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靜燕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各種充滿無限生機與活力的教學理念以及各種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的全新教學模式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教育教學”的大地上,而“生本”教學理念以其獨有的魅力以及特有的風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并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與好評?;诖?,本文立足于“生本”教學理念,就如何推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改革淺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改革?生本
一、提倡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淋漓盡致地發(fā)揮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開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活動時總是慣于采用“說教式、灌輸式”等單一的教學模式,從而把思想政治的知識點以及考點生硬地灌輸給學生,不給學生展示自我風采的機會,也不給學生張揚個性的舞臺,這樣一來,學生猶如關在籠子里的小鳥,只能失去飛翔的權利;又猶如盛滿物品的器皿,只能任由教師擺布。教師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學生則戴著腳鐐學知識,面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積極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并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有機結合,從而把課堂的主動權真正地予以學生。例如,在開展《個人收入的分配》這一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特點以及合作能力等因素對全班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并讓每個小組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有的小組取得名字是“飛鳥組”;有的小組取得名字是“龍吟組”;其次,教師讓各個小組圍繞“個人收入的分配”有關內容于小組內部進行探究討論。經過抽簽,第一小組圍繞“按勞分配的內容、性質、意義”進行探究與討論,第二小組圍繞“多種分配制度的類型與原因”進行分析與交流。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滿懷熱情地、富有激情地關注各個小組所有組員的表現情況,對不明白任務流程的學生予以說明與指導;對表現不太積極的學生進行帶動與鼓勵;對思考問題主動、回答問題積極的學生予以真心的表揚。總之,教師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通過讓各個小組的所有成員在小組內部圍繞“按勞分配制度”、“多種分配制度并存”等有關內容進行自主分析、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的方式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這為高中思政教學改革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二、采用分層教學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政治這門課程的熱情,還有利于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以共同進步?;诖?,教師應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與分層教學法有機結合起來。具體而言,由于每個學生的基礎水平、認知能力、接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盡相同,因此,學生與學生之間在學習方面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差異。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對這種差異的尊重與關注,那么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政治這門課程,還不利于構建和諧高效的思想政治課堂。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活動時應使分層教學法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目標。如此一來,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有些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由于學習能力較差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速度等問題的出現。首先,教師根據學生對思想政治這門課程的理解和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分層,把他們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學生的特點是思想政治的基礎水平扎實,學習態(tài)度極為端正,不管是課上還是課下,他們都能以認真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習,總喜歡挑戰(zhàn)一些具有難度的試題;B層學生的特點是:對思想政治這門課程的理解和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這類學生基礎水平還是有的,主要在具有難度的選擇題以及綜合性較強的材料題上丟分嚴重,他們在做材料題時不能很好地把材料中的故事與課本中的知識有效結合起來,他們也不能把材料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識點回答完整,總會出現丟三落四的情況,這說明他們運用哲學、經濟學等知識進行解題的綜合能力仍需提升;C層次學生的特點是:這類學生基礎水平較為薄弱,課上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教師所講的知識點,課下也不及時地復習?;诖耍處煈M行分層教學。例如,教師在開展《多變的價格》 這一內容的講授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針對C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分析影響價格的因素;針對B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分析商品價值與價格的關系;針對A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探究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以及表現形式。如此一來,教師將學生進行有效的分層能夠因材施教地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活動,從而推動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的革新。
三、采用情景教學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
教師須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地精心策劃,創(chuàng)設情景,拋出疑問。同時教師要注意,根據情景設置的疑問也很有講究。問題的設置要有針對性、層次性和探究性。
通過情景問題設計將教材內容有層次的貫穿起來,有邏輯性且更有探究性。通過這種問題設置的方式,給學生充分想象的空間和時間,通過互動的形式,產生思維的碰撞,真正使教與學和諧統(tǒng)一。
總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活動時應順應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把這一理念轉化為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使兩者如水乳交融般有機結合,并以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為原則,以自主性、探究性為準則,從而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而更好地對高中政治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革新。
【參考文獻】
[1]白建華.微課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17):55-56.
[2]潘澤陽.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時政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5(17):12.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