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雁
【摘要】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文本閱讀教學,而與閱讀教學息息相關的是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有效的文本解讀直接影響著學生批判性思維品格的形成,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成長。本文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為基礎,站在教師的角度,分析教師文本解讀的現(xiàn)狀和層次,并提出教師提高文本解讀能力的具體方法,促使教師實現(xiàn)從文本知識的傳授向引導學生深度挖掘文章,最終實現(xiàn)提高英語閱讀課教學效率和提高學生文本解讀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標 文本解讀 問題設計
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著眼于通過培養(yǎng)學生文本閱讀能力,從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提高其文化素養(yǎng)。教師解讀文本的能力已越來越成為評判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依據。文本解讀能力,是指教師依據教材,對具體進行解讀分析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素質和潛能,是一個教師文學素養(yǎng),審美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評判標準。但現(xiàn)在高中英語教師文本解讀的能力去讓人擔憂。
一、高中英語教師文本解讀能力的現(xiàn)狀
1.教師對文本解讀過度依賴于課件下載,拿來就用,缺乏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能力。文本解讀模式化。同一備課組幾位老師,問題設置大同小異,因為來自同一課件。
2.教師文本解讀層次較淺。文本解讀的層次分為直接型和隱含型。直接型的文本解讀多圍繞文本中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過程、結果等事實細節(jié)性內容,而隱含型解讀會涉及文本的出處,文本結構,寫作意圖,文本末尾的前景預測,或對讀者可能產生的價值與情感影響等層面。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分注重詞匯,句式分析方面的講解,忽視了文章主旨等核心內容。問題設置多為表面化的信息查找,匹配或判斷正誤。學生直接從文中可以快速找到這些細節(jié)的答案。長此以往,教師的思維方式一直停留在低層次上,學生的閱讀意識和批判性閱讀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二、高中英語教師文本解讀能力較弱的原因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師沒有認真研讀《新課標》?!缎抡n標》明確指出,高中生畢業(yè)時應能了解文章主旨大意和寫作意圖,作者情感態(tài)度,并能對文章生詞進行合理推測,對文章情節(jié)線索做出合情判斷。而普通高中英語教師平日大多忙于日常課務,無暇研究看似和課本無關的《新課標》。導致閱讀教學浮于表面,問題設置缺乏目的性或不符合課標要求。
2.入職前,教師缺乏對文本解讀能力的系統(tǒng)訓練,包括文本解讀的理論知識,學科知識。職后教師工作任務繁重,也沒有英文閱讀的習慣,導致教師文本解讀理論知識不夠,主動性不高。遇到教材先想到下載課件,東拼西湊,沒有做到拋開“先人之見”,形成自己的觀點,而成了教參,網絡教案的“搬運工”。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化,學生都能預見到老師的問題,如課本上的C1,C2,這樣的閱讀課堂很枯燥。
三、提高高中英語教師文本解讀能力的方法
1.學校應請專家定期對教師進行文本解讀理論和方法方面的培訓。教師不僅要熟悉不同的文體特點,還應了解閱讀的類型。例如,閱讀大致可分為:(1)掃描型閱讀;(2)反思型閱讀;(3)瀏覽型閱讀;(4)掃描型閱讀;(5)精讀型閱讀。而文本的深層解讀就涉及到精讀型閱讀,如寫作手法,意義,意圖,文化內涵等,是對文本細致,徹底的解讀。教師對其深入了解,設計閱讀問題時就會由淺入深,有意識地思考,深層解決問題。
2.教師要注重英語文化知識背景的積累儲備。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江蘇高考C篇文章講了數字時代的網絡巨頭的壟斷和反壟斷的問題。在西方國家,這些“壟斷巨頭”們能只手遮天,而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壟斷”的概念對學生來說相對陌生,為篇章理解帶來了難度,需要教師平時注意普及西方政治經濟制度,風土人情。
3.把握歐美人的語言特色和思維方式。英語文章直接受西方人“樹式”思維方式的影響,常出現(xiàn)“總-分-總”的篇章結構。每段文章也有自己的中心句。學生抓住這一特點,主旨大意題就容易從首尾段和每段首尾句判斷了。文章雖然文體不同,單這一規(guī)律大致不變。
4.廣泛閱讀,提高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F(xiàn)在英語閱讀題材廣泛,有些直接是名著縮寫。教師了解名著,可以由“點”及“面”,立足全篇來分析文章。
5.教師應勤于反思,多于同行溝通交流。教師要提高文本解讀能力,首先應立足于課堂,從課堂上學生的反應反思自己是否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以牛津高中英語M8U4為例。這篇文章講述了不同的電影節(jié)。筆者自己在講解這篇文章時,提出了許多細節(jié)性問題,如:In which country are the Sundance Festival held?/Which one is the oldest Festival? Which one is the most famous Festival?學生能快速找到答案,但課堂缺乏激情。課后,一位英語教授級教師也上了同樣一節(jié)課,筆者有幸聆聽,發(fā)現(xiàn)細節(jié)處理方式更高一籌。她讓學生自己討論,找出反應電影節(jié)特點的關鍵詞,如:Sundance:small,independent;Berlin:most international.學生從中學會通過找關鍵詞來概括人或事的特點。教師還提出這樣的問題:Why did he or she use “we”? What does Katty imply by saying thses words in L15?這些引發(fā)深層次思考的問題筆者自認為提不出來,于是把自己對課堂教學的對比和反思記錄下來,經過積累,相信對自己文本解讀能力提高一定有所幫助。
總之,培養(yǎng)高中英語教師文本解讀的能力,有利于教師深刻透徹地解讀文本,總結英語文本閱讀的方法、策略,提高問題設置的技巧,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情感內涵,形成自己的閱讀方法。同時認真鉆研文本可以加速教師專業(yè)成長。
參考文獻:
[1]莊志琳,沈萃萃,唐明霞,等.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材料處理:解讀與使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