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莉
摘 要: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兩部分內容,他們既彼此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有效地將兩者進行整合,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技巧,對提升他們的語文水平起到關鍵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整合路徑;探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8-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094
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而寫作則是他們利用所擁有的信息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手段,閱讀和寫作密不可分,都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任務。因此,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就要著重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技巧,而探索出一條閱讀與寫作的整合路徑,將在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上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一、閱讀與寫作教學之間的關系分析
(一)教學目標相同
閱讀教學的著重點在于通過閱讀文章,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作者表達感情所用的表達手法,而寫作教學的目標與其完全吻合,著重點在于作文要怎么寫,要運用什么樣的表達手法,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過程相吻合
閱讀與寫作的教學過程也是相吻合的。閱讀考察的是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把握,作文考察的是學生對作文題目的理解和分析,二者都是在考查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提高思考的能力。
(三)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寫作技巧
閱讀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通過文章的閱讀,學習文章中作者的寫作手法,學習作者在表達情感時所運動的表達手法,這些都為自己的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文章中的事跡也可以用作寫作的素材,為文章增添一抹亮色。閱讀的文章越多,對語文能力的提高幫助也會越大,也會學到更多的寫作技巧,下筆如有神助。
(四)寫作教學能加深對閱讀的理解
一篇好的作文離不開閱讀的積累,同時,一個在寫作中能細膩表達自己感情的學生對閱讀的理解一定也是棒的。只有在閱讀理解中多多揣摩,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手法,學會將作者的方法轉變成自己的,作文水平才能大大提高。
由此看來,閱讀與寫作之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想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就要將二者整合起來,共同提高。
二、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閱讀量遠遠不夠,缺乏寫作素材
寫作素材匱乏是當前小學生寫作中普遍存在也是最嚴重的問題,究其原因,還是現(xiàn)在的小學生閱讀量遠遠不夠。沒有充足的閱讀量,也就無法為寫作積累素材,寫出的文章就比較空洞,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內容。大眾熟知的事例被反復引用,毫無新意。
(二)一味地模仿,缺乏創(chuàng)新
由于小學生的思想還較為簡單,接觸到的東西也十分有限,因此作文的情感表達就受到了限制,這就需要老師提供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供學生借鑒、學習。學生在拼讀文章時,不能一味地模仿范文中的作者寫法,也要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新,形成自己的風格,如果所有同學都只是一味模仿,沒有創(chuàng)新,那么范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無法提高寫作能力,功虧一簣。
(三)文章缺乏真實性,不生動
通過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教學將實踐課堂看的并不重要,還是以室內授課為主,而寫作方面尤其是寫景的文章,需要的是帶領學生走出去,只有切身見到的景物,他們才會有較深的感觸,才能寫出好的文章。沒有見過大自然的學生,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就停留在書本上、電視上,寫出的文章十分死板,缺乏生機。由于他們所接觸的內容高度相似,就導致寫出的文章重復率很高,而且沒有真實性,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整合措施
(一)從閱讀中積累素材,為寫作打好基礎
要想寫出一篇好的文章,積累是必不可少的。學生的積累素材不夠,詞匯量缺乏,寫作業(yè)就無法順利地進行下去。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重對素材的積累,名人事跡、好的句子、好的詞語多抄多背多品味,都會對以后的作文寫作提供很好的幫助。長期的閱讀。長期的積累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學生的語感,積累到達一定的程度,寫作就會變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道理。
(二)加大閱讀量,多模仿多創(chuàng)新
剛接觸作文題材的學生很難下筆,也沒有自己的風格,這就體現(xiàn)了模仿的重要性。學生要加大閱讀量,其中典型的文章就可以拿來當做范文進行模仿,按照范文中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進行仿寫,在仿寫的過程中不斷摸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風格。模仿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這樣起不到任何效果,而是注重方法的模仿,將它轉變成自己的東西,形成自己的特色,長此以往,寫作能力會得到一個質的提升。
(三)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
擁有良好的習慣對閱讀和寫作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關鍵一步。這就要求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讓他們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習慣,閱讀中注重積累,多多思考,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情感表達方式,在寫作過程中能嫻熟的將學到的積累到的素材應用到作文中去,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們養(yǎng)成了這種習慣,每讀一篇文章,都會有極大的收獲。而形成的良好習慣,也會提高他們對語文閱讀和寫作的熱愛,提高創(chuàng)作激情。
(四)豐富學生的情感
語文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注重情感,感性大于理性。閱讀與寫作都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只要學生的答案符合主題,言之有理即可,這就需要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著重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不斷豐富自己的情感,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情感觀念。感情越豐富,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具有生機,更能走進人的內心。
四、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關系密切,不可分割。閱讀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提升寫作能力,而寫作則能夠加深閱讀理解,深化閱讀能力。二者不是相互獨立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兩者有效的整合起來,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白芹,張同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整合淺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8(5):32-34.
[2] 陳江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整合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