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明
摘 要: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進步受到了廣泛關注,以至于人們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階段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這是一個打基礎的重要時期,需要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各項技能和知識的同時,關注他們的學習成果,注重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著重研究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以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0-01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065
現(xiàn)階段,很多的教師還是沒有及時轉(zhuǎn)變教學思想,即將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轉(zhuǎn)變?yōu)橄冗M的教學理念,導致整堂課的教學效率較為低下,也使得學生的能力無法得到相應的提升。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較差,所以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他們無法認識到課堂學習的重要性,更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影響了自身的成績。
一、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重視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千方百計地點燃他們的興趣之火,通過激勵的方式,喚醒教學的實質(zhì)。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可以及時將興趣引入,便能幫助學生更快進入到教師設定的教學情境,由此更好地與作者、課文實現(xiàn)精神對話,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的主動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從而促使課堂教學實現(xiàn)良性的互動。經(jīng)大量的教學實踐證實,學生如果對學習的內(nèi)容感興趣,那么他們的認知意識就會增強,他們接納新知識的愿望也會更加的強烈,從而能更好地配合教師的引導,真正達到教學的實質(zhì)性目的。
二、強化閱讀能力培養(yǎng),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閱讀本身就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一些詞匯,同時能強化他們對所學文章的理解,感知文中的美學因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強化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積極配合教師的指導工作,提高整堂課的教學效率。在反復的閱讀訓練中,詞匯被學生逐步掌握,這樣就能使他們學以致用,懂得不同詞匯的實際用意,在提高表達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倡導學生反復閱讀,為他們搭建起理解并感悟書本的橋梁。同時,教師應結(jié)合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點,適當引導他們在參與閱讀活動時,更有效地提升閱讀效果。閱讀的過程也可讓學生把握住感情的基調(diào),這樣就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一定的情感,從而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采取合理教學方式,強化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肯定他們主體作用的前提下,讓教師發(fā)揮出積極的引導作用,實現(xiàn)雙方的良性互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需要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價值,將各項活動的開展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判斷,促使師生之間實現(xiàn)有效的交流,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率。
(一)課堂之上
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并給他們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可以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然后養(yǎng)成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正視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若是在課堂上,教師沒有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就會使他們無法積極配合教學行為,嚴重時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二)指導方式
教師作為主要的引導者,應該適當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并擁有一定的幽默感,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原本枯燥的學習環(huán)境中感覺到輕松,從而發(fā)揮出自主能動性,愿意配合教師的指導,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
(三)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的過程很關鍵,這是一整堂課的終結(jié),也是為下一堂課做基礎的重要階段。課堂評價不管是學生的自評還是互評,都需要實現(xiàn)具體化,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正視到自己正在發(fā)生的點滴變化,由此感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在學習成績上取得明顯的進步。在教學評價階段,需要教師對學生多多鼓勵,重視肯定評價的重要意義。學生在互評的時候,教師也應該適當?shù)囊?guī)范尺度,不能讓他們在互評和自評中有炫耀、貶低的思想,甚至于出現(xiàn)人身攻擊的行為。只有合理規(guī)范了評價的方式,才可以讓學生富有學習的動力,有助于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
(四)教學地位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明確自身的地位,充分肯定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價值,認清自己就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更是參與者,應該發(fā)揮出激勵作用和引導價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針對學生提出的質(zhì)疑,教師應該抓住重點適當點撥,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為學生做指點,將他們的困惑及時解決。對于學生提出的疑問,教師應該保持著耐心的態(tài)度積極指導,綜合全班的智慧答疑解惑。針對學生提出的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應該提前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查閱資料并加以研究,這樣可以鍛煉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針對大范圍的問題,教師可以將其劃分為若干小問題,由此使學生及時抓住問題的關鍵,保證從實質(zhì)上解決一系列難題。而且,這樣可以讓學生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使他們擁有足夠的空間及時間,更好地探究并發(fā)現(xiàn)問題,在自由活動中尋找到問題的答案。
四、結(jié)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是學生和教師共同努力的方向,不管是在課堂興趣的培養(yǎng)還是教學策略的尋找上,都需要教師正視相關措施的重要性,保證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根本。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新課改的影響,根據(jù)提出的新要求,有方向地規(guī)劃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策略,從根本上優(yōu)化教學方案,保證落實好相應的教學過程,并使學生可以在這個逐步提升學習興趣的過程中,堅定學習的信念,由此積極配合教師的指導,肯定自己的主體地位,穩(wěn)步提高學習成績。這樣就能真正實現(xiàn)在新課改新要求下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董德華.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7(2):172-173.
[2] 萬萍.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7):111.
[3] 朱永蘭.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4(5):21.
[4] 王國芝.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J].學周刊,2012(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