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淑余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觀是英語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人文主義原則。運用自主探知、小組互動、多樣展示與活動引導,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獨立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利于培養(yǎng)學生開放化學習思維和綜合運用語言技能,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生本主義教育特色。探討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的英語教學模式運用,能使得學生在不斷豐富認知思維情感中獲得更多深刻體驗感知,并能使之轉化為英語實踐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其學科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英語;素養(yǎng);情感;獨立;合作
英語課程標準將圍繞學生全面認知發(fā)展作為首要建議融入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積極情感和高尚審美價值觀的培養(yǎng),注重從學生整體認知發(fā)展需要的角度多培養(yǎng)其獨立與合作精神,幫助他們在開放化探索中升華英語表達的綜合應用能力。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注重立德樹人,讓學生在和諧的情境氛圍中主動闡釋和大膽探索,一方面,能幫助學生走出“師講生聽”的封閉式教學模式,讓學生享有更多的學習支配權和話語表達權;另一方面,能使得學生在深度交流探索的過程中形成頑強意志和品質,便于他們在實踐運用中開闊視野和豐富認知思維,滿足其全面認知發(fā)展的需要。
一、自主探究,培養(yǎng)獨立精神
多給學生自我研讀的機會,引導他們在自我深思和探討中歸納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不畏艱難的學習精神。通過自主探究,能使學生在深入研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有價值信息,便于他們在深入探知的過程中強化整體認知感悟。
自主探究,讓學生能形成敏銳的思維語感,如在七年級下冊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教學中,圍繞有關時間詢問,我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研讀。學生在了解“What time do you do?”的有關用法后,我提出了要求學生運用其他的表達形式,讓他們在主動探知中找到更多有價值內容。有的學生根據(jù)詢問時間的特點,提出了“What time is it? ”的用法。在學生有了更多的表達方法后,我則引導他們就彼此之間的用法和區(qū)別進行探知,幫助他們能夠真正了解其中的用法。
借助自主探究,能使得學生在找到更多有效信息的基礎上獲得豐富感知,便于他們在深入思考中獲得豐富靈感。多給學生自我探讀和探究的機會,能使他們在不斷深入探知的過程中形成有效的方法,幫助他們形成獨立探知的能力。
二、小組交流,滲透集體精神
借助群體的力量和智慧,引導學生有針對性互動交流,能使他們在彼此學習借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靈感。通過學生在小組交流中互動,能使他們在相互協(xié)作探知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認知,有助于培養(yǎng)其積極合作的精神。
小組交流運用,讓學生在相互探討中“求同存異”,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2 What should I do?教學指導中,根據(jù)課程學習主要內容,我引導學生就“What did author meet?”從文本中摘錄相應詞匯、語句信息,讓他們能夠找出相應的核心要點。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深刻理解感知印象后,我建議學生以小組為團隊,就“If you meet the same thing,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引導學生能夠運用文本中的相關詞匯短語進行交流,幫助他們在歸納整理中收獲更多的探解方法。很多學生在彼此交流中能夠針對各自的理解感知不同,就“What did I get from the article?”主動提出了不同的理解感知,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目標性和針對性,更能使得學生在相互協(xié)作的過程中集思廣益,滿足他們的多元化發(fā)展需要。
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話題,鼓勵學生根據(jù)其中的問題主動表達,讓他們有明確的探知目標和方向。多鼓勵學生搜集集體的意見,引導他們根據(jù)各自的理解不同提出相關的對策,幫助他們在不斷豐富認知思維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引導學生認真歸納總結,幫助他們在主動梳理相關知識要點中豐富思維,形成更為有效的探知運用方法。
三、多元展示,啟蒙開放胸懷
學生都有各自精彩。教師多給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更能使得他們在相互學習和切磋比較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深度感知。多樣展示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認知思維不斷豐富和經(jīng)驗方法不斷生成的過程。
突出多元展示,能使學生有了主人翁的學習意識,如在八年級下冊 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學習引導中,為幫助體味“Spare time is very important”的真正含義,我引導學生在閱讀相關素材的基礎上,運用畫報展覽的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游覽公園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很多學生在展示自己的游玩經(jīng)歷中,更多提出了“Teenage problems”,并且通過主動登臺演講的形式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和不同,使得他們在相互學習展示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在學生展示各種所見基礎上,我圍繞“How to have a good time?”要求學生就各自的展示感悟進行主動表達,幫助他們在不斷深化整體理解感知的基礎上形成更為有效的認知和見解。
突出多元展示,能使得學生有了更多深厚的認知與深刻體驗,讓他們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不斷生成豐富的知識。多關注學生的展示進步,鼓勵他們在大膽展露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精彩,生成不一樣的感知。多運用形成激勵評價肯定學生的閃光點,讓他們在備受關注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實踐活動,升華應用能力
實踐出真知。運用好實踐活動,能使得學生在有效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經(jīng)驗和方法,便于學生在靈活運用中生成豐富的思維靈感。實踐活動運用能在有效延展學習內容基礎上,幫助學生積淀豐富的知識底蘊和語用技能,收獲更多的發(fā)現(xiàn)。
運用實踐活動,更能使得學生在綜合運用中強化識記運用,如在九年級Unit 1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的教學中,我組織學生就“How to learn English?”進行大討論,引導學生在集思廣益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有效對策。很多學生在說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足后,都希望老師和同學能幫助自己,能希望在九年級的最后一學年里都有長足的進步。針對這樣的要求,我給學生提了3點建議,要求他們在多讀、多背、多練的過程中建立錯題集,了解自己的錯誤根源。同時,建議學生能自選結對幫扶的伙伴,并通過同桌搭配互助、小組協(xié)作探知等不同的方式來建立“手挽手、共進步”的助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大膽嘗試和主動協(xié)作,提升英語的聽說讀寫綜合運用能力。
實踐活動運用,讓學生在成為關注的焦點和主體中獲得更多認知感觸,并主動積累在實踐活動中的收獲。多關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需要,多給他們相應的提示和幫助,讓他們在主動學習中靈活運用課程知識,幫助他們在不斷豐富認知視野和思維的過程中提高表達整體綜合運用的能力。
綜前所言,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情感和高尚審美價值觀為指導,注重學生獨立性和合作性養(yǎng)成教育,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探知學習情境氛圍,引導學生在自由化展示的過程中深入體味語言表達運用信息和規(guī)則,更利于激活其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遵從學生的多樣化認知發(fā)展需要,突出實踐引導和合作探知,幫助學生在走出自我封閉學習的空間中不斷強化深度合作,形成更為豐富的認知和積極情感。
參考文獻:
[1]謝穎穎.淺析如何把“立德樹人”融入初中英語教學中[J].英語教師,2015,15(9):147-149.
[2]龔亞夫.立德樹人的英語教育[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4(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