環(huán)反復地按照自己單一的授課方式教學,這并不能取得多大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吸收能力也大大地受到了限制。
二、 微課的概念及特點
微課就是運用短小精湛的視頻再現(xiàn)教學的過程,可以幫助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這種與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的授課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在平時的授課中通過視頻的手段將教學的課件、習題等一些素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對教學具有輔助性的課件。這一種課件的內容豐富多彩,加入音視頻后更能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而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只是純粹運用課件或者案例來反映文中的具體內容,這一過程中學生是主要的信息接受者,極少能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來。微課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又與之相互聯(lián)系,因為微課就是在傳統(tǒng)教學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的,相對于其他多媒體教學來說,具有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時間短,更易讓學生接受等其他優(yōu)勢。
三、 微課在初中階段語文授課中的運用實踐
1. 利用微課,突出重難點,降低學習困難
微課有很強的針對性,每一個微課都會有一個很明確的中心內容,利用微課方式對文中的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可以增強學生對課本內容的深入理解,加深記憶,也可以彌補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的不足。舉個例子,考試后對試卷的講解主要是為了避免學生再次犯錯。老師對學生普遍存在的錯誤進行講解,分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錯誤,如何在考試中避免再次出現(xiàn)這種錯誤,重點講解容易犯錯的知識點,老師剛評講完之后,學生印象都非常深刻,可隨著時間越久,越是記不住,這是因為學生并沒有對犯錯的知識點理解透徹,很難長久記住,在評講的時候能夠清楚自己做錯的原因主要是有老師在旁邊的指導并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糾正,而非自己真正的理解。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老師對試卷的評講不可能讓每個同學都弄懂想明白,也沒辦法對某個同學的不懂之處進行專門的詳細講解,這時候微課剛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其具有長期保存的特性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條件弄清自己疑惑的知識點,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2. 應用微課教學,訓練學生思維
閱讀部分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微課所體現(xiàn)的優(yōu)勢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閱讀的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微課的內容多式多樣:有講解類型的微課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對閱讀方式進行講解和總結;有答題類型的微課模式,通過提問學生對文中重點語句的理解來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有練習模式的微課類型,通過展示一些習題讓學生自主進行答題等其他一些類型的微課模式。微課類型的種類雖然有很多,但作為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具體分析,采取相應的模式探尋微課的內容,方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學習效率的最大化。這種采取課外學習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讓學生對課內課外的學習進行對比,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遷移。同時這種微課的保存是長久的,學生可以隨時查看課件,進行知識點的再次鞏固。
3. 利用微課,培養(yǎng)寫作興趣
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多去接觸事物,多觀察多積累才能寫出一篇好的文章。在上作文課的時候,大多數(shù)學生看到作文題目后不知道怎么下筆,腦袋里一點構思都沒有。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基本在家庭學校中生活成長,在平時的生活中難得接觸一些事物,并對此產生一些看法想法,寫出來的作文也就缺少情感,言而無物,泛泛而談了。微課很好的彌補這些不足,讓學生跟社會融合在一起,接觸生活接觸事物,從中感受到親情、友情和社會中的陌生,彌補學生在這方面的空缺。如寫作文的時候,可以先用微課播放一篇關于朋友之間情感的小短片,描述朋友之間在平時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相互幫助最后度過困難的整個過程,喚醒同學對身邊事情的關注。也可以播放一些親情短片,講述一位母親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自己的小孩,生病的時候抱著或背著跑到很遠的醫(yī)院看病,又晝夜不眠地照顧生病的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好的東西都留給自己的孩子,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母愛,學會感恩。播放完視頻的時候再來讓學生寫作,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高效率地完成作文,寫作的時候也是下筆如有神,“唰唰唰”不用多久就寫完了。
作者簡介:
李嗎哪,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沼濤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