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澤秀
【摘 要】數(shù)學作為大眾不可缺乏的一項技能,被廣泛應用于生活的各個角落。數(shù)學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學科。教育部門也越來越重視教育,并進行了新課標改革,這就要求教師通過領悟改革精神,來提高教育質量。而小學數(shù)學課堂作為學生接觸數(shù)學知識,走進數(shù)學世界的基礎階段,如何更生動,更具體的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何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數(shù)學這門學科的興趣無疑是每位老師所需要思考的事情。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開放性教學;教學效率;教學策略
在以往教學中,老師都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擺在學生面前,導致老師和學生之間距離很遠,課堂氣氛很嚴肅緊張,學生無法放松下來去開拓思維,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同時,老師的教學模式也很單一,導致學生無法對數(shù)學產生興趣,更不會去主動學習。學生們也只能聽老師在傳授知識,無法發(fā)表自己的感想和提出自己的問題。新課改的目的就是提升課堂的開放性和教學效率,教師完全可以抓住這兩點,走出“封閉式”模式,進入“開放式”課堂,不斷探索新的教學發(fā)放,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
一、結合生活實例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是一門較為實用的學科,所以數(shù)學離不開生活,教師應該在講課的過程中穿插一些生活實例,讓數(shù)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可以看得見,摸得著,不再是一些乏味的數(shù)字。這樣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就拿《圓》來說。教師可以先進行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都認識到哪些圖形”,學生肯定會回答“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等”,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那么你們在哪見過圓形呢?它有起到什么作用?”這個時候學生肯定會聯(lián)系實際進行作答,想到車輪,硬幣,鐘表,瓶蓋等。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圓的表象認識,還能進一步拓展圓,為后續(xù)的學習坐了很好的鋪墊。其實數(shù)學就是建立在實際生活基礎上的一門學科,所以教師應激發(fā)出學生已有的生活認知和生活經驗,進行引導,這樣更便于學生的理解和學習,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二、學生自主編題
傳統(tǒng)課堂只是教師的“一人堂”,上課枯燥無味,反而引起了學生的厭煩,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很難提高課堂效率。新的教育改革實質上要求學生適當?shù)幕仞?,給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為主,進行自主編題,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的應用能力,而且還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也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精準教學。
就拿《統(tǒng)計與可能性》來說,教師講完定義,意義之后,可以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數(shù)據,進行自主編題,教師也可以進行舉例,進行引導,這樣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散,還可以檢驗學生在課堂知識的吸收效果。自主編題完成后,教師叫學生上臺講學生所編的題,這樣有效的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自主編題是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獨立學習的好辦法,將這種辦法引入課堂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教師可以進行大膽的嘗試、創(chuàng)新,以此達到預期課堂教學目的。
三、教師適當獎勵
我認為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適當?shù)馁澝?,贊美可以使人進步。贊美來自于別人的欣賞,贊美是每個人的心理需求。成長過程中的學生,他們需要別人的贊美,一句真誠的贊美可以讓學生提升自信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從懶惰走向勤奮。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種方式應用到課堂,通過細微的觀察,看出學生所需要的,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就拿《找規(guī)律》來說,教師在進行講課的過程中,可以邊講邊進行提問,比如給出一組數(shù)據“1,3,6,10,15”讓學生找規(guī)律,可以對回答對問題或找出規(guī)律的同學進行表揚,贊美。這樣學生不僅可以自行帶動其他學生而且能提高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接著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進行找規(guī)律,這樣不易讓學生心理受挫,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
四、學生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反思是一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也是一個積極的生活方式,應該從小培養(yǎng),當然,自我評價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聽取別人對自己的意見或看法,然后自己再進行反思,這也是一種自我評價,然而大多數(shù)人都不注重自我反思與評價,導致自己的孩子也同樣沒有好的習慣。而小學生又是培養(yǎng)價值觀,生活觀的重要時期,教師可以將自我評價引入課堂,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還能提高課堂效率。
就拿《四邊形形》來說,教師完成講課內容后,留一點課堂時間讓學生進行反思。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反思,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哪位同學可以說一下今天他學到了什么”。學生在回答完畢之后,教師對學生沒有提到的問題進行查缺補漏,沒有提到的問題就說明是沒有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就沒有掌握的知識在進行講解。這樣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加牢固所學知識。
結語
總的來說,數(shù)學這門學科對于學生思維的活躍性要求極高,因此教師就應該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抓住“體驗”這一動詞,讓學生進行學習體驗,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結合生活實例,便于學生理解,提高學習的興趣,體驗生活中的數(shù)學。學生自主編題,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的適當鼓勵,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毅力,在解決問題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思,對于學生本身來說,學生可以更加加深對學習內容的記憶理解,對于教師來說可以查缺補漏,及時彌補學生未懂的知識。所以提高課堂的效率,需要教師的大膽創(chuàng)新和積極引導。
【參考文獻】
[1]王會英.小學數(shù)學開放性練習設計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19)
[2]陳麗英.小學數(shù)學教學方式、方法的實踐與探索——讓開放性教學放飛孩子們的心靈[J].教育教學論壇,2013(16)
[3]張仲萍.對實施開放性教學提高運算能力的認識與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