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花
摘要:在素質(zhì)教育下的高中英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在此前提下的課堂提問凸顯出重要性來,如何設(shè)置提問使之不流于形式,能引起學生積極思索,達到鍛煉其運用語言的能力成為英語教師的一個教學目標。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提問;設(shè)置技巧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shù),也是一種教學方法。蘇聯(lián)教育界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就叫問題教學法,已成為有世界影響的教學方法之一?!鞍l(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蔽覈逃姨招兄壬@一名言,對于教師把握課堂質(zhì)疑具有深刻的啟示作用。思維是解決問題的必要途徑,而問題又是思維的起點和前提。英語課堂提問,作為英語課堂教學師生雙邊活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正廣泛應(yīng)用于課堂教學的始終。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實施,英語教學也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但是,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班級大(一般為50~60人),程度差別較懸殊的現(xiàn)象,加大了教師在課堂中對提問把握的難度。有些教師擔心提問多了,課堂紀律往往難于駕馭;提問少了,師生之間很難溝通,教師也難以了解學生對所教知識的掌握程度。提問過難,程度較差的學生會感到不適應(yīng)也容易造成學生中的兩極分化;提問過于簡單,則失去了提問的價值,也使學生對回答問題失去興趣。其實,提問也是有技巧的,準確把握提問時機,精心設(shè)計提問難度,靈活運用提問方法,同樣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自如地駕馭45分鐘。
一、課堂提問的作用
1.提問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刺激他們對當前內(nèi)容的理解并且起思考。在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當教師在傳授所交知識的時候一味地采取平鋪直述時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往往不愿意積極地開動腦筋思考和探索而大量的提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積極思考。
2.問題中往往包括了所教語法知識要點和難點,有利于學生對所教內(nèi)容的把握。同時通過問題他們也能知道什么是本堂內(nèi)容的重點,而當一個問題把班上大部分學生攔住時自然也會知道那些內(nèi)容是難點那些是需要著重注意的內(nèi)容。
3.提問有利于學生自己對所學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有所了解,同時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獲得反饋信息,了解學生對那些內(nèi)容掌握很好那些內(nèi)容掌握不夠以便適時調(diào)整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
4.提問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老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形成老師學生之間的互動,對于課堂氣氛的活躍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與學之間的互動往往又能起到加強學生對所教知識的印象和記憶。
二、高中英語課堂提問技巧
1.提出的問題要有思考價值,要富有啟發(fā)性 課堂提問的本質(zhì)在于使學生在知識水平、認知水平和思維水平上得到提高,根據(jù)這些要求,教師的提問,應(yīng)富有啟發(fā)性。因為課堂提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手段。所提問題,應(yīng)能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引起學生的探索活動,并在探索活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在問題的形式上、內(nèi)容上、學生回答的伸縮性上、問題的難度上等方面要綜合考慮。教師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層次差異等各方面因素設(shè)計出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不能為提問而提問、教師必須明確,提問不等于啟發(fā)式,好的提問才是啟發(fā)式提問,啟發(fā)式提問重在所提問題有價值和有意義,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fā)展其思維能力。
2.掌握提問的時間和時機
提問是豐富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鍛煉學生聽說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又可以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但是提問要注意時機,不注意時機的提問是很勉強的提問,這種提問針對性不強,隨意性較大,沒有把握學生的思維流向,沒有較好地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倉促而問正確把握提問時機,最佳時機是學生處于很想弄懂,但又無法弄懂,很想說出來,但又無法說清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若在此時適當?shù)夭迦胍恍┨釂枺梢杂行У乜刂茖W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鍛煉學生思維與聽說能力的作用。
3.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法
教師要想活躍課堂氣氛、豐富課堂教學,就必須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法。提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單個回答——由個別學生單獨回答某個問題。
小組討論——由小組成員集體討論,最后由小組代表回答,其他成員補充。
全班討論——全班同學共同討論同一問題,各抒己見,最終得出統(tǒng)一答案。
例如,在講授牛津版高二模塊7 Unit 4的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時,可以穿插以下幾個問題:
(1)Why was an underground system first developed in London?
(2)Whats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s 2~4?
(3) What are the different things that the underground has functioned as?
(4) What does it mean when the passage says that the underground system is user-friendly?
(5) How many parts can the passage be divided into?
問題1、2、3、4概括性強,答案涉及整個段落或者多個段落,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回答這些問題,可以使每個學生都對課文有一個全面的復(fù)習。
問題5則適合全班討論。學生的思維會隨著課堂的節(jié)奏而活躍起來,學生的答案可能會不盡相同,這無關(guān)緊要,關(guān)鍵的是每個學生都要動腦筋想、開口說。
提問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完成了課堂上的學習任務(wù),符合教學規(guī)律,值得大力提倡。作為教師在課堂上應(yīng)注意自己的言辭,對學生的回答應(yīng)該給予正面肯定或否定,否定時應(yīng)給出正確答案,同時注意語氣和措辭,以免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英語教學法》 李庭薌;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學》張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雪梅;提問藝術(shù)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作者單位: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qū)第一高級中學 810699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