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磊
摘 要:隨著我國與國際的深度接軌,英語在教學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重,初中英語不僅作為課堂教學形式存在,更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邏輯、表達等各個方面產(chǎn)生著積極的影響,課程改革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初中英語也應意識到肩負的使命,以全新的教學面貌,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多角度發(fā)展模式,融入新鮮的教學手段,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語言人才打好基礎。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英語 教學問題 教學對策
新課改要求在實施全方位素質的教育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自主學習能力、拓寬思維廣度,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角色,由主導者轉變?yōu)橐啡?,引導學生找尋自己的學習方式,以多重視角解決問題,初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學生的自身優(yōu)勢展開教學,多元化的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1]
一、新課改下初中英語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對新課程內(nèi)容的認知不到位
當前英語在教學中存在的首要問題,表現(xiàn)在教師對新課改倡導的理念的淺層次理解,對于新課改內(nèi)容的認知也不夠深化,沒有全方位掌握新課改指引的新方向,在固有的教學模式上,難以接受新的教學模式,沒有真正貫徹落實新課改的理念,很多教學手法仍改善進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例如:在學習到人教版“Do you like bananas?”時,教師只針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授課,并讓同學探討自己喜歡的水果,拓展關于其他水果單詞的學習就認為是完成了新課改的教學任務,實質上,教師應在授課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依據(jù)自己喜愛的水果,學習句式、語法的相關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按照文中的示例,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展開對話,全程盡量用英語交流,遇到難以表達的詞語積極向教師或其他人尋求幫助,最后在集體中設立相應情境,展示訓練好的對話內(nèi)容,如果學生覺得有難度,也可以從一問一答的形式開始,鍛煉學生口語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師不能只依據(jù)想象中的新課改方針整理教學文案,應對關于初中英語的相關條例反復閱讀揣摩,多與其他院校教師溝通互動,以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快速進步。
2.授課內(nèi)容過于死板
在授課中有些教師過于依賴文本大綱,害怕偏離教材內(nèi)容,教學手段過于死板,不懂得融匯變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面對無趣的內(nèi)容也提不起興趣,難以集中精神聽講,例如:在學習到人教版“My favorrite subject is science”時,學生本身對于自己喜歡的學科有很多想法,在學習過程中也發(fā)生過一些有意思的情況,例如在學習數(shù)學時,曾經(jīng)用圓規(guī)制作風車等,但是教師并沒有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發(fā)揮空間,而是集中按照文中要求的你喜歡哪一學科?你喜歡該學科的原因是什么?等進行提問和引導,有些學生想要分享的一些心得和小故事被認為是無關緊要的東西,在課堂上被忽略,就好比教師只按標準答案去提問,回答的與標準答案不符的即視為不正確,那些五花八門的奇思妙想被認為是與學習無關甚至影響學習的糟粕,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打擊了樂于創(chuàng)新的學生自尊,使整堂課程機械化、平庸化。[2]
3.學生被動接受學習
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習慣性的站在一個制高點指揮學生學習,學生一窩蜂的按照老師指引的思路去思考,沒有把自己獨特的品質發(fā)揮出來,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帶有標準答案理解知識,成為了學習的奴隸,逐漸在無趣單調的學習環(huán)境中喪失了求知熱情,變得懈怠消極,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具有崇高性,學生不情愿主動向老師匯報學習進展也不敢提出質疑,教師在新課改盛行的當下,也是“換湯不換藥”,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造成了極不利的阻礙。
二、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具體實施對策
1.教師以身作則,加強對新課改內(nèi)容的理解
教師應從自身的英語能力出發(fā),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和思維模式,以身作則的引導學生對英語的長期堅持練習,結合生活實際,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層面,鉆研科技發(fā)展過程中英語在實際當中的有效利用,以創(chuàng)新的角度看待英語教材,在授課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增進師生情感,體現(xiàn)教師的親和、慈愛,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信任感,從而能夠了解學生初中階段的心理變化,動態(tài)特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例如:學??梢约薪M織教師進行新課改的培訓和探討,增強對新課改的認知,深化理解新課改的要求,真正把新課改提出的教育觀念融入到教學當中。
2.合理增刪教學內(nèi)容,加強英語的實際應用
新課改賦予了英語教師極大的自主權,鼓勵教師合理的刪減學生不感興趣的、對學生起不到實質作用的內(nèi)容,增添學生喜愛的、能夠引起學生好奇心的內(nèi)容,積極拓展與實際生活生產(chǎn)緊密相連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到人教版的“When is you birthday?”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過生日的真實情境展開教學,不必一味的重復文本內(nèi)容,有的學生過生日時家里會準備其喜愛的食物,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形容都有哪些美食,有的學生在過生日時會收到一些小禮物,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形容收到不同禮物的心情,這樣的開放式命題,使得學生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想說什么說什么,在未全部脫離教材的基礎上,即掌握了基礎知識,又強化了英語思維。
3.教學方式多樣化,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單調的口頭授課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求知欲,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有資源,搜集大量有關素材在課堂上展現(xiàn)出來,例如:在學習人教版“How was your weekend?”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探討每個人不同的周末習慣,然后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等平臺搜尋與學生描述相似的情景圖片,附上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文字,比如有周末在家睡覺的,就搜索一些初中生睡覺的圖片,上面除了標出“sleeping”外,還可以寫上“小懶蟲”“周末真好”等詞匯,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對于課本中互動性較強的情境,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充分調動感官與肢體表達文本思想,體會文本意境,多設計一些與英語相關的活動,不局限于課堂教學,帶領學生到室外面對見到的物體,利用英語進行描述等,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引導學生體會英語魅力。
三、結語
新課程改革下的英語教學,要求教師以學生為發(fā)展主體,樹立學生的主人公意識,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深層次理解英語知識,培養(yǎng)學生英語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徐佩.淺談新課改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47):204.
[2] 郭玉娟.淺析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 ,2012,(1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