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幼其
摘要:課堂提問,是師生進行教與學雙邊活動的重要形式,是進行思維和語言訓練、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傳遞信息的有效途徑。通過提問,教師能多角度、深層次地調動學生主動思維,使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達到一種和諧的交流狀態(tài),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提問;物理教學
新課程要求我們改變教學觀念,課堂上應以學生為主體,發(fā)展學生能力。而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最困難的是不知道從哪里著手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研究教材,還要研究學生的認知結構。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我們要充分了解學情,讓學生逐漸掌握提問的技巧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善于變換問題,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課堂提問的原則
1.重點突出,難易適度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闭n堂提問必須尋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抓住重點和難點這個“主峰”,進行突破,帶動全局。要善于圍繞教材中心,尋求關鍵點,抓住主干,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不斷地揭露矛盾,分析和解決問題。切忌不分重點,滿堂提問,在一些枝節(jié)問題上做文章。
2.目標明確,注重連貫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所提問題要題意清楚,條理分明,語言精練,清晰度高,問域明確、恰當。含糊不具體的提問,學生思維難以開展起來。因此,在擬定提問的問題時,要事先計劃好,盡量事先寫在教案中,并加以嚴格推敲。
3.面向多數(shù),以點帶面 課堂提問應面向全體學生,然后精選提問對象。面向全體學生是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而言,即要使全體學生的心態(tài)處于高度集中和準備回答狀態(tài)。當問題提出后,不要急于讓學生回答,應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吸引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加思維活動,促使每個學生在心里都擬出一個答案,從而加深理解,鞏固知識。
二、變換問題方法進行有效提問
所謂變換問題方法就是指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學習的主要內容和邏輯結構進行演變提問,讓學生學會循著概念、規(guī)律、聯(lián)系實際的思路,換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實踐證明,創(chuàng)造始于疑問,不會提問就談不上創(chuàng)造。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必須從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開始。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我們要轉變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給他們提出問題的方法,變換問題方法對學生進行提問,并允許他們提問(允許失敗,對提出不切實際的問題教師也應給予充分肯定或表揚),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并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提出更多豐富多彩的有價值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動量定理時,為了更好地進行有效提問,筆者創(chuàng)設了變換問題的情境:如果把一個生雞蛋舉到一定的高度,讓它落在地面上,會不會破呢?假若雞蛋落在疏松的地面上,會不會破呢?假若雞蛋落到墊上海綿的桌面,會不會破呢?等等,通過這樣變換問題,提出若干問題,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也可激發(fā)他們動手、動腦探索問題的興趣。讓學生帶著“雞蛋在疏松的地面上、在海綿上為什么會不破”的疑問,去探索學習動量定理,使他們的思維活動處于興奮狀態(tài)。
三、課堂提問要量力而行,面向全體
問題過易或過難,都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或抑制心理。那怎樣的提問才算是適度呢?有人把它喻為“籃球架的高度”?;@球架的高度非??茖W,過低誰都能“入樽”,便失去了競爭的意義;過高,誰也不能把球投進去,使人喪失信心。同樣,課堂中適度的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積極的思維,促使學生通過努力,跳一跳就可把球投入籃中,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面向全體學生就是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調動每個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體驗參與和成功帶來的愉悅。有很多教師喜歡對基礎知識內容提問時,面對學差生,而對知識難度較高的提問應對學優(yōu)生。我認為這一點并不可取,學差生之所以差很大程度上就是基礎知識差,問他們基礎知識,他們很有可能答不上來,這樣他們會認為我連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物理沒戲了。即使答上來也會認為我只能答這類問題,難一點的肯定就沒戲了,老師都看不起我。我對于基礎知識類的問題喜歡提問給學優(yōu)生中腦子快但不踏實的學生,他們往往會有遺漏和不嚴密的地方,這樣學優(yōu)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學差生也能增添自信:他也不過如此,我努力的話說不定也能超過他。對學差生我往往喜歡問一些看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實際比較容易答到點子上的問題,這樣可以增添他們的自信心。
四、有目標地選擇提問對象
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水平,引導他們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由淺入深,逐步推進),一步一個臺階地把問題引向深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新課程要求我們關注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每個學生認知水平、思維方式都不盡相同,而他們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的方法均有較大差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從思維的強度、深度和廣度出發(fā)設計問題,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轉變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竭力點燃學生思維火花,使課堂充滿活力。這樣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學生有效提問,有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fā)。
1.激發(fā)興趣問題選擇基礎較弱的學生 引入新課應激發(fā)學生興趣,這時提出的問題要符合全體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心理要求,應給較差的學生以啟示,讓他們也能投入教學活動中,所以我們要想法提出合理問題,讓他們能夠回答。
2.鞏固知識的問題選擇中等學生 后進生往往學到的知識浮于表面,他們對知識的掌握較差,在復習提問時,他們不能及時準確地回答。如果讓他們回答,則一方面可能挫傷他們的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影響教學進度。所以,在鞏固知識時要請中等生回答。
3.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問題選擇學優(yōu)生。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需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縱橫聯(lián)系,并對某些知識提出新的看法,一般學生難以做到。此類問題必須請優(yōu)生回答。
這樣通過有效提問,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討論問題,才能暴露出似是而非的錯誤,暴露問題、糾正錯誤恰是認識提高的過程。
總之,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以新課程教學理念為宗旨,優(yōu)化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勵學生探索思維,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趙丹. 高中物理課堂提問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第一中學 34460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