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摘要:現代教育觀認為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要善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主動的接收知識,而不再是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獨領課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顯得尤為重要,小學數學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科學的邏輯思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意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更能夠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都有很好的影響,本文圍繞“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方法的探討”為主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師生互動;方法策略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包含大量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用到的數學方法與邏輯思維,所以這一門學科的學習水平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影響,更是對學生日常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普遍存在著以題海戰(zhàn)術為基礎,教學課堂沉悶,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的教學狀況,這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讓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學習能力大為降低,不僅不能夠提高學生的成績還會阻礙學生思維的形成,所以用師生互動帶動課堂氣氛,引發(fā)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學習能力是廣大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考量的。
一、 激發(fā)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
小學生有著較為鮮明的年齡特征,他們普遍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強,容易被新鮮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許多教師把這一種心理特點視為學生的劣勢,極力的壓制,讓學生遵守規(guī)矩,按部就班,這樣的教學只能把學生變?yōu)閷W習的機器,而不是注重學生作為一個有思想的人的發(fā)展,所以我們對于學生的這一特點,要做到因勢利導,把弱勢轉化為強勢,用有趣的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只有學生注意到教師在說什么,才能夠為師生互動提供平臺和保障,讓學生的注意力由教師的被動拉回變?yōu)橹鲃痈S。
一個有趣的課堂是需要教師去建立的,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形成寓教于樂,寓樂于學的教育思想,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低學段的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書上的習題一般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現,部分習題會配有一些圖片,而小學生以具象思維為主,遇到文字較多的題目時,很容易失去耐心,教師可以把這些題目設計為一些短視頻,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出現,在多媒體上播放,把作業(yè)習題變成問題的解決,小學生會以幫助視頻中的卡通人物為動力,積極的思考解題,并且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教師以卡通人物為媒介,也可以很好的實現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視頻中的卡通人物多代表的正是教師的觀點,而用卡通人物去達到自己的教學目標比自己在課堂上的講解是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學生的學習更有幫助。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游戲來實現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在學習有關錢幣的知識時,讓學生扮演商店的老板,而教師則是顧客,教師在多媒體上列出一些常用的物品并且標明價格,告訴學生自己選了哪些物品,應該付多少錢,學生計算出來答案之后,教師再說明自己付了多少錢,學生應當找回多少錢,在這樣的互動中,能夠更有效的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而不僅僅是以習題的方式鍛煉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還能夠讓學生收獲學習的樂趣,在學習中和教師有更多的交流,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
二、 營造課堂氛圍,鼓勵學習發(fā)展
孩子的天性是愛動愛玩,但是部分教師認為在課堂之中就應該克制住這種天性,讓學生守規(guī)矩,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課堂中,一些行為規(guī)范是必須培養(yǎng)的,但是在一定的標準之內,是不能夠壓制學生內在的本性的發(fā)展,這會讓學生的身心得不到健康的發(fā)展,所以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是十分重要的,要讓學生在課堂中也能夠敢說敢表現。學生對于教師的期待是很大的,一旦得到教師的肯定,那么在學習上的積極性也會得到非常大的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對學生的一些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比如某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某一天家庭作業(yè)完成的非常認真,那么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對于這位學生提出表揚,學生在得到教師的表揚之后,會以被表揚的作業(yè)為標準,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爭取在學習上的進步,所以作為教師要充分的相信學生,只要肯努力,那么就是好樣的。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上,一定免不了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并且有的錯誤總是重復出現,這時候教師不能夠嚴厲批評學生,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要耐心的幫助學生找出錯誤的原因,如果是對知識的理解有偏差,那么教師就及時的幫助學生糾正,如果是學習態(tài)度需要端正,那么教師在課下就要找學生交流,給學生提出希望,讓學生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多運用鼓勵性的話語如“你真棒”“這位同學真聰明”“看來大家對新知識掌握的非??彀 钡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課堂氛圍變得濃烈起來,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教師的鼓勵下積極的投入課堂,跟隨教師的目光,做到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三、 注重課下互動,實現全面發(fā)展
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僅是在課堂的四十分鐘內,更是滲透在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師生之間的互動也不是僅僅停留在課堂之上的,教師在課下也要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互動,了解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對于學習數學的想法等等,便于及時的調整教學的方法策略,做到更好的教學。教師還可以通過家庭作業(yè)和學生實現交流互動,比如某位學生在課堂上打瞌睡,教師可以在當日的家庭作業(yè)的批改上用鉛筆寫上“要注意休息,勞逸結合,不要在課堂上被瞌睡蟲打倒哦”,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醒學生注意在課堂上的學習,還可以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縮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 小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更有效的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中也能夠實現個性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形成主動的學習習慣,達到提高數學學習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課堂互動的有效性探索[J].徐云虎.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05).
[2]從人際交往的視角解讀課堂有效互動[J].梁曉靈.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