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琳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需要持續(xù)地優(yōu)化教學內容與方法,同時需要加強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歷史方法的培養(yǎng)。史料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能夠增強歷史課程的趣味性、豐富性,同時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對新課改形勢下高中歷史的史料教學進行了探討,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歷史 史料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121-02
一、前言
在新課改政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史料教學方法也獲得了諸多歷史教師的認可與青睞。要想全面適應教育革新發(fā)展需求,構建有特色的歷史課堂,教師需要加強對史料的運用研究,進而促進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推動高中歷史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對于史料的應用研究,廣大歷史教師應給予充分重視,將其科學靈活的應用于各項歷史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當中。
二、科學的選擇史料內容
我國擁有悠久的文明歷史,所以給后世留下的史料也是豐富多樣的,對此,在歷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透徹的理解,教師應對具有代表性、針對性,以及典型性的史料進行科學選擇[1]。例如:在講解我國清末到抗戰(zhàn)勝利后的五十年歷史時,就可以選擇老舍的喜劇本《茶館》,這雖然是一部文學作品,但是卻能夠從側面將清末到抗戰(zhàn)勝利后,這五十年間,背景的社會風貌與各個階層人物的不同命運反映出來。通過文學作品、歷史教科書的相互補充,在帶領學生進行文學作品欣賞的同時,也能夠對歷史有更深刻的洞察。又如,在講解北宋時期的社會風俗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選用《清明上河圖》這一歷史圖畫[2]。該畫能夠將我國十二世紀汴京城市的風貌,以及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況充分反映出來,同時也能夠見證北宋時期城市經濟的繁榮。因此,通過對史料的科學選用,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透徹的理解,也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
三、重視對于史料內容的解讀
高中歷史的史料教學不僅局限于史料表面,還應對史料背后的隱身含義做出深入挖掘。對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借助史料,引導學生思考更深刻的問題,這樣在鍛煉、提升學生自主思考探究能力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學習熱情的全面激發(fā)。同時,通過教師對史料的詳細解讀,學生才能夠對相關歷史知識有更全面的理解與掌握[3]。例如:在講解與羅斯福新政相關的歷史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對新政前后的一些人物報告、影響資料等進行全面搜集整理。如,《世界現(xiàn)代史—羅斯福新政》這一影片就是對這一實際相關歷史的講述。教師可以在學生觀看前引導其思考這樣的問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背景?羅斯福新政的評價?等,通過這些問題的思考來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也為學生的史料學習指明方向,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效果。
另外,在播放影響資料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具體教學需求,為學生做出恰當?shù)慕庾x。例如,美國黑色星期四的由來、爐邊談話的歷史故事,以及護佛政府應對危機的策略與羅斯福新政存在的差異等。通過這些解讀,能夠幫助學生更輕松、全面的掌握羅斯福新政階段的相關內容,以及前后的具體歷史概況,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史料的積極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如此以來,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學生能夠對歷史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并且全身心投入其中,進而做出深入、全面的探究。而通過對歷史教材中史料的科學運用,不僅可以全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能夠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為能夠各項教學活動的高效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四、進行有效的歸納和總結
在史料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及時的歸納與總結,不論是對優(yōu)化授課效果,還是鍛煉、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而通過總結、歸納相關史料,也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更完善的歷史知識體系,為其后續(xù)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開展羅斯福新政的的相關史料教學活動中,就可以結合相關史料,從農業(yè)、工業(yè),以及金融與社會保障等不同層面來歸納新政內容?;蛘吖膭顚W生進行自主歸納與總結,以此來進一步拓展其自主學習探究能力。
高中生正處于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發(fā)育階段,通過歷史史料教學,不僅有助于引導其對歷史思維做出更正確的認識,也能夠與現(xiàn)在做出科學比較,在去偽存真中真正懂得生活的意義。在學習應用中,學生也能夠通過史料來加深對歷史發(fā)展線索的了解,能夠準確、靈活運用科學理論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在不斷完善自身過程中,為祖國建設發(fā)展做出更大貢獻。
五、結語
綜上所述,廣大高中歷史教師在設計、組織各項教學活動中應正確認識到,加強史料教學研究,對優(yōu)化各項教學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學習性,全面增強授課效果等方面的重要性。在實踐教學中,其教師應結合實際授課內容與目標,設計出更新穎、靈活多樣的史料教學活動,以此來全面適應歷史教育、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郭玉保.新課改形勢下高中歷史史料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2] 代兄.淺析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運用方法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2):141-141.
[3] 李史明.新課改下高中歷史史料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6,(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