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以《論語》思想提升中職聽障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出要通過博愛之心和民本思想,喚起中職聽障學生對主流社會的認同感;培養(yǎng)好學勤儉和果敢勇毅,激發(fā)中職聽障學生的品格養(yǎng)成;調控情緒和修養(yǎng)身心,提高中職聽障學生的情商;關心時局和安民拯世,培養(yǎng)中職聽障學生的領導意識和能力,由此提升中職聽障學生人文素養(yǎng),增強其社會適應力。
【關鍵詞】《論語》 中職聽障學生 人文素養(yǎng) 社會適應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0B-0134-03
中職聽障學生在思維方式、文化素養(yǎng)、職業(yè)技能等方面與常人有異。由于聽力的限制,他們學習語言更多地依賴視覺渠道,認識事物多停留在表象,缺乏對事物內涵、因果關系等深層次的探究。他們看待事物情緒化,心理波動大,情緒缺乏恒定性,敏感多疑,容易受暗示,有依賴性,自主意識不強;與正常人的交往較少,一些禮儀風俗也知之甚少;服務社會、關心國家的意識淡薄。有的聽障學生比較任性,以自我為中心,學習不刻苦。中職聽障學生要真正實現(xiàn)與社會人群的融合,只有提高社會適應力,具有和社會人群平均水平相當?shù)囊庾R形態(tài)、話語語境,才能順利地常人溝通、交往。部分中職聽障學生人文素養(yǎng)缺失,缺乏同理心、同情心,這給中職聽障學生的學習和管理帶來了隱患,也是他們以后順利融入社會的阻力。
《論語》作為思想著作、國學經典,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墩撜Z》不僅是教育著作,也是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齊家治國的綜合指南。中職聽障學生學習《論語》主要是在學習初中語文課文《〈論語〉十則》中進行的,其實《論語》中有更多的關于情緒調整、品德修養(yǎng)、社會治理的內容,對他們穩(wěn)固心智、涵養(yǎng)性情、塑造良好品德、發(fā)展領導才能,從而提高人文素養(yǎng)有著積極意義。本文試探索通過學習《論語》提高中職聽障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一、博愛之心和民本思想:喚起中職聽障學生對主流社會的認同感
平常的生活中,由于交流的不便,正常人往往規(guī)避和聽障生交往,從而造成后者有一種被冷落忽視的感覺。孔子倡導“仁者愛人”,主張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鬃訉θ穗H關系的積極建構的態(tài)度包容聽障學生,使他們感到被重視、獲得被接納感?!墩撜Z·鄉(xiāng)黨 》說:“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瘪R棚失火,他先問人,不問馬。在馬比人貴的奴隸社會,能有這種意識難能可貴。這可以看出孔子的“人本主義”思想??隙ㄈ说膬r值,珍惜人的生命,這對聽障生也是一種生命教育。
對普通學子,孔子“有教無類”。任何一個個體都可以享有教育帶來的生命質量提升的權利?!白鹳t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憐恤弱勢群體?!白右婟R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對殘疾人也充滿尊重?!皫熋嵋姡半A,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笨鬃訉γと讼ば囊龑?。可見孔子宅心仁厚,關愛弱勢群體。
《論語》中表明人本、平等、尊重、慈悲等思想觀念自然會感召聽障學生,“情感是學習的動力,是獲得知識的主要手段”,學生的心扉打開了,就對《論語》產生了興趣,從而產生積極的教育效果。特殊學生培養(yǎng)的目標是融入社會,讓中職聽障學生結識《論語》,體驗到正常人對他們的友好態(tài)度,有助于他們增強對社會的認同感,樹立融入社會的積極態(tài)度。
二、好學勤儉和果敢勇毅:激發(fā)中職聽障學生的品格養(yǎng)成
對于學習,孔子認為理想的狀態(tài)應該是“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一以貫之”,反面論證則是“六言六弊”,這對于中職聽障學生尤為重要。中職聽障學生需要參加全國聾人單考單招考試,扎實的文化基礎和過硬的專業(yè)課技能都需要理解、記憶,長時間的靜坐是學好的保證。而聽障學生好動,讓中職一年級的學生自習坐一節(jié)課不亂動都很難?!澳R之,學而不厭”則教導學生要克服浮躁。聽障生普遍有“六言”中的“直、勇、剛”的特點,需要“禮度”的約束。
孔子門徒眾多,他最推崇的是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薄笆慷鴳丫?,不足以為士矣?!薄熬邮碂o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敝新毬犝蠈W生處于青春期,難免有虛榮、攀比意識,應該讓他們領悟到關注學習、不比吃穿,這不論是對德育還是學習都是件好事。
中職聽障學生的意志力有待提高。有的聽障生思想脆弱,同學對他的無意冷落、老師對他的些微批評都會引發(fā)情緒的大變化??鬃诱J為,作為讀書人,要道德高尚,追求真理,胸懷大志,堅忍不拔,個性淡泊,嚴于律己。在意志力上,脫離人性的自然需求,而是倡導形而上的道德主義。“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薄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皻q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薄爸臼咳嗜?,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睘榱恕叭省保B自己的生命都可以舍棄,體現(xiàn)了對理想的忠誠和堅定。學習此類語錄,中職聽障學生會獲得對完成學習目標的啟發(fā)。
畢業(yè)后,部分聽障生進入社會,會面臨著謀生立業(yè)成家的挑戰(zhàn),有的學生平時受到家長、老師的呵護,到了社會上由于知識水平所限,工作不是很好找,自己不愿從事臟累的工作,又希望能獲得豐厚的收入,此時,聽障生就容易誤入聾人非法團伙。對于這個問題,《論語》中說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通過詳細講解,聽障生樹立了是非觀念,在面臨誘惑時就有了判斷力,從而把精力集中到融入社會正當職業(yè)中去。
三、調控情緒和修養(yǎng)身心:提高中職聽障學生的情商
孔子非常重視自我修養(yǎng),“修己”“以敬”“以安人”“以安百姓”?!墩撜Z》中調控情緒可以從調整自身內部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兩個層級進行。對個人自身內部關系,孔子認為要具備一些品德: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每天還要自省,檢視自己是否達到這些標準。書中多次講到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情緒以達到合乎禮儀,謹慎、穩(wěn)重、謙虛、正直、不遷怒、不貳過,對別人“周急不繼富”?!熬硬W于文,約之以禮”,限制自然的欲望而把禮儀法度作為生活的首要標準,這就是修養(yǎng)。心中有了恒定遵守的法度,做人做事就有了坐標,知道取舍的底線,就可以篤定,從而向外界呈現(xiàn)一個自洽的狀態(tài),給別人留下“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形象。中職聽障學生之所以情緒化嚴重,部分原因也在于他們內心的道德標準尚未完善,對生活事件缺乏判斷力,疑惑迷茫,建立恒定的道德準則是他們內心保持穩(wěn)定情緒的基礎。在培養(yǎng)情趣方面,孔子倡導“益者三樂,損者三樂”,廓清了健康、庸俗的生活情趣,有助于中職聽障學生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拋棄消極情緒。endprint
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孔子倡導換位思考、禮讓寬恕?!凹核挥鹗┯谌恕?,自己要對別人有同情心?!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薄拔崛杖∥嵘怼!薄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應講信用。自己想讓別人幫自己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先成就別人而后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先人后己。平等待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表明了孔子的通達務實的生活態(tài)度。對不好的人或事,“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批評晝寢的宰予和“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的原壤。交友方面,《論語》中多次推崇“君子”,“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并總結出“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學習孔子的寬容、誠信、周到、豁達、正直、自護,對提高中職聽障學生的情商是必要的。
四、關心時局和安民拯世:培養(yǎng)中職聽障學生的管理意識和組織能力
中職聽障學生平時在學校住宿,接觸外界的時政信息不太多。即使他們回到家里,能看到的電視機的手語節(jié)目依然很少,只有有字幕的節(jié)目才方便他們觀看。上網,他們更多關注娛樂休閑視頻。但是,聽障人之間的親和度比較高,而且據(jù)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 2010 年的數(shù)據(jù),我國聾人有 2054 萬人,數(shù)量僅次于肢體殘疾,占全體殘疾人的 24.15%,因此聾人團體自治很有必要,這就需要聽障生具有領導能力。《論語》中有許多治政安民的政治智慧,主要體現(xiàn)在社會治理和任用干部等方面。
在社會治理方面,從治理態(tài)度上,孔子生于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亂世,禮壞樂崩,弱肉強食,孔子不贊成消極抗世、潔身自保的隱者,而是積極入世,流離顛沛于各國,“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也”,極力推銷自己的拯世理念,培養(yǎng)學生從政。知其不可而為之,百折不回。中職聽障學生有的在中職一年級時在老師的鼓勵下?lián)伟喔刹炕蚋傔x進入學生會,可是時間一長,矛盾出現(xiàn),有的人就灰心喪氣,打退堂鼓。通過學習《論語》,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韌的從政品質。
在治理方法上,孔子認為治理者首先要做出榜樣:“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先之勞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榜樣的力量是有效的。治理者應“為政以德”,“恭,寬,信,敏,惠”,愛慕周禮,試圖維持禮教?!岸Y之用,和為貴”,在兵荒馬亂的歲月中,認為“不戰(zhàn)”是最大的“仁”??鬃邮呛推街髁x者。即使需要戰(zhàn)斗,也主張先教化而后可使民戰(zhàn)。倡導協(xié)調人際關系,以道德和禮教培養(yǎng)廉恥心為本,之后可以再用政法和刑罰為表,來規(guī)束人們的做法。“君子信而后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后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被管理者對管理者的信任很重要。“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薄暗狼С酥畤词露牛?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币w諒被管理者的實際處境。應穩(wěn)重廉潔,“無欲速,無見小利”。從政應該“尊五美,屏四惡”,描繪出理想的和糟糕的政治圖景。中職聽障學生干部也應該注意率先垂范、以德感人、以理服人、樹立威望、體恤同學、公正廉潔,以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
良好的治理方法需要人才去推行實施。“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在任用干部方面,孔子主要通過察人來體現(xiàn)的。孔子有自己的標準,“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聽其言而觀其行”,從心理動機、做事方法、最終目的、言行等方面考察。對于群眾意見也要積極采納,“眾惡之”“眾好之”,“必察焉”。從正面和側面等全面考慮。倡導真誠,以“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為恥?!爸卟换?,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智慧、仁心、勇敢是干部的必要素質?!芭e直錯諸枉”,“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要正直。對于官位,“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睉非蟮氖鞘棺约毫⒆愕谋绢I。治理政事應該“居之無倦,行之以忠”,要勤勉。總之,一個合格的干部應具備真誠、聰明、寬厚、勇毅、(下轉第137頁)(上接第135頁)正直、能干、勤勉等特點。因此,學習《論語》中積極的從政態(tài)度、管理原則和方法、選用干部的技巧等,對培養(yǎng)聾生的組織管理才能大有裨益。
總之,中職聽障學生“由于嚴重的生理缺陷,聾生表現(xiàn)為認知發(fā)展水平嚴重滯后”,雖然他們已經是中職學生,但思維狀態(tài)和心理水平相當于普通初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汲取《論語》中的精神營養(yǎng),有助他們深刻了解社會人群,提升人文素養(yǎng),培育社會性人格,改善人際環(huán)境,從而增強社會適應力,提升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shù)。
【參考文獻】
[1]汪飛雪,吳 靜.聽覺障礙學生教學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2]田 林.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成才之路,2010(18)
[3]孫桂華,劉秋芳.煙臺啟喑[M].濟南:山東電子音像出版社,2007
[4]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2010年末全國殘疾人總數(shù)及各類、不同殘疾等級人數(shù)[EB/OL].(2012-06-26)[2017-02-03].http://www.cdpf.org.cn/sjzx/cjrgk/201206/t20120626_387581.shtml
[5]郝振君.團體心理輔導在聾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5(10)
【作者簡介】楊文靜(1982— ),女,碩士,山東省濟寧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聽障中職語文教學。
(責編 劉 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