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嶺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逐漸轉向大眾教育,各大高校的擴招讓更多學生走入高等學府,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生源數(shù)量的不斷上升使高校學生的組成結構更加復雜,不僅存在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參差不齊。由此形成一類特殊群體,包括學習困難生、經濟困難生、心理障礙生和行為障礙生等,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挑戰(zhàn)。文章將對高校特殊群體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探討,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特殊群體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02-20
一、高校特殊學生群體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1.經濟困難生
經濟困難生包括一般貧困生和特別貧困生,由于家庭經濟條件差,學生在校的日常生活費用無法達到正常標準,甚至無力承擔學費和其他學雜費用。經濟條件的缺失使經濟困難生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總覺得低人一等,在性格上普遍較為孤僻,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不愿與人交流。還有些學生是因為受經濟所迫,在上學期間還要外出兼職,從而導致身心疲倦,容易助長負面心理。
2.學習困難生
學習困難生是學習成績嚴重低于平均水平,無法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群體。造成他們學習困難的原因與智力無關,而是由于自身意志薄弱、缺乏學習動力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因為上大學后失去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再加上大學的管理相對寬松,在沒有家長和教師的督促下,這部分學生開始自我放縱,平時逃課、上課睡覺,所以經常掛科,最終導致無法正常畢業(yè)。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學習基礎差,上大學后找不到有效的學習方法,越學不懂越不愛學,最終陷入惡性循環(huán),徹底自暴自棄。
3.心理障礙生
心理障礙生是指有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學生群體,造成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學適應問題、情感問題、人際交往問題等。大多數(shù)學生是在大學開始才離開家庭進行相對獨立的生活,由于在家庭中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現(xiàn)在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普遍偏弱,進入大學學習后需要有一個適應階段,如果無法順利度過適應期,就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問題。
4.行為障礙生
行為障礙生是指那些自由散漫成性,總是違反校規(guī)校級的學生群體。這一類學生普遍缺乏法制觀念和紀律意識,性格偏激,特立獨行。外在表現(xiàn)上喜歡穿著奇裝異服,經常無故逃課,容易與同學發(fā)生矛盾,引發(fā)打架斗毆事件。其形成原因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缺乏家庭教育或被社會不良風氣影響等,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沒有養(yǎng)成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緒調節(jié)能力,因此行為經常不受理智控制,情緒波動大,是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一類學生群體。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對策
1.建立特殊學生群體的問題預警機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建立特殊學生群體的問題預警機制。建立三層預警網(wǎng)絡,基層由學生會干部、班級干部、寢室長構成,發(fā)揮學生骨干的作用,加強與特殊群體學生的溝通交流,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上報。中層由輔導員教師和相關學生管理人員組成,負責處理一般問題或與學生家長聯(lián)系溝通。高層由校心理咨詢中心和專職的思想教育工作人員組成,對有嚴重問題傾向的學生提早建立心理引導方案和思想教育方案,通過心理層面的疏導,避免學生問題心態(tài)的激化和釀成極端事件。
2.建立心理干預機制
高校特殊學生群體雖然可以分為經濟困難生、學習困難生等多種類型,但歸根結底是由于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加強對學生心理層面的引導,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已經建立了心理咨詢中心,但是心理咨詢中心實際發(fā)揮的作用有限,必須盡快做出調整和改變。高校應建立心理干預機制,通過開展心理測試等方式,詳細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對于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應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輔導方案,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問題的困擾。
3.加強日常思想教育
高校特殊學生群體更需要得到與普通學生平等的對待,避免對其思想和心態(tài)產生更強烈的刺激,因此日常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開展特殊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應加強在平時對學生的幫助和引導。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戰(zhàn)場,必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平時應多開展講座、座談會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對高校思想政教育工作進行有效補充。
4.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積極向學、團結友善、公平公正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的身心成長有重要影響,高??梢酝ㄟ^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特殊學生群體逐漸走出心理問題的陰影,擁抱陽光的大學生活。高校應在平時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吸引特殊學生群體的參與,促進特殊學生群體與他人的溝通,并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展示才藝,發(fā)揮作用,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這對學生自信心和集體意識的培養(yǎng)有重要作用。
5.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不僅包括專職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員,還有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工作人員、學生管理人員、輔導員教師以及學生骨干。高校應充分發(fā)揮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力量,構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給予特殊學生群體全面的幫助、引導和必要的管控;應提高專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制定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并負責組織實施;應加強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緊密圍繞專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展各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6.采取關懷教育和賞識教育
特殊學生群體也和其他學生一樣,渴望實現(xiàn)理想和自我價值,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賞。而且特殊學生群體往往對他人看待自己的態(tài)度更加敏感。因此,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應采取關懷教育和賞識教育,給予特殊學生群體更多的理解、關懷和尊重,積極發(fā)現(xiàn)特殊群體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并給予贊揚和肯定,幫助特殊群體學生重拾信心,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7.進行有的放矢的批評教育
特殊群體學生是容易出現(xiàn)問題、容易犯錯誤的一類學生,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應注意批評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公平公正。特殊群體學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情感調節(jié)能力,心理比一般學生要敏感和脆弱,批評教育如果過激,只會得到學生更激烈的回應,容易引發(fā)師生矛盾,取得相反的效果。因此要格外注意批評教育的方法。
總而言之,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必須對特殊群體學生的特征和形成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根據(jù)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從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趙安珍,潘 卿,陳汝雅. 高校厭學型特殊群體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4(11):78-81.
[2]楊志明.新時期增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