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
摘 要:幼兒園生活活動作為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一日生活的始終?!耙蝗栈顒咏哉n程”中曾提過:凡是作為實現(xiàn)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而運用的,能夠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的活動,無論是上課、游戲,還是生活活動,都是幼兒園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但由于生活環(huán)節(jié)具有重復性、平凡性、單調性、簡單性,往往我們會忽略它的教育價值。
關鍵詞:生活;引導;良師益友
3-6歲的兒童身心發(fā)展處于幼稚狀態(tài),缺乏完全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兒童時期是形成各種習慣的關鍵期,幼兒的可塑性大,良好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將使他一生受用無窮,尤其是對幼兒的個性形成,有著多方面的深遠影響。我們都知道,生活環(huán)節(jié)主要有來園、晨檢、進餐、午睡、盥洗、如廁等等環(huán)節(jié),接下來,我就從教師的引導角度出發(fā),從“蹲下來——做自然生長的益友”、“放開手——做自主學習良師”兩方面入手,談一談如何做好幼兒生活環(huán)節(jié)的引導。
一、 蹲下來——做自然生長的益友
和幼兒朝夕相處,我們每天都要講很多話,而我們用的最多的一個詞,那就是“小朋友”?!靶∨笥选边@個詞,正是體現(xiàn)了師幼之間的一種“朋友”關系。俗話說“要做孩子的老師,就要先做孩子的朋友”。有了朋友間的感情,就有了信任,有了信任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孩子的世界,為我們的有效引導提供保障,并且這種以平等融洽的關系為前提提供的引導也最易于與幼兒溝通,最容易被幼兒接納。
(一) 關注他們的關注
關注是要用實際行動或用心去對待某人、某事。要做孩子的朋友首先我們從關注入手,細心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關注的事情,用心去做他們關注的事,讓孩子們感受來自我們對于他們的愛。愛人是帆,愛己是船,只有彼此推動和支撐,才能更好地互動,師幼共同發(fā)展。例如:孩子們最喜歡卡通的世界,因此,我們請來了孩子喜歡的米奇、米妮、唐老鴨等大家熟悉的卡通人物在園門口迎接孩子們的到來。一日之計在于晨,在美好的清晨,伴隨著最動聽的音樂,引領孩子走進自己的童話世界;孩子們喜歡看“巧虎”,于是,我們就化身成為一個個“小巧虎”和電視中的巧虎一起學習進餐、如廁、洗手等生活本領。
(二) 驚奇他們的驚奇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孩子們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圍世界,他們什么都想知道,他們的問題沒完沒了。正如杜威所說,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究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他們在成長中不停地驚奇著,我們驚奇著他們的驚奇,陪伴他們成長。例如:孩子們喜歡洗手時玩肥皂,用手搓出很多泡泡。我就決定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fā),組織一次“趣味泡泡”活動,提供豐富的材料,干脆就和孩子們一起玩?zhèn)€夠,和他們一起搜集各種香皂,一起尋找產生泡泡的原因,觀察泡泡的特征,發(fā)現(xiàn)泡泡的美,做活動的支持者。
(三) 感受他們的感受
人受到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強烈的、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尊嚴上。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價值和尊嚴,孩子也是如此。尊重孩子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條件,尊重孩子是和諧師幼關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徑。我們有個中班的孩子,經常尿床,每次尿床后,我們總是等其他的孩子離開午睡室時才叫他起床,并和他一起換上干凈的衣褲,開玩笑地說:“老師小時候也尿床的呢,大一些就不會尿了?!泵搴⒆幽虼惨?guī)律以后,每天定好時間叫他起床上廁所,并備好拖鞋,冬天的時候我們還備了一個尿壺,以防孩子們跑來跑去凍著。現(xiàn)在孩子大班了,也不再尿床,和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成長著!
二、 放開手——做自主學習的良師
韓愈的《師說》中有這樣一句話:“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币馑际且曰A教育,德為先,傳授以學業(yè)、技能,當面臨未知事物之時,運用自身的知識、技能解開困頓、迷惑。我想所謂傳道,授業(yè),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成為一名良師。在幼兒生活環(huán)節(jié)的引導中也要做他們的良師,放開手引導幼兒自主學習,促進幼兒自然生長。
(一) 多一些花樣,少一些單調
1. 創(chuàng)設靈動環(huán)境 發(fā)揮教育作用
《指南》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蔽覀兺ㄟ^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向幼兒宣傳、暗示、講解好的習慣。例如:我們在洗手池上制作了幼兒易懂的步驟圖,幫助幼兒洗手習慣的養(yǎng)成;在飲水機前貼了一米線,引導幼兒排隊喝水;并在午睡間布置了月亮、星星的溫馨的掛飾,幫助幼兒入睡等等。
2. 組織趣味游戲 培養(yǎng)良好習慣
游戲能調動幼兒積極性,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也是表現(xiàn)和發(fā)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好的活動方式。魯迅先生也曾說過:“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币虼?,我們針對這一特點,打破傳統(tǒng)的組織形式,將習慣的養(yǎng)成融于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養(yǎng)成習慣。例如:幼兒通過合作玩手指游戲,對洗手結果進行自查、互查,在幼兒參與管理中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吃香蕉時,幼兒容易將果皮全部剝掉,大把握著果肉吃,不衛(wèi)生,我們開展“香蕉開花”的游戲——小手牢牢握住底端不動,香蕉皮做花瓣,肉做花心——幼兒愉快地邊欣賞邊吃掉自己的作品。
3. 利用兒童語言 激發(fā)學習興趣
幼兒的年齡決定了他們喜歡形象化的語言和實物,我們應根據(jù)幼兒不同的年齡,巧妙發(fā)揮語言的藝術魅力,使幼兒在“潤物細無聲”中獲得知識。例如用擬人的手法,使事物形象生動:在進餐環(huán)節(jié),挑食現(xiàn)象比比皆是,除了營養(yǎng)播報外,可以引導不喜歡吃青菜的幼兒:“你聽到咀嚼青菜的聲音了嗎?那是她很喜歡你,在你的小嘴巴里唱歌呢?!庇變哼€喜歡句式短小的話語,比如兒歌:穿衣時,多數(shù)幼兒只會穿一只袖子,為了找另一只袖子,焦急地在原地轉圈,我們用兒歌總結穿衣技巧:“小手抓領子,用力向后甩,刮起一陣風,袖子穿上了。”于是在愉快的“風聲”中順利穿上了外衣,孩子們通過短小、形象的語言一下子就把穿衣技巧掌握了。
4. 開展多彩活動 督促習慣養(yǎng)成
幼兒年齡小,理解力差,如果一味地說教,易導致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借助教學活動、區(qū)域游戲、學科滲透等平臺將習慣融于其中,督促習慣養(yǎng)成。例如喝完牛奶后,孩子們可以看書、折紙、玩魔尺、搭積木、聊聊天,觀察自然角,不僅避免了消極等待,養(yǎng)成良好的等待習慣,還可以讓幼兒在緊張的學習活動、興奮的游戲活動間找到一席悠閑空間,自由享受……
5. 牽手智慧家長 同步家園教育
家長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力量,家庭是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境,而幼兒園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只有有目的、有意識地建立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才能發(fā)揮教育的最大價值,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fā)展。例如說幼兒洗手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僅只在幼兒園中教育鍛煉,在家也要督促,慢慢讓行為內化成習慣。俗話說播種行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家園智慧牽手,同步教育,為幼兒的成長打造堅定基石。
(二) 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
孩子的生活習慣是需要不斷強化和鞏固的,由于幼兒的自我督促和自我檢查能力較弱,堅持性不夠,所以老師督促、提醒是十分必要的,生活教育應該隨時隨地、經常性、反反復復地、不厭其煩地進行,直至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多一些贊美,少一些責怪;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正如諾爾特所言: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里,他將學會譴責;如果孩子生活在贊美中,他將學會欣賞。我們多給孩子一些走彎路的機會,放開手,陪伴孩子慢慢成長。
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到心里去?!笨傊?,良好生活習慣培養(yǎng)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滲透著教育因素,我們要不斷地深入挖掘內在的教育價值,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路上只要我們多寬容,少嚴厲;多鼓勵,少批評;多花樣,少單調;多耐心,少浮躁,蹲下來、細觀察、放開手,做孩子的良師益友,我相信我們的教育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2013-3-1.
[2]陶行知全集:第3卷[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