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均
摘 要: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離不開課堂上思想交流的要求。合作教學是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同時也是初中生提高漢語認知能力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初中生對語文課文或者文章的學習能力提高主要還是依賴于課堂教學效率,而課堂效率最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學生的興趣的激發(fā)狀態(tài),同時也依賴于授課教師的授課方式方法。要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的理解與閱讀能力,首先要進行授課方式的改革與完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互動交流;興趣培養(yǎng);途徑與策略
在初中階段,學生最多接觸的是授課教師對學生思考方式的引導。因為,良好的思考方式的引導能夠帶給學生思想認知方面對未知事物的感官認識,興趣必須是學生的閱讀的首要條件,只有他們認知能力得到提高,才能對新鮮事物產(chǎn)生新的理解思想或者思路,自己的理解范圍與能力才能得到逐步的提高。語文閱讀的培養(yǎng)主要依賴于初中生漢語學習的引導方式的切入和學生之間交流程度的增加。因此,應該以學生閱讀的興趣的培養(yǎng)為出發(fā)點。
但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一定要突出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地轉(zhuǎn)變教學理想與教學方式,不斷增加初中語文閱讀學習的獨特性,語文閱讀課程中的趣味性教學方式需要授課教師不斷地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逐步地做到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多元的閱讀與理解性的互動交流學習。對于一篇語文文章閱讀的教學,傳統(tǒng)的語文課文教學,授課教師要改變以往的說教教學理念,即授課教師在講臺上的按部就班式的講課,學生只能聽講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并且授課教師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饋,完全沒有及其學生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學習興趣,更不能主動地去交流。以此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學生的興趣得不到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不能得到實際學習能力的提高,只是表面上的提高并不是“能力的提高”,就根本沒有達到學生綜合能力的真正提高。因此,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開端,更是學生展開思想交流的大門。
一、 以心得交流為契機,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不能以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來評價教學的質(zhì)量或者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因為,針對于初中生語文閱讀的教學,學生首先需要一種對語文學習的融入感。涉及到對文章的閱讀與理解的轉(zhuǎn)化,理解的高度就是有感情的朗誦文章。這是授課教師判斷學生語文文章學習程度的表現(xiàn),也是實現(xiàn)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提高的首要條件。這樣的問題:低年級的學生要仔細趣閱讀才能理解、高年級的學生容易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卻抓不住文章中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實際事例等等,培養(yǎng)學生對讀書心得、課外閱讀的興趣也能提高額度的興趣。學生這些方面都需要從課堂上的交流來獲得,以交流的形式取得學生認知上的“主動性”,即學生興趣的出發(fā)點。
比如,在文中有很多口語交際的課程,這可以以交流實際經(jīng)歷為主,也可以通過寫作文的形式,讓學生根據(jù)興趣發(fā)揮,以《幸福是什么》《最難忘的人》等為主題,開展興趣寫作交流會。涌現(xiàn)在學生腦海的是大量的閱讀過的文章和學過的相關的課程,但是他們?nèi)鄙俚氖峭ㄟ^交流來獲得靈感,并進行合理的分析,變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而這種情況正是學生興趣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
二、 創(chuàng)新性培養(yǎng)方法,規(guī)范思維互動方式
語文閱讀的趣味性的升華根本上是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思維引導上的創(chuàng)新。因為這能逐步適應學生的思維。課程標只是授課教師的教學規(guī)范,教材文章的主旨大意的準確理解,同時授課教師也是獨立閱讀和思考的能力的引導者……在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得到的是授課教師對自身理解的鼓勵,這種鼓勵的方式也是能夠?qū)W生興趣的培養(yǎng)起到重要的作用,只要整體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就能完成這些教學與教育目標。首先的目標是培養(yǎng)目的性。以學生的興趣開發(fā)和思維開放為主題,不能局限于某一學科的教學過程,而是整個思維的交流和提升。第二個是提供思維互動的平臺,進行批評與反批評。授課教師傳授給學生的是讀寫與思考的方式,是一種引導,一種合理性的配合。再這樣的交流中學生能夠從側(cè)方面認識到知識的引導性,引導興趣的培養(yǎng)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以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為方法指導,開展趣味性課堂教學。課堂的互動交流和引導是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興趣提升的第一步。比如語文出版社的詩詞五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過故人莊(孟浩然)》等,不能只停留在會背的基礎上,應該是掌握主題意思,不僅僅對現(xiàn)代文學有一定的認知,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對這種具體的文言文學感興趣,引導學生根據(jù)關鍵詞,再拿這種思想去讀的時候自然就能領會得到詩詞的意境。
三、 生活實際教學,課外閱讀增加亮點
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模式為基礎,開展逐步的開拓性的或者是開放性的閱讀教學,也就是進行多元化閱讀授課的開展,多以生活實際為基礎,進而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例如:以學生的興趣為主題,開展趣味性回顧性閱讀,開展學生之間的文章片段交流拓展活動,課外閱讀分享等等方式,學生共同分享閱讀心得,在不斷提高個體與師生群體閱讀的素養(yǎng)。再這樣的交流和學習中獲得身心的凈化,即都是在學生興趣的指導下完成。比如,學生對《毛澤東的少年時代》存在很多問題,那么授課教師可以開展針對性的討論會,授課教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一一回答,或者是安排學生進行回答和交流。(例如,有的學生提出曾經(jīng)看過的毛澤東自傳等,可以開展學生的分享,使得學生的課外閱讀不斷的豐富),這樣,通過不斷地課堂內(nèi)外相互結(jié)合,提高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強化學生的興趣效果。
以上的與生活實際切邊的閱讀型學習方式的開展,不僅能增加學生閱讀量,也能突破傳統(tǒng)的說教式授課方式,不斷更新文章分析與閱讀的形式,更加突出強調(diào)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例如,在七年級學習上冊六單元《名著引讀》的附錄學習,授課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認識“名著作”主題的基礎上,選擇性適應的課外閱讀,出發(fā)點主要是學生的興趣,授課教師更應該讓學生進行分組式閱讀交流與學習討論,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不斷探討學生興趣的地方,總結(jié)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和收獲。
四、 總結(jié)
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趣味性關鍵在于授課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平臺和契機,以溫暖和舒適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能夠以學生的興趣為契機,逐步的增加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增強授課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同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能使得學生認識到合作交流在提升培養(yǎng)語文閱讀興趣的同時,提高閱讀的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如何激發(fā)學生興趣[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10).
[2]陳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簡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