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強
摘要:每個學生在學習目的與動機、學習習慣與方法、智力水平與接受能力上都存在著差異,然而過去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卻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行“一刀切”的教學形式,妨礙了學生個性、愛好和特長的發(fā)展。這樣做的結果是“老師辛苦,學生頭疼”,吃力不討好,導致學生怕學、厭學、逃學。因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用。而分層教學正適應了這一要求。本文將對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及其成效進行論述。
關鍵詞:初中英語;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存在著諸多不同,因此要想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就必須分層教學,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分層施教。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充分考慮到學生中存在的差異,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指導,以便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分層教學把班級教學、分組教學及個別教學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揚長避短,在班級框架中進行分組教學和個別教學。分層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分層優(yōu)化、因材施教、主體參與的教學特點,對于激發(fā)學生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大面積提高學習成績是很有效的。那么如何進行分層教學呢?分層教學的實施又會帶來什么成效呢?
一、學生分層
分層教學最首要的就是給學生分層,這是分層教學進行的前提條件。那么如何分層呢?要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對新知識的接受程度、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來分,一般情況下是分為三個層次:學習基礎扎實,新知識接受能力較強,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的一部分學生歸為A層;學習成績一般,新知識接受能力一般,學習興趣不濃的一部分學生歸為B層;學習成績較差,缺乏學習興趣,沒有正確的學習習慣的一部分學生歸為c層。這樣一來,各層次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定位,也都有了明確的努力方向,教師教學時也會有所區(qū)分。
二、輔導分層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反饋,所以我就以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來進行課后分層輔導的依據(jù)。每天批改作業(yè)時我習慣在旁邊放一本小小“隨意貼”,隨時對學生作業(yè)情況進行點評。遇到作業(yè)完成得好的學生,我在“隨意貼”上寫幾句話鼓勵他;遇到作業(yè)馬虎應付的,我也會在“隨意貼”上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提出建議;遇到學生作業(yè)存在較多錯誤時,不在錯題上打“叉”,因為每個“叉”對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是一種傷害,我會寫上這些話:“你今天的功課掌握得不是很好,請你拿到作業(yè)本后來找一下老師,老師愿意幫助你?!眲傞_始時我還擔心這些學生不會按要求做,就偷偷記下他們的名字,以便落實,可是后來發(fā)現(xiàn),我的擔心純屬多余,因為學生很喜歡這種特別的溝通方式,他們在“隨意貼”上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愛護和熱情。當他們找到我時,我也對他們進行了分層輔導,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學生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這種分層輔導方式一一得到解決,他們自信心增強了,學習積極性也加大了。
三、評價分層
《英語課程標準》及《新課程與評價改革》都強調(diào)對學生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強調(diào)“教師應注意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風格的差異采取適當?shù)脑u價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評價中,應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長或優(yōu)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但不管是哪種評價,它必須是分層次進行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真正發(fā)揮評價的促進與激勵功能。如,每天授課前,我都會小測前一節(jié)課的授課內(nèi)容,我要求A層學生正確率達95%,B層學生80%,C層學生60%即可達標,未能達標需補考,補考成績有效。兩個星期統(tǒng)計一次個人達標次數(shù),對全部達標和有進步學生張榜表揚,期末成績還加分。這一招很管用,每次學生不達標時都會努力爭取通過補考來達標。再如對作文實施分層評價,我經(jīng)常要求學生四人小組以手抄報形式來完成寫作任務,對此,學生頗感興趣,因為好的手抄報將被張貼供學生欣賞。A層學生會努力寫出自己的特色,B層學生會模仿課文進行改寫,c層學生如果確實困難可以抄寫書上的范文。因此,沒有不會寫作文的學生。每組四位學生完成作文后,便是手抄報的設計,要求版面設計富有特色,書寫工整、美觀,且必須自己完成抄寫任務。每次批閱作文時,都是一種美的享受,忍禁不住一次叉一次地驚嘆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才能。最后,幾乎所有的作品都張貼上墻,因為他們各有各的優(yōu)點(優(yōu)點我都給予點評),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如,九年級Unitl5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Section A的教學結束后,布置寫作任務。I ask the students if theyare against building a new zoo.Thenask them t0 write a letter to the editor and give their opinions.并且四人合作出一份手抄報,主題是如何保護動物。學生先各自寫出作文,接著設計版面,最后就是畫畫及抄寫,他們既分工又合作,干勁十足。學生們在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也體會到了合作的重要性,領略了人生發(fā)展沿途的美好風光,我想這正是分層評價真正的意義所在。
四、分層教學研究的成效
(1)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效率。
(2)相互競爭激烈,使合作探究風氣逐漸形成。
(3)改變了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使之既能發(fā)揮班級授課解決共性問題的優(yōu)勢,又能通過分組教學滲透個別指導,從而適應個體的需要,解決個體發(fā)展的問題,明顯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成績。
(4)改變了“傳授一一接受”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立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種可行性途徑。
(5)分層教學,要使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去享受獲得知識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
(6)實施分層教學以來,各個層次的學生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最大潛能,在沒有額外增加一課時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已基本走入正軌,各層次的成績也較入學時有所提高。
分層教學改變了過去“要我學”的被動學習局面,激發(fā)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層教學不僅使教師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更使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這種師生共同體驗成功的喜悅,又變成了教與學的強大動力,使教師的教學技能、技藝趨于完美,也使學生學而不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