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解決小學生寫作過程中覺得不知寫什么、不會寫等問題,需要通過讀書積累和多參加社會實踐增加生活素材積累的方式,幫助他們提高寫作水平。教師可以多為他們推薦優(yōu)秀的閱讀書目,但也不宜篇幅太長的大部頭文章。應當以那些符合青少年心理,充滿愛與美的親情類文章、詠事詠物類文章為主。努力為學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幫助他們擴展視野,豐富見聞,增加社會閱歷。
關鍵詞:小學生;讀;寫;生活實踐;素材積累
綜觀目前大多數(shù)小學生寫作文能力差,寫不出好的文章,或者干脆就不愿意動筆去寫,又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去寫、寫些什么。仔細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弊在兩點,其一是缺乏廣泛的閱讀的積累,沒有足夠的語言基礎。其二是缺乏廣泛的生活經(jīng)歷,沒有豐富的來源于生活的寫作素材。那么怎樣來解決好小學生在寫作中面臨的這兩個問題呢?本文談幾點筆者多年來通過實踐總結(jié)出來的辦法。
一、 推薦書目,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讀有所得
魯迅在談讀寫關系的時候說:“從前教我們作文的先生,并不傳授《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讀、做,做得不好,又讀又做。他絕不說壞處在哪里,作文要怎樣,一條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偶爾之間,也不知怎么一來……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場所多起來了。于是學生滿心歡喜,照這樣……做下去,年月久后,先生就不再刪改你的文章了?!笨梢姡x書積累之于寫作之重要性。小學生在一年級到三年級這一個階段,由于尚處于字詞、句子的學習積累階段,所以只能在教師和家長的帶領下讀一些淺易的小故事,小文章,圖文結(jié)合的繪本故事書為宜。通過這一階段的閱讀,完成審美、想象力開發(fā)、思維邏輯性的建構(gòu)。并且可以通過他對故事情節(jié)的復述來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為將來從事寫作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這一階段還可以通過指導學生背誦國學經(jīng)典的方式,幫助小學生完成語言的積累活動,主要以《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聲律啟蒙》等為宜。巴金先生曾經(jīng)說過:“我不懂什么文章作法,也沒有學過文藝理論,就是滾瓜爛熟地記下了幾百篇經(jīng)典篇章,然后自然而然地就會寫文章了!”這充分說明了背誦經(jīng)典篇章對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四到六年級時,小學生已經(jīng)逐步具備了獨立閱讀的能力,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就要為他們推薦文字為主的閱讀書目,但也不宜篇幅太長的大部頭文章。應當以那些符合青少年心理,充滿愛與美的親情類文章、詠事詠物類文章,或如冰心的《繁星·春水》那樣清新雋永,短小精悍的詩集為主。
教師在讀書方法上要給予小學生適當?shù)闹笇В?,指導他們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學會記筆記,做優(yōu)美句段的摘抄,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嘗試著對所讀的內(nèi)容做簡單的評價、鑒賞。另外,還要組織學生定期的開展讀書經(jīng)驗分享交流這樣的主題班會,給學生提供與同學分享自己的讀書成果的機會與平臺。將聽說讀寫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展現(xiàn)教學成果。
二、 努力為學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幫助他們擴展視野,豐富見聞,增加社會閱歷
有一位著名的校長曾經(jīng)這樣說過:“以前課本就是世界,現(xiàn)在世界就是課本?!庇阡衾蠋焺t指出:“教師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識預先包裝好,一包包傳給學生,而是帶領學生積極參加探求知識的過程,讓學生用自己的頭腦思考、辨別、分析、歸納,親自獲得知識,形成能力?!鄙鐣嵺`同樣是帶領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種手段,而且是最直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種獲得知識的方式?,F(xiàn)在社會的信息系統(tǒng)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學生獲得間接經(jīng)驗的機會很多,但是走出去看世界,獲得一手信息的機會卻很少,他們的世界大部分還停在廣播電視、書刊報紙、教師家長的描繪之中,他們需要有機會走出去,親眼目睹真實的世界。因此,教師應當在學校的統(tǒng)一領導下,適當?shù)亻_展家校共建活動,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時,鼓勵家長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傊且诟鼜V闊的領域里來開闊我們的孩子的視野,讓他們在旅行中認識世界,認識祖國的大好河山、自然風光;認知我們?nèi)A夏文明的文化古跡、人文遺產(chǎn);認識充滿生命力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并做好記錄,督促學生堅持寫社會實踐調(diào)查報告,堅持寫日記,堅持創(chuàng)作,并爭取能夠形成向各類報刊投稿的好習慣,以督促他們提高自己寫作水平的愿望和動力,進而使小學生提升寫作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能夠長期地堅持寫作,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以讀促寫,以實踐促寫,讓小學生在擴大寫作素材的積累中升華寫作能力,是解決小學生寫作素材積累不足,無內(nèi)容可寫等弊病的良方。莫言老師說:“人,總會有智力、運氣的差別;總會受環(huán)境、現(xiàn)實的約束;總會有人在你切一盤水果時,秒殺一道數(shù)學題;總會有人在你熟睡時,回想一天的得失;總會有人比你跑得快……參差不齊,才構(gòu)成了這世界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苯逃褪且诠残灾袑ふ覀€性,寫作教學也同樣是如此,在科學的引導下,通過這兩個方面的長期積累,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方可獲得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沐華.讓寫作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淺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J].學周刊,2013(19).
[2]王偉.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3]鄭麗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J].現(xiàn)代交際,2011(08):164-164.
[4]王靜宇.淺析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困惑及方向[J].考試周刊,2015(36):19-19.
作者簡介:楊俊萍,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中川鎮(zhèn)高廟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