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妮??
摘要:詞匯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重點,也是難點,因此如何高效率完成詞匯學習對英語教學尤為重要。本文就自然拼讀法的發(fā)展狀況、實踐成果以及本身的教學優(yōu)勢進行簡要概述,并在此基礎上具體介紹自然拼讀法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和教學策略,并分析自然拼讀法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影響。
關鍵詞:自然拼讀法;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應用
一、 引言
英語單詞是英語的基本單位,也是制約學好英語的一大難題,為了更好的積累詞匯量,低年級學生只能采用最傳統(tǒng)最簡單的方式對單詞死記硬背,這種機械式的記憶方法效率低并且成效慢,沒有形成對英語單詞結構的分析能力,從而不能舉一反三,更不能將拼讀和拼寫方式結合起來。而自然拼讀法是通過直接學習英語26個英文字母及字母組合在英語單詞中的發(fā)音規(guī)則,讓學生在拼讀和拼寫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從而達到聽音識字、看字讀音的效果,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樂趣。由此可見,對于小學生而言,找到一個高效率、有趣味性、短時間內即可看到學習成果的方法勢在必行,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自然拼讀法對英語詞匯學習有更加深遠的影響。
二、 自然拼讀法對課堂詞匯教學的影響
(一) 提升單詞背誦效率
通過教學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自然拼接法對于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有很大幫助,是學生學習英語單詞最快速、最有效、最扎實的方法,通過這個方法學生只要學會了英語字母當中的發(fā)音,并善于總結發(fā)音規(guī)則,了解拼寫和拼讀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就可做到“見詞可讀,聽音可寫”,大大提高背誦效率和記憶深度。
運用自然拼讀法,學生在掌握了英語單詞中音與形的對應規(guī)則后,加快了英語單詞拼讀和拼寫的速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閱讀能力。而在擁有了超強的閱讀能力后可以在閱讀中學習新詞匯,增加詞匯量,熟悉單詞用法,活學活用,培養(yǎng)語感,無形中為之后的詞匯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促進了背誦能力的發(fā)展。
(二) 減輕英語詞匯學習壓力
在使用自然拼讀法之前,學生最抵觸,老師最辛苦的地方就是背誦英語單詞,枯燥而乏味的背誦讓學生們望而卻步,失去了學習的熱情,但當以自然拼讀法為主要原則的游戲出現(xiàn)在課堂上時,同學們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其中以猜卡片游戲為例:將26個英文字母單獨寫在許多卡片上,再將卡片分散貼在教室的墻壁上,由老師讀出預先準備的單詞,讓學生根據(jù)讀音自己找字母組合成單詞,以小組為單位積分制,最后獲勝的小組給予紅花獎勵。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游戲卻在學生中好評如潮,所有同學全部參與到其中,群策群力,在游戲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鞏固和驗證了總結的讀音規(guī)律和拼寫習慣,更扎實了拼寫與拼讀規(guī)則的學習,在玩中不知不覺積累了大量詞匯。這一方法讓學生的詞匯學習更輕松、更扎實。
三、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有效實施自然拼讀法的教學策略
(一) 運用自然拼讀法在詞匯教學初期進行基礎教學
學習一門語言的入門即學習語言構成的基本要素,對英語而言基本要素即是字母。在小學教育初期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讀和書寫26個英文字母,為以后的英語詞匯學習打基礎。當學生熟悉26個字母讀音時,再把它們按照書寫規(guī)則進行組合,并學習多音節(jié)的讀音。最后,學習字母運用到單詞中的讀音規(guī)則,熟練掌握發(fā)音規(guī)則,加強拼讀練習,逐漸加大拼讀難度,為中期自然拼接法的實際應用打基礎,同時儲備更多的詞匯。以單詞apple為例,首先教授單詞當中每個字母本身的讀音,然后講解每個字母由于發(fā)音規(guī)則在單詞當中的語音,再進行拼讀,與此同時舉出和其結構相同、發(fā)音規(guī)則相似的單詞鞏固知識點,擴充詞匯量。隨著知識的積累,在此基礎上逐漸加深難度,挑戰(zhàn)多音節(jié)拼讀。
(二) 運用自然拼讀法在詞匯教學中期培養(yǎng)聽寫拼讀能力
到了小學教育中期,詞匯量已經(jīng)積累到一定程度,此時需要重點訓練學生的聽辨能力和記憶能力。自然拼讀法旨在強調音的重要性,因此聽辨和記憶的關鍵在音的方面。它與傳統(tǒng)的識字記憶不同,它講究的是先從音到形而不是從形到音,通過發(fā)音規(guī)則、組合規(guī)律、諧音聯(lián)想來加深記憶,觸類旁通,用最少的時間系統(tǒng)歸納大量形近單詞,進而大大提高記憶詞匯的效率。仍以單詞apple為例,教師在教授此單詞時先不要強調它的本身是蘋果的意思,而是先強調其發(fā)音,引導學生多聽多讀,在看到單詞的第一反應時首先在腦海中浮現(xiàn)的是它的讀音而非含義,而記憶的關鍵也并非將含義與單詞相關聯(lián),而是因為聽到單詞發(fā)音直接拼寫出單詞,由此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加深對單詞的印象,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辨能力。
(三) 運用自然拼讀法在詞匯教學后期訓練閱讀與口語能力
到了小學教育后期,隨著學生學習年限的增長,詞匯量的積累逐漸增多,此時教學的重點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提升,教師應側重培養(yǎng)學生英語口語和閱讀理解能力。一方面,由于之前教育前期和中期打下的夯實基礎,學生已經(jīng)熟練掌握自然拼讀法的背誦技巧,也有了一定的英語詞匯量,此時教師可以以教材內容或課外讀物中多種文章體裁如詩歌、散文、小說、寓言故事為朗讀材料,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通過不斷的朗讀培養(yǎng)英語的語感,將語義與語音、語調相融合,從而完成英語學習系統(tǒng)。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用眼睛看直接就可做出反應的詞匯,以及用自然拼讀法訓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擴充詞匯量的同時,也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將單詞靈活運用到文章當中。除了反復研究教材當中的經(jīng)典文章,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可讀性強、難度適中的課外讀物,比如《Amber Brown》就非常適合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用來作為訓練閱讀理解的材料。
四、 結語
自然拼讀法作為國際上主流的英語教學法,它打破了傳統(tǒng)英語詞匯教學的僵局,擺脫了機械式背誦的束縛,為英語教學方式開辟了新道路,其在教學應用方面帶來的益處不言而喻。因此,作為教師來說,教師應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將自然拼讀法普遍且靈活的運用到英語教學中,讓枯燥乏味的背單詞變得簡單,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和記憶單詞的效率,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姜曉慧.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2]余珍.小學英語語音、詞匯教學中自然拼讀法的應用性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3]許婧.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拼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