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妍
摘 要:現(xiàn)今職業(yè)教育蓬勃發(fā)展,如何做一名德才兼?zhèn)涞闹新毥處熯@個問題尤其顯得現(xiàn)實而緊迫,本文結(jié)合教育的探索和實踐,對此問題提出若干具體辦法,希望對此問題的解決有所裨益。
關鍵詞:師德;德才兼?zhèn)?;尊重;誘導;傾聽;求知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它們看起來有些昏暗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八哥、海鷗和老鷹都抱怨
那些星星已老舊而銹蝕
想換新的我們買不起
所以請準備好你的抹布
和你的打蠟罐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希爾弗斯坦《總得有人去》
教師是一種神圣的職業(yè),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知識傳播者,更是與學生心靈溝通,啟發(fā)學生智慧,引導學生三觀的人生導師。中職學校里,教師面對的對象可能是考試失利者、操行不良者,或者是社會較低層階級的后代,他們大多出身貧寒,生活學習各條件不如城市的孩子,視野和認知相對閉塞和狹窄。因此,客觀要求中職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必須與普通中學教師有所不同,我們要培養(yǎng)的不是名牌大學的天之驕子,而是社會需要的有一技之長的藍領人才。中職教師應該怎樣去擦亮那些看起來昏暗的星星?怎樣做學生成長路上的蘇格拉底所說的知識接生婆和心靈的啟迪者呢?怎樣做一名學生真正擁戴的德才兼?zhèn)涞慕處熌??我認為可以從尊重、誘導、傾聽、求知四大方面下工夫。
一、 尊重與包容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從前有一位漁夫出海捕魚,發(fā)現(xiàn)了一顆碩大的珍珠。這顆珍珠圓潤而富有光澤,在陽光的照耀下無比奪目。但是漁夫卻覺得珍珠上的一點小黑點很礙眼,他想把這個小黑點摳出來,那珍珠就是真正的完美無瑕,肯定就成為無價之寶了。于是漁夫拿起工具不斷地去挖那小黑點,珍珠的表面一層去掉一層,可是小黑點沒有消除掉,珍珠已不復存在了。其實中職學生不正是一顆顆碩大的珍珠嗎?他們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小黑點”,偶爾會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錯誤,但是一些教師卻追求“完美無瑕”的境界,對犯錯的學生過分嚴格,謾罵或者侮辱學生的人格,有時候甚至動用粗暴的方式體罰學生。學生在這樣壓抑的環(huán)境下學習和成長,如同驚弓之鳥,步步驚心,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就算性格再陽光再活潑的學生也變成了終日郁郁寡歡的人了。
尊重是一個中性詞,它沒有喜歡、討厭的感情色彩。尊重學生意味著無條件接納學生,既欣賞他們積極陽光的一面,也能接受他們消極灰暗的一面。學生自有他們的成長道路,而這條路不可能永遠都一帆風順的,在學生走彎路的時候,我們教師能做的只有接受現(xiàn)實,尊重他們的性格特點,陪伴他們碰壁、受傷和教導他們防止下一次再犯錯的方法。
二、 正能量的誘導
“正能量”原本是天文學術語,后來被心理學家引用延伸為一種愛的力量、一種積極的力量、一種生命蓬勃向上的力量。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有一句話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而這種搖動、推動和喚醒的力量就是正能量。學生作為一個個體,難免會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對于這種“不良情緒”我們應該是誘導而不是一味的添堵。首先要承認學生不良情緒的存在,其次要引導學生,教導學生理解和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讓學生感受我們教師身上的正能量。最后,學生能夠獨立于不良情緒之外后,我們就可以教導他們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
當然,教師傳遞學生正能量的前提必須是自身具有正能量。只關注學生缺點和錯誤,經(jīng)常懲罰學生,給學生貼標簽的老師一定不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中職教師。學生面對批評和職責只會把犯錯的內(nèi)疚轉(zhuǎn)為為自己的行為辯護,只有在感到理解和尊重的環(huán)境里,才更容易察覺自身的錯誤,然后才有改善的決心和動力。中職教師應追求與學生建立正向發(fā)展的師生關系,給予學生平等、信任等正能量,才能讓學生問題得到更有效的解決。
三、 善于傾聽
烏申斯基曾經(jīng)說過:“如果教育者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必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地了解人必然是從心與心的對話開始的,而心與心的對話也是從真誠的傾聽開始的?!庇械闹新毥處熯€保留舊有的觀念,認為在學生面前就是絕對的權威和真理,不允許學生有反對的聲音。有的中職教師在遇到學生問題時,只是匆匆了解情況,就憑過往經(jīng)驗倉促對學生和事情妄下定論。還有的教師習慣一味地說教,說服學生,卻不會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以上這些教師最終的結(jié)果是失去學生的尊重,失去學生的信任和扼殺學生的個性意識。
中職教師要學會“蹲下來”傾聽學生的心聲,充分表達對學生的尊重,與學生共情,以“情”去感染學生和教育學生。要抓住每一次教育契機,在處理學生問題時,不要武斷匆忙下結(jié)論,而是仔細分析,正確歸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自尊心、自強心。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消除師生之間的隔膜,達到教育的目的。
四、 厚積薄發(fā)
愛因斯坦在《論教育》中曾說:“用專業(yè)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yè)教育,他可能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fā)展的人?!庇绕湓诼毿?,學生不僅僅追求獲得專業(yè)知識的儲備,也希望習得一技之長在社會立足,更希望鍛煉堅毅人格,培養(yǎng)崇高素質(zhì)和陶冶高雅情趣。過去的說法是,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首先自身要有一桶水?,F(xiàn)在的時代是要求教師要有一眼泉水,甚至是生命力蓬勃的大海,源源不斷地滋養(yǎng)學生。因此中職教師應該多讀教學教育方面的書籍,尤其是職業(yè)教育相關的教育觀念,緊跟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步伐,豐富頭腦,才能在課堂上互動中達到教與學的和諧。
中職教師不僅要閱讀,而且還要勤思勤寫,追求做研究型教師。書中得來的知識或經(jīng)驗是抽象的,只有運用到實踐中并且加以總結(jié)和歸納,這一部分的知識才真正算是自己的。因此,中職教師要利用業(yè)余時間多寫教育隨筆,教學故事和教育論文,豐富自身的教育內(nèi)涵,這一眼泉水或這一片海洋才是活水活海。
參考文獻:
[1]汪勇智,朱建華,黃方.中職班主任工作藝術[M].廣州:廣東音像教材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