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宗軍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推動教育事業(yè)向著一個全新的方向發(fā)展,在這其中也包含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教師當前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教學方式進行全面的轉變,不斷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并以全面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學生主體位置,優(yōu)化教學資源,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式帶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他們通過不斷的自主探究感悟思想品德知識的內涵,更好的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關鍵詞:教學改革;轉變觀念;自主探究;情感體驗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034-01
新課程改革在深入發(fā)展的過程中帶動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全面的轉變,寓意徹底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理念,采用全新的方式進行教學,不斷對教材知識進行深入探究,更好的適應于新課改的要求。在采用全新教學模式時教師要著重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自身主體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初中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能夠在和諧、活躍的氛圍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學。
1.合理利用教材資源,全面改變教學理念
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更好的帶動他們積極進行探索和思考,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同時也為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創(chuàng)造更加寬廣的發(fā)展空間。新課改要求教師重點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因此,教師在運用教材資源時應將教材內容和生活中的現(xiàn)象相結合,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來進行分析,為學生構建一個和生活、社會緊密聯(lián)系的課堂,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在對具體現(xiàn)象進行分析時,教師要能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感悟,這有利于他們高尚道德品質的形成。教師要把富有生活化的信息引入到思想品德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2.有效帶動學生學習熱情,重視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只是過分重視對教材知識和教學進度,根本沒有對學情感培養(yǎng)高度關注,正是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只能不情愿的接受知識,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而新課改的實施讓教師將原有的教學方式徹底突破,不在使用單調無味的教學模式,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下,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他們能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來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并在吸收消化知識的過程中豐富情感體驗,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用情來引導學生、感化學生,讓他們在情感體會過程中加深對思想品德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學《 我與父母交朋友》一課時,我向學生播放了一首"懂你",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學生深深陷入了思考:在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的同時,是否能把父母當成朋友進行交流、談心?然后,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在討論過程中,一些學生講述了父母對自己表達愛,而自己卻沒有真正向父母敞開心扉,經(jīng)常對他們表示關心的做法表示反感和氣憤。有的學生說自己的父母大事小事都要管,在家里沒有自由。通過這節(jié)課的知識探究,他們了解到要把父母當成自己的朋友,多進行交流,報答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之情??梢姡處煱褜W生在生活中的情感引入到知識探究中,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能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實現(xiàn)高效的思想品德創(chuàng)新教學。
3.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重點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在互動過程中應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充分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激勵學生能夠自主探索學習。學生只有主動參與到知識學習過程中才能夠更深入的理解和運用知識,促進個體特點的不斷發(fā)展。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充當好指引者的角色。學法重點是針對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并非只是簡單的獲取結構。學法指導在設計方面分為以下幾個層次:首先是預習,通過預習提綱的引導,教師要讓學生學會逐字逐句的閱讀,并理解其中的關鍵詞語,歸納其中的重點內容。其次是指導學生學會整理筆記,比較、歸納知識,形成知識體系,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最后是讓學生學會獨立獲取信息,并且將新信息與原有知識結構結合,主動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或問題解決的方法,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想品德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在授予學生基本生活常識、法律規(guī)范、國情國策等知識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價值觀念和為人處事之道。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在傳授新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真正發(fā)揮思想品德學科的德育功能,指引學生塑造自信、自強、堅實、成熟的品格。當然,這些教學行為轉變的前提應該是教學理念的根本轉變。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三貼近"原則,堅持"育人為本",使課堂緊密聯(lián)系生活,注重學生的心理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經(jīng)歷探究知識的學習過程,注重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和參與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帶動了教育領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推動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對知識的了解程度,針對學生的知識以及情感進行教學模式的規(guī)劃,更好的帶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主動性。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充當良好的引導者角色,帶領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探究過程中不斷豐富知識,不斷提高道德品質修養(y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