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孝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是學習其他學科的一項基礎,小學教學也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huán),良好的閱讀興趣和能力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開闊心胸,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但是就目前來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變。本文就這些問題提出了幾點優(yōu)化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簡述
(一)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比較落后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思想比較落后,還在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授課,忽略了興趣這一重要的引導學習的因素,學生不能通過閱讀理解到文章中蘊含的情感,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意思,長期以來學生不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對閱讀就會失去興趣。其實真正的原因在于小學生還在成長階段,對于事物的認識還不明確,也沒有判斷能力,還有就是老師的重視也不夠,總是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閱讀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的閱讀效率太低。
(二)教學內容單一固化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是要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了解文章的人物、時間、地點等,這些都有利于學生對整篇文章的內容有大概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突出學習重點。此外,還要調動學生的感知力,讓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體驗文章中要表達的內涵。但就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情況來看,教師的教學模式極單一固化,沒有除劃分段落、總結中心思想等之外教學模式的新方法,不能很好帶動學生接受更多的知識。固化單一的教學模式只會教學生機械總結,卻不能夠真正理解文章的真諦,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逐漸淡化,語文教學質量也沒有了保證。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陳舊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應該是豐富多彩的,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快感,提升閱讀興趣。我國小學閱讀教學中應用的素材太過老套,涉及的知識點很少,小學閱讀教學的效果一般,意義不大,學生的認知能力受到阻礙,不利于教學的長久發(fā)展。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它是一種內在的能量,促使學生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興趣的培養(yǎng)要放在重要地位,不要讓學生為了做題才去閱讀,像一臺機器一樣沒有任何感情去完成閱讀,這樣的閱讀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學生也不可能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識。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利用一些班級特色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中來,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共同讀書,讀一本書的活動,教師可以選擇一到兩本適合學生閱讀并且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讀物和學生一起閱讀,閱讀完成后進行班級討論,同學之間可以互相交流閱讀的心得體會。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間相互的交流也有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共同學習具有一定的帶動性,對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有很大幫助。另外,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對每個學生的特點有所了解,可以讓學生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圖書進行閱讀,不單單讀指定圖書,不同的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閱讀,發(fā)揮興趣的最大作用,使閱讀更有趣味性。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的閱讀知識面增大,有效提升了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質量。
(二)擴展課外閱讀內容
閱讀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課本內容的閱讀,畢竟教材上的內容有限,學生也只注重如何解題并不注重閱讀本身的意義,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也會受到限制,這是一種消極的閱讀,嚴重阻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因此,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也要提倡學生注重課外閱讀,給予學生閱讀的技巧,積極引導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同時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課外閱讀教材中涉及很多新的知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增強語感,掌握這種技巧,在寫作中也可以應用到,如果在自己的作文中運用了一些名言名句,就可以使文章更加有內涵。另外,邊讀邊摘抄是一種很好的閱讀習慣,對于一些好詞好句、名言警句等都可以摘抄下來,并且分類歸納,可以為自己今后的寫作提供一些素材,尤其是成語類,掌握大量的成語詞匯,能夠使閱讀理解能力更加順暢。
(三)重注提問環(huán)節(jié)
提問一直是課堂教學常用的教學手段,它可以增強師生的互 動,使教師掌握自己的教學成果,使學生鞏固所學習的知識點,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提問中要善于找到教學的重點進行提問,有助于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當學生有理解上的困難時也會通過提問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時教師就可以將其作為重點再進行講解,針對性更強。同時,教師提問過程中可以將閱讀的技巧告訴學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及時的檢查與引導、鼓勵與鞭策,強化閱讀進程和效果。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下學習的主動性會提升,系統(tǒng)、連續(xù)的提問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思維。另一方面,利用好課堂提問,教師就能根據(jù)提問的效果對課程的節(jié)奏進行調整,并及時糾正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的不正確的思維 模式,幫助學生了解閱讀文本所涉及的背景與環(huán)境,得出深刻的閱讀體驗。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的指導者,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旨在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的教學內容有助于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好奇心。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實用的閱讀技巧、濃厚的閱讀興趣,這三方面結合起來,能夠使學生擁有一種高效的閱讀,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也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周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理論與實踐思考[J].新絲路,2016(16).
[2]石少蘭.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快樂學習報(信息教研周刊),2016(8).
[3]孫博麗.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祖國(教育版),2013(1).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