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妮
摘 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需要發(fā)生轉換,以適應新形勢下時代的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再是主導,取而代之的是學生。教師需要在更多的方面花費時間和心力輔導、監(jiān)督、管理學生,學生則需要不斷調整,變得更加主動、積極。
關鍵詞:高校英語;角色轉換;主動與被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4-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003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英語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高校作為學生英語培養(yǎng)的重要場所,承擔著比以往更加重要的責任。學生畢業(yè)后的發(fā)展與英語掌握程度有一定的關系。為了適應高校學生就業(yè)的壓力,高校英語在教學模式、評估手段、教學管理等方面都給予了重新界定。
一、概述
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教”為主,教師通過講解讓學生明白相應的知識。在這一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學生則很容易失去學習的主動性,習慣了“拿來主義”,缺乏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在英語聽說方面,長期處于“啞巴英語”的窘境,口語能力欠缺。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與人交流,交流的主要方式需要說出來?!皢“陀⒄Z”已經不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要求了。可長期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甚至是被迫學習的狀態(tài)。
新的教學模式將改變傳統(tǒng)模式下以教師為中心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師負責輔助學生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生用英語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題,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打下基礎。新的教學模式要想充分發(fā)揮作用必須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角色進行轉換。
二、教師角色的轉換
當前,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導,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的職責弱化,相反,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更加多方面的能力和更強的責任心。教師要為課程制訂計劃,包括確認課程進度和上課模式。教師是學習過程中的咨詢者、教學活動的組織管理者、引導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與時俱進,尤其是將現(xiàn)代科技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這是對教師的考驗。因為這些產品和技術是需要教師不斷學習的,超出了教師原有的知識范圍。教師需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積極學習的態(tài)度,教師課堂以外的工作量實際是增加了。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對學生更加了解。大學英語課堂通常都是上大課,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又有差異。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學過程中最大化地獲得知識,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具有參與性的教學活動,讓每個同學都能參與教學。教師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點、心理狀況等,讓學生對教學活動充滿興趣。教師要做到這些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并不是上完課就結束工作,而是不分課堂、課下地積極了解學生,認真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英語水平、心理特點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在逐漸改變。教師要想設計出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活動,就需要了解學生的特點,從而利用這些因素為教學所用,并且做出正確的引導。
為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公正、恰當?shù)脑u估是當前新型教育模式下教師的重要工作。成績對于學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評估時,公正是前提,只有在公正的基礎上學生才有努力學習的積極性;恰當?shù)脑u估則是對教師情商和能力的考驗。中國的教育資源在分配上是不均衡的,相對貧困的地方在師資力量上大多也相對弱勢,尤其是英語這門學科,來自貧困地區(qū)的學生可能在書面英語方面能與其他同學持平,但是在口語表達、聽力方面就會存在一定的差距。語音語調的糾正并非一朝一夕,教師需要對這些學生給予更為恰當?shù)脑u估。
教師需要教會學生比較完整的自學方法。這并不是“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但是,卻是對學生負責的一種體現(xiàn)。學習方法是學習的鑰匙,有些學生在進入高校以前,并沒有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只是在不斷灌輸和題海戰(zhàn)術中掌握知識。不僅如此,學生在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些超前的學習方法對他們來說很難駕馭。這就如同讓小學生看音標記單詞,他們會覺得很困難;中學生通常使用音標記單詞的方法;到了大學,記憶單詞可以使用詞根詞綴的方法,更加方便快捷。進入高校以后教師有必要教會學生合適的學習方法,因為高校學生已經有了比較強的理解能力,知識結構相對完整,一套高效的學習方法是他們有必要掌握的。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當代教育的重要內容。師生關系融洽,教學活動自然可以比較順利地開展。試想一下,當課堂上教師需要學生積極配合時,學生對此無動于衷,那將是多么尷尬和無奈的場景。在師生關系中,教師應當是主導,因為學生對教師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畏懼之心,教師主動拉近師生關系是師生融洽的第一步。教師要對學生的思想觀念、興趣愛好有大致的了解,這樣,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才會比較融洽,師生之間的代溝才可以逐漸跨越。當師生關系相處融洽時,教師可以將自己比較積極的價值觀念傳遞給學生,逐漸引導學生。在與學生私下交流時,教師與學生應當是平等的關系,相互探討學習、交流人生。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學生是十分期待的,盡管大學生帶有些許叛逆和滿不在乎,實際正是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肯定和表揚給予的太少。學生永遠需要教師的鼓勵、肯定和關注。學生犯下錯誤,教師在處理問題時需要拿捏尺度,太過放松是放縱,太過嚴厲就變成打壓??傊?,教學過程實際是非常具體和細致的實踐過程,教師需要花費心力不斷調整。
新型教學模式對教學場所的界定更加寬泛,學生不僅在課堂可以學習,在平時生活中也可以開展學習。中國大學生學習英語最缺少的就是英語環(huán)境,努力制造良好的英語氛圍是當前高校教師需要積極去做的。不斷練習和鞏固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方式,生活中的點滴時間如果都可以成為練習和鞏固英語的時間,那么攻克英語將變得非常簡單。教師可以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一些英語活動,定期對“英語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解答,組織英語廣播,組織英語歌曲比賽,將一些優(yōu)秀的英語電影介紹給學生觀看并可以讓學生嘗試為電影配音。
三、學生角色的轉換
英語教學改革對學生的要求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學生應當是積極主動學習,在教學活動中占主導地位。對學生而言,長期的灌輸式教育已經讓他們習慣了被動學習,主動學習會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例如課上的討論、發(fā)言、演說等,都是他們的弱項。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對學生進行心態(tài)上的調整,思想觀念上的改變。學生首先要認識到自主學習的趨勢是不可逆的,認識到自主學習的優(yōu)越性,并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掌握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是學生自主學習得以實施的關鍵。因為長期的灌輸式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固化的模式,改變已有的、多年的習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完成這一轉變——幫助學生更加充分地認識自己,包括認識自己的學習程度、性格、習慣,然后制訂比較適合個體發(fā)展的方法和目標。
總之,在新的英語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的教學方式不斷調整和完善,師生之間的角色在轉換。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雖然前進的道路有困難,但是新的教學方式一定會更加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樊朝輝,李力.新型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與教學能力[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3).
[2] 余小蘭.自主學習與外語教師素質培養(yǎng)策略[J].中國高教研究,2005(2).
[3] 趙曉紅.教師如何發(fā)揮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主導作用[J].呂梁高等專科教學學報,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