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新蘭
摘 要:“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中“師講學聽”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靶〗M合作”更多強調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性,極大地提升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4-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054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可看作教師引導下的一種師生互助式教學模式。它強調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性比重。對當今的語文教學來講,“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一次革新,但如何將其應用到語文教學實踐中,發(fā)揮合作學習的最大效用,還需要教師進行對應的課程編排和實踐操作。
一、“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與誤區(qū)
(一)“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帶動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
1.有利于語文教學目標實現(xiàn)。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學生的語文學習進度一直未達到教師的預想效果。主要問題在于學生課堂積極性不高,對教師所提問題的互動性不高,致使教師無法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靶〗M合作”教學模式本身就是互動性教學,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隨時掌握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情況,并有目的性地“查缺補漏”。這樣一來,語文教學的整體進度由教師自由掌控,教學目標更容易實現(xiàn)。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靶抡n標”要求語文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正是將學生放到教學的主體地位的最好教學方式。語文教學的互動性可增加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入了解,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合作學習,教師可發(fā)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學生也能從互動性合作學習中學會資源查找、分析和分享,鍛煉了自身的實踐能力,久而久之,便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本質是推動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增強學生的課堂實踐能力。但往往因為課堂資源限制和教師對“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曲解,致使該教學模式中途夭折。首先,“小組合作”教學缺乏目的性和計劃性。比如小組合作討論時,由于學生沒有形成小組學習氛圍,在討論過程中不自覺會討論到感興趣的話題,從而使得“小組合作”變成了“課堂悄悄話”。其次,“小組合作”教學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太少。語文教學中,教師將問題拋給學生,然后由小組代表發(fā)言,這種模式看似合理,但忽略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由于學生討論時間有限,使得一些學習能力低、語文基礎不扎實的學生難以跟上教師的授課節(jié)奏,討論發(fā)言中往往不得其言,對問題的解答沒有任何建設性意見或想法,自然被一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所“淹沒”。
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
(一)學校提供必要的物質資源支持
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影響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為此,國家政府為學校提供了各種教育資金扶持,學??衫眠@筆資金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比如在“小組合作”教師模式中,根據(jù)課堂需要購買相應的道具,為每個教室安裝多媒體教學設備,利用網(wǎng)絡資源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文學習素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小組合作”教育模式搬移到課堂外,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真切感受語文教學中繽紛的世界,讓學生對書中的花草、山川、大海有一個實物認知。
(二)創(chuàng)設情境目的性語文教學
課堂情境創(chuàng)建的目的是讓學生盡快融入到濃郁的課堂氛圍中。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根據(jù)課程內容進行自主編排,比如多媒體設備投放下的動畫、影視片段和音樂等等,借助所創(chuàng)造的情境氛圍給學生帶來更多的課堂情感體驗。如在講朱自清的《背影》時,教師可播放《父親》這首歌曲的MV,讓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回憶自己與父親生活交流的點點滴滴,然后以4至5人為一小組討論父親與“我”之間發(fā)生的小事,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感激之情,然后選擇小組代表進行整合發(fā)言。在深情音樂歌曲和自我經(jīng)歷的雙重感染下,教師將朱自清《背影》中的“父親”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自己體會作者對“父親”這一溫暖形象的有力詮釋,引發(fā)學生共鳴。
(三)引導學生自主獨立思考
“小組合作”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中根據(jù)學生語文基礎能力強弱進行平均分組,形成“以優(yōu)帶劣”的小組分配。課堂小組交流中,小組間根據(jù)教師的某一命題,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地展開小組分配討論,使每個小組成員都得以參與其中。考慮到基礎薄弱的學生的能力問題,教師可延長思考討論時間或讓每個學生進行課下備案,這樣既有助于課堂進度的加快,還能鍛煉學生的課前預習能力。
小組提問中,教師可打破常規(guī)小組代表發(fā)言模式的提問方式,由教師隨意選擇一名學生回答教師所提的問題,并讓小組內部成員進行問題補充。比如在學《念奴嬌·赤壁懷古》時,讓學生課下搜集與“赤壁之戰(zhàn)”相關的歷史、影視、歌曲資料等,設置對應的問題:作者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著重寫了哪些人物、景物?怎樣理解周瑜的人生境況和周瑜經(jīng)典名句“既生瑜,何生亮”?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資料查找,為課堂討論做好準備。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課堂積極性的提升大有幫助,也能在根本上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然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實踐,因為教學物質資源和課堂目標不明確等問題,限制了“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對此,今后的語文教學中,學校應利用政府提供的教學資金,豐富學生的課堂環(huán)境;教師也需要提前進行教學備案,在課堂上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其互動功能。
參考文獻:
[1] 羅姣.論“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靈活運用[J].科學咨詢,2015(11):40-41.
[2] 杭衛(wèi)華.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應用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6(12):53.
[3] 楊虎軍.走出課堂小組合作困境,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6(9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