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芳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英語越來越重要了,學習英語也越來越有用了。但學習語言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如果學生不能對它產生興趣,就會產生厭學心理,所以我們要在英語教學中進行賞識教育,多給予學生鼓勵,給學生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論文闡述了賞識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賞識;循循善誘;持之以恒;因材施教;真誠;興趣
賞識,是指充分認識到人的積極因素,并加以肯定與贊賞。賞識教育,是把賞識運用到教學中,是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傾注愛心和教學藝術,運用欣賞、鼓勵的態(tài)度去看待、評價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賞識教育是一種以尊重、信任、寬容、激勵為原則的教育方法,它順應時代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為出發(fā)點,按照學生成長的規(guī)律,適應學生心理的成熟過程,尊重個性,鼓勵學生在寬松的教育環(huán)境中成長。
一、要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
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而英語就堪稱為時代信息的首要載體。對于中國人來說,學會英語就等于打開了世界之窗,使自己與世界聯系得更為密切。學生們只有把英語學習的目的與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標聯系起來,才能把英語學習真正作為自己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強自己的主體意識.所以,教師一定讓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經常找學生談心,讓他們從根本上了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讓他們認識到學習英語是他們以后擇業(yè)的重要一步,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增強自己的主體意識,學生才能成為一個有強烈學習動機的人,才可以有強大學習動力,也才能主動地投身到英語學習中去。
二、賞識從一個單詞做起,一點一滴的
學習英語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枯燥的事情,本應注重聽說的有趣教學,卻為了中考要對學生死灌語言點、死背單詞、死背課文,有的學校又不能為學生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這樣,許多同學都覺得學習英語枯燥無味,至使不愿學習英語,漸漸地放棄了英語。作為英語老師一定要學會賞識他們,從一個單詞做起,就就是說,老師要在課堂上給每個同學機會,哪怕這個學生只會讀一個單詞,也不要放棄他,要讓他大膽地說出它,然后要給予掌聲鼓勵,這樣這個學生就會對自己有信心,久而久之,他就會對英語感興趣,從而迎頭趕上。作為一個英語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學習英語的希望,要時時刻刻地去鼓勵他們,不讓他們失去自信心,要對他們給予關心照顧。說到這,我想起了教學中的一個例子:這學期開始時,第一節(jié)課,當我走向講臺,用英語和他們問好時,他們的聲音非常小,一點自信也沒有。這時我的心理很難受,我暗下決心,我一定會讓他們喜歡上英語的。這時,我進行了開場白,這個開場白是用漢語講的,當時我很激動,我給他們講了英語的重要性,以及學習英語的方法。最后,我說老師不愿放棄你們當中的沒一個人,哪怕你只會一個單詞,老師也愿陪你走完這段英語學習之路。學生們一直在鼓掌,從此,班級有了學習英語氛圍。這時,我深深地感到,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千萬不能看不起學生,一定要給那些所謂基礎差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展示才能的機會,千萬不能一棒子打死,如果那樣的話也就毀了一個學生學習英語的夢想了。
三、循循善誘、持之以恒
作為一位英語老師要對學生循循善誘、持之以恒,這是很重要的,這也是對學生進行賞識性教育的最關鍵的一步,為什么這樣說呢?可以想想:一個學生只會一個英語單詞,你第一次給了他鼓勵,他有了點希望,如果你不能對他繼續(xù)賞識,不能做到循循善誘,他可能會再次失去信心的,所以老師要做到持之以恒,直到他已經對英語感興趣,不愿放棄為止。
四、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
由于學生對英語知識掌握具有差異性,有的學生可能達到已經能夠閱讀短文的能力,而有的學生僅會幾個單詞。這樣,同授一個知識,有的學生不夠吃,還有的學生吃不了。因此,在課堂提問時,老師也要因學生的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問題,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鍛煉自己的機會。從而自尊心得到滿足,為教師的哲學性教育也打下了基礎,這也就要求教師備課時一定要認真,既要備課本又要備學生。
五、用自己的真誠去感化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學習成績差的同學都有自卑感,尤其是英語差的同學,他知道自己的英語差,連讀單詞都不敢放大聲讀,生怕別人笑話他,更別說用英語和他交流了。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第一次對他進行賞識性教育時,他可能會覺得老師看不起他。但我們要用自己的一顆誠心感化他,讓他知道你是從心理表揚他的, 經常找他談心,鼓勵他不斷地努力,這樣慢慢地就會感動他,他也會逐漸知道你是對他賞識,而不是取笑他,這樣的你就會成為他良師益友。在這里,我來給大家講一個發(fā)生在我和我的一個學生之間的故事:記得在我教初二時,班級里新轉來一個同學,他的英語很差,我第一次讓他讀單詞時,他站在那不讀,頭低著,生怕別人看見他的臉,我第二次提問他時,他讀了一個單詞但聲音很小,這時我讓學生鼓掌來鼓勵他,可他卻哭了,下課后,他來到我的辦公室,意思是我不該嘲笑他,一聽到學生這樣說,我才意識到,我應該和這個同學好好的談談心了。我語重心長的給他解釋,我這是欣賞他,是給他自信,他很感動,當我第三次讓他讀單詞時,他竟然把整個單元的單詞都準確地讀出來了,當我問他為什么進步這么快時,他說那天放學后,他整整跟復讀機讀了兩個多小時??梢?,老師的賞識教育對學生來說是何等重要??!
六、給學生發(fā)揮才能的空間
教師要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優(yōu)越進行賞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要發(fā)揮優(yōu)越性,就要有發(fā)揮主體地位的空間,從此,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并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從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
英語作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學科,在新形勢下,它的作用顯得更加突出,作為英語教師,一定不能讓學生失去自信心,一定要對他們的優(yōu)點進行賞識教育,以后這樣才能為國家輸送大批的外語人才。
七、要把“賞識”與“批評”結合起來
少年兒童,由于知識的不足,缺乏足夠的辨別是非的能力,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對這些,如果教育者不加以引導,視而不見,聽之任之,甚至違心地表揚,這樣下去,學生就會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弱點,失去正確的方向。在這樣的表揚聲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心理素質差,不能經受挫折;一旦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出現失敗,就會怨天尤人,強調客觀,找出若干條理由來原諒自己,終究不能成長為有用之才。因而賞識教育不是不要批評,而是批評的方法要巧妙,要在適當的氛圍中恰如其分的提出批評,要以幫助提高認識的語氣和態(tài)度,誠懇地提出批評,要在被批評者能夠接受和愿意接受的基礎上提出批評,要把批評與賞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批評中有賞識,賞識中有批評。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讓我們用賞識教育這一把“金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靈。今天的賞識,一定會換來明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