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雄
摘 要: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之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已經刻不容緩。而就數學學科而言,由于其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邏輯性思維與抽象思維能力,因此如何在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了亟待教育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筆者在參考相關資料文獻的基礎之上,分別從更新理念、踐行教學模式以及優(yōu)化教學流程等入手,提出了一些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果的個人見解,以供教育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課堂教學;策略
初中是基礎教育時期的重要過渡階段,而數學學科作為能夠鍛煉學生各種思維能力乃至數學素養(yǎng)的基礎學科,其在該階段的教學效果直接關乎于學生的求學生涯的發(fā)展,甚至于還能夠對學生未來的走向產生間接的影響。而現(xiàn)今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更是為初中數學教育者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如何在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基礎之上,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這也是本文的中心論點。
一、 革新教育理念,強化有效意識
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數學課堂往往以教育者為主導,大多以“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來開展各項教學工作,不注重學生的參與情況,因此學生往往以被動的方式參與到課堂之中,其主觀性能受到了極大的束縛,自然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了。由此,為了響應新課程的號召,提高數學課堂效率,教育者必須要及時對自身教育理念加以不斷革新,對學生的受教育主體地位加以充分明確,尊重學生,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對其個體差異與多元化需求進行充分認知,以此為自身教學工作的開展積累豐厚的素材。在此基礎之上,教育者應該以強化自身的教育有效性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以課堂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參與到對數學問題與知識點的思考與理解之中,繼而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改革教學模式,踐行有效教學
莎士比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為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必須要調動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興趣。就筆者個人來看,數學的樂趣無非是通過邏輯思維或是抽象思維,以推導的方式深刻理解與應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學方式過于刻板,由此很多初中生都畏懼數學的學習,甚至于對數學產生了一定的抵觸心理,自然也就很難產生對于數學的興趣了。由此,改革數學課程的教學模式已經刻不容緩。
借助于現(xiàn)今先進的教學理念,初中數學教育者首先應該增加在教學過程中情感的投入,要通過溝通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一定的興趣,建立起較為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此為課堂氛圍的活化打下基礎。另外還可以采用問題教學的方法,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多元化需求設置一些具有一定難度梯度的數學問題,以問題的方式將學生的思維導入課堂之中,以此通過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方式,提高學生分析與處理數學問題的能力。同時為進一步活化課堂氛圍,應該采用合作數學學習的模式,以問題教學為基礎,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之上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交流,以小組的方式先進行組內探討,進而在得出一定結果后再進行組別之間的深入討論,最后由教育者進行統(tǒng)一點評。必須要注意的是,合作數學學習模式的應用必須要讓學生在小組內承擔起一定的責任,以此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數學討論的過程中,以此提高課程教學的實際成效。
三、 優(yōu)化教育過程,提高教學成效
根據數學學科課程標準不難得出,優(yōu)化教育過程是數學教育過程的起點與重點,而數學教育過程的優(yōu)化必須要充分發(fā)揮教育者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也就是說需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讓學生能夠通過獨立思考來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深入認知,這對于課堂成效的提高是有著一定現(xiàn)實作用的。在進行教學設計之時,應該讓學生由“需要學”轉變?yōu)椤皶W、愿意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吸收教材中所講述的知識點,進而切實落實數學課程的有效性教學。
而就優(yōu)化教育實踐而言,必須要從細節(jié)入手,在課程教學之前必須要做好相應的教學準備,應該在深入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之上,將其進行模塊化處理,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認知能力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調整,以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另外,還需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反思過程之中,對自身所犯過的錯誤以及數學知識體系的漏洞加以充分認知,以此對需要加強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深入總結,進而對其數學思維體系加以進一步完善。同時,教育者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加強對學生數學水平與學習能力的評估,通過學生的反饋將其進行合理分層,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以此為學生提供更為明確的努力方向,以此在督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學好數學對于學生的求學之路乃至未來的發(fā)展都有著極大的幫助,由此教育者必須要根據新課程的各項指標,改革自身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對教育的過程進行不斷優(yōu)化,以此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之中,并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讓學生能夠以受教育主體的身份進行數學學習,以此在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基礎之上,為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學琴.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提升的路徑探析[J].中華少年,2016,(16).
[2]吳莎.初中數學差別性教學的嘗試——分層教學[J].新校園(閱讀),2016,(03).
[3]張保平.論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有效性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6,(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