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松
【摘要】在新課改中歷史雖然是一門比較古老的學科,但卻需要注入新的血液,需要更加年輕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以改變傳統(tǒng)的照科宣讀的枯燥性,用故事化的課堂情景來進行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實施與發(fā)展的空間,而且教學的效果也非常的明顯,所以要想讓學生對歷史產(chǎn)生更加深厚的興趣,提高他們對歷史的理解和認知程度,老師可以根據(jù)中學生們的特點把枯燥的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為靈活多變的以故事為引線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更多的興趣和熱情。
【關鍵詞】初中 歷史教學 歷史故事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26-01
用人們正常的思維理念來進行歷史學科的學習,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些歷史年代和歷史事件,而這些已經(jīng)過去的事情,只有死記硬背才能讓學生接受,將歷史故事融入到歷史教學模式中,可以讓歷史課堂變得更加的活潑生動,更有利于學生了解歷史,對各個歷史階段的各種史實的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一、歷史故事的選取
要想將歷史故事融入到歷史教學課堂上,就必須要對其故事的內(nèi)容及質(zhì)量進行嚴格的約束,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把學生引入故事情節(jié)當中,從而增強對歷史的興趣和愛好,加深地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1.故事內(nèi)容生動多樣
作為歷史老師一定要了解初中生們的特點,要用中學生的眼光去進行故事的選擇,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jié)也更能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不僅有助于歷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還能培養(yǎng)中學生們的人生價值觀。
2.緊扣大綱,輔助教學
在進行歷史故事的選擇前,老師一定要進行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找到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然后再以故事的形式展現(xiàn)到學生們面前,這樣才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提高思維能力,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也讓歷史教學取得實效性。
3.明確主題,創(chuàng)設情境
作為歷史教學的輔助,故事的主題一定要明確,思路一定要清晰,這樣才能讓學生們對歷史故事的前因、后果清楚明了,才能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娓娓的故事之中學到更多的歷史知識。
二、歷史故事的實際應用
1.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歷史是對以前發(fā)生的事情真實性、客觀性的反映,所以老師在歷史學科的教學課堂上很容易把學生帶入一個枯燥乏味的氛圍當中,這樣的教學結果只會給初中生增添更多的學習壓力和負擔,而故事化教學融入到歷史課堂教學當中卻可以讓歷史課堂得到質(zhì)的飛躍,但作為歷史老師必須要進行充分準備工作,尋找一些與歷史教學有關的故事及相關的內(nèi)容作為故事化教學的資源。比如說,在學習“張騫出使西域”時,老師可以把一些有關西域的風土人情與當時我國的歷史情景結合起來當作一個小事故來講解,讓學生們在被故事常常吸引和打動的同時,也了解到了張騫出使西域的收獲與重大意義,從而也培養(yǎng)了中學生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另外,老師還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的便利性以及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自己去進行故事的搜集與整理,然后拿到歷史課堂上進行相互間的分享與交流,還可以進行討論與互動,不僅提高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進一步的調(diào)動起學生們的主動性,更有利于他們對歷史事件的掌握,為歷史課堂教學的提高奠定基礎。
2.用故事作為歷史教學的突破點
要想改變歷史課堂教學難的特點,首先就要找到它的突破口,然后再抽絲剝繭、步步深入的進行講授,而初中階段歷史教學中最難的一個方面就是理論性的講解使學生們難以接受,在課堂上老師的講解與學生們的理解不能同頻,學生跟不上老師的思路。而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老師就要換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借助生動形象的歷史故事來弄明白各個時期的所發(fā)生的歷史事件,而且單調(diào)的歷史事件在故事的烘托下也會變得更加具體、生動、形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老師在歷史課堂上選擇故事化教學時,盡量選取教材當中的一些內(nèi)容,這樣才能更緊密的使故事與教材相結合,更有利于學們的理解和記憶,而且,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也已經(jīng)深入到各個學校,老師一定要善于利于教學工具,聲情并茂的視頻播放,可以加深學生們對故事的理解程度,使歷史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更讓歷史教學找到了突破口。比如說在學習到商鞅變法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觀看視頻“徙木立信”片段,這樣學生就可以對這個歷史事件的記憶更加的深刻。
三、運用小組合作自主研究歷史故事
當代的中學生不同于六七十年代的中學生,他們在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條件下已經(jīng)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現(xiàn)代化、信息化工具,比如說微信、微博、QQ等等網(wǎng)絡化系統(tǒng)的推廣及應用,使中學生有了更多學習的機會,所以歷史老師一定要合理運用網(wǎng)絡化的優(yōu)勢,讓學生自己進行歷史資料、故事的收集,然后拿到課堂上進行研究與分析。也可以說,老師要把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中學生,讓他們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自由的發(fā)揮,把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大膽的表達出來,比如說對某個歷史事件的評論,對某個歷史人物的分析等等,這樣的自主分析與研究的過程,不但可以提高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學生間的互動,老師還可以根據(jù)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分組討論,讓他們對歷史故事發(fā)表見解,還可以讓各個小組之間進行競爭與成果展示,這樣小組成員自然也就會分工、合作的去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然后把學習與總結的最后成果展現(xiàn)出來。這樣的自主研究、分工協(xié)作關系讓學生對歷史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培養(yǎng)了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更體會到歷史給他們所帶來的更大樂趣,會對歷史產(chǎn)生深厚的情結。
四、為學生創(chuàng)設故事化教學的心理環(huán)境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也正是他們?nèi)松^、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時期,所以外界的風吹草動都會對他們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而這時作為歷史老師一定要注意對中學生教學心理環(huán)境的重視。比如說他們之間微妙的人際關系、心理因素、班風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成長和發(fā)育,也直接影響了中學生們的學習情緒,所以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不但要重視課堂教學,更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教學心理環(huán)境,這樣才能讓中學生快樂的進行學習,才能讓故事教學發(fā)揮出它的巨大作用,實現(xiàn)歷史課堂教學質(zhì)的飛躍和提升。
總而言之,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合理應用不僅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個補充和提高,更可以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為歷史課堂教學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有彪.論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13):70-71.
[2]郭可景.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適應性[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1):126-127.
[3]魯?shù)挛?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yǎng)策略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