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
摘 要:如何打造豐富有趣的小學音樂歌唱教學,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從而演繹出優(yōu)美的歌曲,這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師重點思考的問題。在本研究中,作者對當前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存在的音準問題進行了分析,進一步總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音樂;歌唱教學;音準問題;解決對策
一、引言
音樂是一門陶冶人們情操、豐富人們情感體驗的藝術,同時也是小學德育中的重點學科之一。但是在現(xiàn)階段,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人說自己“五音不全,唱歌跑調”,這是因為他們缺乏良好的音準,所以在唱歌的時候無法清晰地區(qū)分歌曲中的高音區(qū)和低音區(qū),因此在聽他們演唱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音的高度始終保持在一個位置,從而形成走音、跑調的效果。筆者認為,小學是音樂啟蒙的最佳階段,在小學音樂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準,不但可以幫助他們奠定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而且還能為他們以后學習音樂提供堅實的基礎。當然,在分析如何提高音準教學指導效率的同時,也要對當前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有關音準的問題及成因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實情,從而讓教學具有針對性。在本次研究中,作者便根據長期的實踐,觀察與總結分析出當前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存在哪些音準問題,并制定合理的解決對策。
二、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音準問題的成因分析
在分析如何提高小學生對音準的把握能力時,首先要對當前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存在的音準問題進行分析,在歸納類型的同時尋找成因,只有這樣才能讓策略的制定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其中,具體音準問題主要為以下三點:
1.學生音樂基礎功底薄弱
目前,雖然許多家長在孩子幼齡階段便幫助其報許多音樂學習班,但是大部分小學生在初次接觸音樂時,都是缺乏音樂基礎的,即使部分接觸過音樂學習班的學生,他們在音樂基礎知識方面依然相對薄弱,導致他們在唱歌的時候存在音準問題。而且,小學音樂教學大部分以感性教育為主,以技法指導為輔,在這種側重性極強的教學理念的引導下,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自然偏低。所以,音樂基礎功底薄弱,是學生存在音準問題的主要原因。
2.教學方法脫離實際現(xiàn)狀
目前,大部分小學音樂教學都采取傳統(tǒng)的聽唱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方式為:先通過帶領學生聽,隨后再指導學生唱。雖然表面上看不無道理,但是在深入分析的時候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教學方法并沒有深入明確到音準教學中。而且,很多小學音樂教師盲目地追求課堂的熱鬧,忽略了對小學生音準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導致小學生雖然經歷了音樂歌唱學習,但是自身的音準問題沒能得到解決。筆者認為,教育應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進步,其中包括了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所以,采取更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歌唱教學,替代傳統(tǒng)聽唱教學法,這是音樂教師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3.音準教學未能形成系統(tǒng)
小學生欠缺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原因是他們在接觸音樂課的時候,音樂教學本身未能在音準訓練上形成一個完善的系統(tǒng),由于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缺乏正規(guī)、系統(tǒng)的訓練,以至于他們在唱的時候經常會出現(xiàn)喊歌、破音等諸多問題,這不但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發(fā)揮,而且不利于幫助學生區(qū)分高音和低音。另外,小學生還未經歷變聲期,他們的氣息都較短,在進行自由式唱歌時,由于缺乏規(guī)范的氣息使用技巧,他們的音準不到位,從而影響他們的歌唱效果和質量。
三、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音準問題的解決對策
根據上述對當前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存在的音準問題的分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向著手解決問題。首先,通過游戲式的引導教學提高學生對學習的參與積極性;其次,通過技巧指導讓學生懂得如何把握音準;再次,通過律動教學,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感受音準;最后,通過適時的練習讓學生扎實掌握音準。如此一來,便可以讓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的音準指導具有層次性、梯度性,從而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成長。
1.聽聲辨位,游戲引入
掌握音階感是提高自身音準的前提基礎,同時也是幫助小學生學習音準期間必須掌握的一項能力??紤]到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性格喜好,筆者認為可以采取游戲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聽聲辨位的過程中逐漸形成音階感,從而為培養(yǎng)他們的音準奠定基礎。以生活中的元素為例,采取生活中的實際事物來替代音階,讓學生在想象力的牽引下感受音階,可以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根據彩虹的七種顏色設計出七個音階,每一種顏色分別代表一個音階。這時,在帶領學生聽聲的時候,便可以將相關的音階利用特定的顏色來表示。如此一來,便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在聽聲期間的感官體驗。另外,教師還可以設計相關的趣味游戲來促進學生的體驗。比如,采用“聽聲音摘果子”的游戲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階感。在操作期間,教師分別將七個音階替換為七種不同的水果,隨后教師彈奏鋼琴,并要求學生在聽到尾聲的時候摘下不同的水果。比如尾音是“do”,那么就要摘下與之對應的水果。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讓音準指導變得與眾不同,而且還能豐富學生在課堂中的體驗,全面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繼而營造出快樂、輕松、自由的體驗平臺。
2.定格音準,傳達技巧
定格音準,即設計專門的音準訓練課堂。在具體的操作流程方面,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對氣息的控制將直接影響學生的音準。所以,在制訂詳細的音準教學課期間首先要落實學生對氣息控制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采取聞花式呼吸、胸式呼吸法,等等,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呼吸技巧,而且對他們以后的歌唱訓練有著很大的幫助。
其次,正確的發(fā)聲是確保學生將音唱準的關鍵。將發(fā)聲練習落實到音準訓練中,是提高學生音準能力的另一個關鍵途徑。很多小學生在唱歌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喊聲,以至于將高音唱低,將低音唱高。而進行發(fā)聲練習的時候,可以針對小學生聲帶尚未發(fā)育完全的生理規(guī)律,采取打哈欠、打噴嚏的引導方式讓學生逐漸熟悉發(fā)聲的位置等。另外,也可以要求學生通過模仿小動物的發(fā)聲來感受自身的發(fā)聲位置,由此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建立一個自然、放松的發(fā)聲位置。
最后,對力度的控制能力是幫助學生唱準音的關鍵技巧。在進行力度的訓練期間,因為弱聲演唱的音準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體會,且容易做到,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一邊唱一邊觀察自己的發(fā)聲,可以作為初期的練習之用。另外,在進行弱聲演唱練習期間,也要指導學生利用耳朵進行唱歌,即一邊唱一邊聆聽自己的發(fā)聲在力度上是否存在問題,比如對高音區(qū)的詮釋效果和對低音區(qū)的詮釋效果等,以此幫助學生掌握合理的練習技巧。當然,在帶領學生進行音準訓練時,教師必須時刻觀察學生的反應情況,并合理指出學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由此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音準練習方法。
3.律動并行,體驗音準
音準是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的核心,也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能力。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音準比較抽象,他們很難理解,教師哪怕是通過游戲指導,也很難幫助他們確立音準的概念。所以,采取身體律動的方式幫助學生感受音準,是促進學生對音準概念理解能力的重中之重。比如,采取柯爾文音階手勢法將每個音階以一個手勢替代,讓抽象的音階變得形象具體,以此讓學生在視覺上對音階建立認知。隨后,讓學生在聆聽不同音階的時候出示各種手勢,這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體驗效果。而在上述基礎上,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歌唱練習,并在唱歌的時候利用手勢表現(xiàn)出旋律的變化。比如,在唱到高音和低音的時候,采用不同的手勢來表現(xiàn),這樣學生便可以瞬間把握高音和低音的感覺。以《小烏鴉愛媽媽》為例:在演唱“32161︱555︱”這個部分時,筆者便要求學生利用手勢來表現(xiàn)出其中的高音變化特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在進行合唱練習時,音樂教師同樣可以采取手勢律動的方式幫助負責各個音部的學生把握相對應的區(qū)域的音準。例如,在進行《兩只老虎》的合唱練習期間,筆者便要求部分學生利用柯爾文手勢來表現(xiàn)出音樂的高音區(qū),另一部分學生利用柯爾文手勢表現(xiàn)出音樂的低音區(qū)。這樣一來,學生便懂得了如何進行合唱,從而降低了許多合唱練習中存在的難度。
4.適時練習,把握不足
小學生音準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目標的,在平日的教學和生活中,音樂教師同樣要定期滲透訓練,以此鞏固學生對音準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平日的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定期為學生選擇一些高低音清晰的旋律曲調,以此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練習資源。此外,也可以為學生出示同歌詞但不同曲調的作品進行練習,以此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練習機會。如考慮到小學生水平有限,能力較低,可以采用小字一組的1—i進行模唱練習,以此幫助學生體驗高音。另外,教師也可以采用說話的方式讓學生體驗不同語調中的音準,比如A:1234︱5-︱(同學們好)和B:1356︱5-︱(同學們好),以此提高學生對高音的洞察力,加強他們對高音特征的認知和分辨能力。
另外,音樂教師也可以采取清唱歌譜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體驗音準。在此期間,音樂教師可以事先范唱歌譜,并要求學生仔細聆聽,隨后要求學生模仿,再由學生自行演唱,以此強化學生的體驗。其中,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驗自己的演唱效果,音樂教師可以利用電教設備對學生的演唱進行錄制,隨后播放出來,并在學生聆聽的過程中進行指點。比如,在高音區(qū)的演唱方面存在哪些問題等,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認知自身,把握自身的不足。需要注意的是,該練習方法可以滲透在每一節(jié)課中,由此讓學生耳濡目染,在循序漸進中逐漸把握音準,從而達成理想中的指導效果,落實教學目標。
四、結語
總而言之,掌握學生在音準方面存在哪些問題,這是進一步了解學生的重要途徑。而在這個過程中制定出合理的解決對策,可以讓學生的音準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從而有效提升他們唱歌的水平。當然,良好的音準需要學生日積月累的鍛煉才能形成(個別天賦高的學生除外),所以音樂教師必須具備足夠的耐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從而讓他們成為音樂中的小天才,讓他們在悠揚的歌曲的引領下體會音樂的魅力和人生的精彩。
參考文獻:
[1]吳 婷.淺談小學低年級唱歌教學中的音準訓練[J].黃河之聲,2016(13):57.
[2]張宏波.多措并舉,構建學生的音準概念[J].音樂天地,2015(2):16-18.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qū)新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