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興華
【摘要】英語是當今國際最為通用的一種語言,學好英語成為全社會的迫切需要。英語教學中的朗讀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笨梢娎首x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手段。加強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朗讀訓練可以促進學生聽力、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養(yǎng)語感,提高學習自信心。在小學階段,針對學生年齡小、模仿力強、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偏弱等特點,積極研討和探索,有意識、有計劃地、科學地對學生朗讀能力進行指導,已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 朗讀 重要性
一、小學英語朗讀的重要性
英語是一門基礎學科,要掌握英語,就需要練就扎實的聽、說、讀、寫基本功。“讀”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指“朗讀”。朗讀不僅僅是清晰響亮的把文章念出來,還包括運用重音、節(jié)奏、語調等語音手段把語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聲情并茂地表達出來。小學英語做為學校系統(tǒng)教學的起點,對激發(fā)學生興趣,打好學習基礎,培養(yǎng)學生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朗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背鯇W英語的小學生想學好英語必須先動口模仿,朗讀句型、課文、句組、語段、歌謠、名言名句等,形式多樣、題材新穎活潑的朗讀材料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這種模仿可以訓練正確的語音、語調,培養(yǎng)英語口頭運用能力,為大膽開口說英語打下基礎。
2.有助于盡早培養(yǎng)朗讀的英語語感。英語教學的最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語感。語感是人們對語言直接、自主的感覺,是比較直接、迅速感受英語的能力,是語言能力發(fā)展的最高層次。英語語感是經過長期規(guī)范的朗讀而逐漸養(yǎng)成的,經常的、持之以恒、有節(jié)奏的大聲朗讀,調動心、腦、口、耳等器官協(xié)同配合,最大限度地融入語言環(huán)境,才能夠真正了解文章的意思,形成英語語言體系,增強語感。語感一經形成就不會消退,作為實踐性課程,只有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才能事半功倍地學好英語,輕松自如地運用英語。
3.朗讀能全面提高學生聽力、口頭表達、閱讀和寫作能力。
(1)學生在聽英語過程中得到的感官刺激是短時記憶,如果配合朗讀,有目的地辨別同音詞、近音詞,模仿連讀、語調等細節(jié),就會加深記憶,提高聽力水平;
(2)英語要學以致用,導致學生表達能力弱的很大原因在于缺乏自信,不敢開口交流。在學英語朗讀初期就要求學生注意效仿,及時糾正發(fā)音,訓練口舌配合,大膽表達,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
(3)閱讀和寫作能力是檢驗英語學習水平的重要依據,大量朗讀可以存儲英語信息,用英語思維思考問題;通過朗讀學生可以體會材料的文體規(guī)范,語句通順,從而掌握各種文體的寫作要領,寫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4.通過大量朗讀,逐步形成純正的語音語調,促進了自信心的養(yǎng)成。英語是一門工具學科,是對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很多學生往往會寫英語、會答考題,但是要他們朗讀、交流,就遲遲不敢開口,支支吾吾。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學生缺乏自信,擔心自己讀不好,不去嘗試。每天有規(guī)律的朗讀能降低學生焦慮,提高自信心,日有所誦,積沙成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素養(yǎng),增強自信心。
二、小學英語教學朗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小學英語朗讀教學不同于以往傳統(tǒng)教學,在教學方法和學法上都須不斷總結經驗,糾偏前進。
1.對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掌握不夠,教法生硬刻板,效果不佳。小學生天性好動,模仿力強,但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掌握心理學和兒童生理特點,廣大教師在教學中就會少走彎路,事半功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應兒童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張馳有度,將知識溶于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中,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緊跟步伐完成學習任務。
2.不注意興趣培養(yǎng),學生被動應付,沒有學好朗讀的熱情。課堂朗讀教學教師采取多題材、多種模式、多層次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科學調動學習積極性,對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有積極效用,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豐富教學形式:
(1)題材選擇廣泛。在題材的選擇上除教材的朗讀外,還可以引入國外的經典動畫、電影、名言等形式,引導學生欣賞模仿;
(2)采取多種模式教學。如比賽接龍、分角色朗讀、舞臺劇、獎勵表揚等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3)分層次教學。不同的學生在基礎、智力、非智力等方面存在差異,現(xiàn)代教育理論要求以人為本,全員參加到教學中,這就要求教師因人而異,了解他們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組織、評價和課后輔導。
(4)注重教法科學性,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地開展朗讀訓練。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培養(yǎng)良好的早讀習慣,利用清晨課業(yè)負擔輕,精神狀態(tài)好的有利條件,安排固定的時間朗讀,可以高效率地達到既定目標。
3.朗讀學法指導,培養(yǎng)朗讀習慣。教法與學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學法研究要與教法研究有機結合,古人云:“授人以魚,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不盡。”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教學的正確方向,教師引導和調動學生綜合運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科學的學習方法,才是“授人以漁”的精華所在。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中朗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朗讀是形成語感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必經之路,是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英語素質的奠基石。小學英語朗讀教學的探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師辛勤地勞動、用心地感悟、不斷地踐行,才能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蔣麗玲.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分層教學[J].中外交流,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