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形成家園共育合力的重要形式,家長助教能幫助幼兒園挖掘優(yōu)勢資源,構建良好家園溝通關系。如何開展有效的家長助教活動,結合已有家長活動經驗,嘗試進行實踐探索,對家長助教活動從形式、內容上有了新的認識。
關鍵詞:家園共育;家長助教;實踐反思
家園共育是幼教從業(yè)者實際教學中的重要工作。《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都強調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配合,綜合利用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如何吸引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并發(fā)揮家長優(yōu)勢資源的作用?是我園一直思考的問題。
一、“家長助教”初探索
我園中大班利用家長會、開放日及親子活動等進行家園溝通。小班注重情緒管理和常規(guī)養(yǎng)成,雖有親子活動但家園共育探究相對不突出。我們將家園合作的基本途徑整合分析,認為家長助教是新課改下家園合作的有效途徑,是小班家長走進班級的直接方式。對想了解幼兒園生活的小班家長而言非常有吸引力。因此,我們將家長助教納入共育體系,嘗試進行小班組家長助教。本文就我園家長助教活動的開展經驗進行論述。
我園前期以文獻法調查家長助教活動的開展現(xiàn)狀,分析隱存問題,結合我園實際情況確立活動大綱及方案,制定基本框架。并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保教管理者、教師、家長的基本訴求,以此設定活動內容。通過分析有效問卷,提煉小班家長的共性及訴求:對助教內容認識存在偏差;傾向于生活及教育活動;各班家長的優(yōu)勢資源有顯著區(qū)別。
二、“家長助教”在實踐
了解了家長的真實需求,我們將助教活動規(guī)劃梳理,最終確定開放生活活動、教育活動及區(qū)域活動,并分四步來完成助教開放活動。
(一)家長會——“助”家長理清思路
為幫助家長感受活動的意義,緩解緊張情緒,我們組織召開小班組家長會。教師對參與活動的家長進行培訓,幫助其迅速了解幼兒園生活,細化需助教的地方,讓家長明白助教的目的、意義、內容及形式等。另外就小班家長的關注傾向及助教重點,將每次參與活動的家長控制在3~6名,有利于活動開展與推進。
(二)活動計劃——“助”教師做好準備
確立參加者、開放時段及內容之后,小班組教師結合目標、內容及過程,準備活動計劃,預設家長關注重點并研討。
生活活動對護理、安全及衛(wèi)生保健有極高的要求,是小班家長最關注的焦點,活動中要求教師做好責任分工,有極高的默契和配合;教育活動是區(qū)分家庭教育的基準,結合五大領域、園所課程,擬從語言、數(shù)學及藝術領域進行教學;區(qū)域活動容易受家長忽略,產生“孩子自己玩”的消極印象。如何將區(qū)域游戲中幼兒社會性、主觀性、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等挖掘出來,改變家長認知亦是計劃重點。
為體現(xiàn)家長的主動權,我們也請家長設計內容用于過渡時段,大大激發(fā)家長的興趣,使得開放活動更加生動。
(三)活動實操——家長助教進班級
實操過程中教師仍是活動的組織者,助教家長根據(jù)安排進行協(xié)助。比如參與個別區(qū)域的游戲指導;與保育員一起照顧幼兒;與教師配合完成具體教育內容等等。各班級在實施過程中,根據(jù)實際對家長助教可適時調整,比如發(fā)現(xiàn)家長在固定區(qū)域進行助教,內容單一、重復且死板,可請家長到其他區(qū)域指導;或安排不同助教內容,比如請家長協(xié)助拍照等。家長通過參與不同助教,全面了解孩子的活動表現(xiàn),這樣也有利于家長助教將所見所感傳達給其他家長。
(四)活動反饋——家長教師皆有感
家長通過助教活動從另一個途徑了解到孩子在園的生活,對幼兒園更放心,對教師工作更理解?;顒雍鬄閹椭议L感受活動意義,也幫助教師把握家長助教脈絡,我們請家長及教師反饋助教感受,在反饋信中,家長普遍反映對助教活動的贊譽。家長感悟到老師的愛心用心、關心誠心。從心里接受幼兒園的生活和節(jié)奏,并與教師建立良好信心基礎,深刻體會幼兒教師的不易。教師進一步提高活動把控及教育教學能力,對家長工作更游刃有余。
三、“家長助教”深反思
家長助教是幼兒園教育的補充形式,是構建家園互動的有效手段。通過家長助教活動,深化家園合作內涵,雙方在信任尊重的氛圍中增強幼兒教育的合力?;仡櫿麄€活動開展,教師、幼兒及家長各具角色卻又不可分割,形成有機整體?;顒拥捻樌_展也讓我們反思:家長的真實需求是什么?活動對幼兒的意義是什么?以及如何挖掘、梳理及整合家長資源等等。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效果取決家庭和學校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沒有一致性,學校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蔽覉@家長助教活動使家長、幼兒和教師在實踐中加強合作,提高我園保教質量和家園共育水平,創(chuàng)設溝通交流的途徑與平臺,更有益于幼兒身心發(fā)展,促進幼兒在快樂健康的軌道上成長。接下來如何將這一有意義的活動鋪陳開來,將家長資源優(yōu)化利用是進一步思考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李雯,鄧紅燕.讓家長助教在幼兒園成為常態(tài)[J].甘肅教育,2016.
[2]程秀蘭,喬素芳.談幼兒園“家長助教”活動[J].兒童與健康,2014.
[3]施瑩.完善幼兒園家長助教活動的策略研究[D].寧波大學,2013.
[4]施桂紅.幼兒園家長助教活動概說[J].山東教育,2010.
作者簡介:丁建蘭(1990—),女,研究生,北京市海淀區(qū)北部新區(qū)實驗幼兒園教師。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