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云
摘 要:所謂教育創(chuàng)新,就是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建立生活與實踐的教學模式。語文是一門基礎課程,大家最開始接觸的就是語文,因此,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與創(chuàng)新教育相結合,會給語文課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興趣教學;初中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
現(xiàn)階段,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而創(chuàng)新教育屬于素質教育的一種,這種教育能夠鼓勵人們向未知去探索,開啟人的優(yōu)點,發(fā)掘人的潛能。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因此,我們更要努力去培養(yǎng)青年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之真正成為新世紀的主人,切實搞好初中創(chuàng)新教育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興趣教學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一個能把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起來的老師必定是一個成功的老師,學生只有在學習中感興趣了,他才能專心去研究、去學習,如果興趣不高、枯燥無味,學生的第一印象就是煩,即便教師講出花來學生也聽不進去。但如果教師在講課時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那么學生接受知識也會更深刻一些。因此,在講課時,教師可以根據課程需要用靈活多變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就曾遇到過一位語文老師,她就有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當然了,這個班的語文成績也是全年級最好的,她是這樣講課的,這位老師從來不需要備課,每天上課之前,她會根據課程的進度,讓同學們自主選擇喜歡的課題,再由她進行講解。首先,學生在自己選擇課題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在找最感興趣的課題時就已經算完成了課前預習,而在講的時候,學生的大腦里已經有了印象,基本上不需要看課本,就可以聽懂老師所講的內容,這樣的講課進度是很快的,而老師在講課時遇到有歧義的字的時候,也先不講,而是交給學生自己去查閱,之后她再進行講解,對于超時而未完成的學生將留下一個作業(yè),尋找類似的字下節(jié)課來講解,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上去了,學習的效率自然也高了。
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思維
語文教學要想受到學生的歡迎,那么就要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第一,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比如在作文中提出假設性問題,并讓學生在這個問題上加上自己獨特的想象力,完成整篇作文。例如,以《從“一”想到的》為題,讓學生從“一”這個最簡單而平凡的字落筆,寫出各種各樣的觀點,比如一身正氣、獨樹一幟等等,同時也要標明要符合時代精神,正確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二,開展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適當地開展課外活動,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去發(fā)現(xiàn)無限的問
題,每一個問題的提出與解決都是在鍛煉思維邏輯,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三、情景教學,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現(xiàn)在的中學教育采用的都是多媒體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通
過技術手段,將與教學有關的材料,通過電子屏幕展現(xiàn)給學生,這種教學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把最真實的東西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教學內容。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科技是“電子搶答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置一些主觀性強的問題,由學生來進行搶答,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氛圍中來,又可以讓學生和老師做到“零距離”的溝通,老師也可以利用它進行一些測驗,學生可以通過它查看答題的情況,了解自己的不足,對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起到有效的作用。
四、改變教師評價體系
教師總會把一個學生成績的好壞定義到學生的品德上去,常常會導致學生與老師矛盾加深,使矛盾激化。新課改之下,對于學生的評價應該多鼓勵、多支持,正確去引導學生的思想。
第一,教師對學生要有耐心,不要因為一次的好壞而定義,對于學生的評價也不應該是概括,而要指出好在哪里,讓學生感覺到真誠。
第二,轉變評價方向,從看結果轉變?yōu)榭催^程,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逐漸喜歡上語文課。
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
傳統(tǒng)的教育一直都是以課本理論為主而少實踐,學生幾乎不能在課本中獲取更多的知識,這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有很大的限制性。而創(chuàng)新教育則不同,創(chuàng)新教育更注重的是實踐,讓學生可以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好地開闊自己的視野。葉瀾教授曾說,“教育理論與實踐脫離的問題是一個多年煮不爛的老問題”,可到了今天卻脫離了,越來越嚴重,新課改以來,我們深刻認識到了理論必定來源于實踐,同時又必須回歸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這個道理。也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們才能全面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才能學習到真正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教育不是一個口號,肩負著初中語文教學的重大責任,
創(chuàng)新教育為語文增添了活力,讓它可以向更好、更快的方向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轉變教學理念,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推動語文教學的改革,提高語文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張中禮.淺談初中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的常見模式[J].學周刊,2014(11):158.
[2]李小玲.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9):49.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