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霞
(廣東省河源和平縣浰江中學)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也做了很大的調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在尋找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法,更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興趣地去學習數學,寓教于樂,教學相長。針對初中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創(chuàng)新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探討
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數學概念迷糊不清,理解不夠透徹,導致在讀題、解題中容易出現讀不明白題或者將題意理解錯誤的現象發(fā)生,導致不會解題或解錯題。加上老師的傳統的概念教學方式是講解式,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只是被動地跟著老師轉,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對概念掌握不深,容易遺忘。概念的自然生成,有利于學生掌握最基礎的知識,無論是解題,還是解決問題,應習慣性地從基本概念出發(fā),同時強調概念的聯系性,發(fā)展數學思維。
一、重視對概念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
1.概念教學要“寓教于樂”
寓教于樂,教學相長,這是教育改革最先提出來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在和學生交流的時候,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概念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提起興趣,學生在有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就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對所學內容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就需要老師在講授新知識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講圓周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事先查閱資料,了解圓周率的發(fā)展背景,有哪些感人事件,上課的時候進行交流,老師也會在學生那里學到沒有接觸過的知識。講述幾何部分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些模具,或者設計一些關于幾何圖形的建筑,找出身邊有哪些運用了幾何圖形等活動,感受幾何圖形的魅力。在概念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生動口說、動腦做、動腦想,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讓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生活化,從大量的感性認識中抽象出數學概念,變枯燥被動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也要多學習,認真研究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2.概念教學要注重實際應用
在概念教學中教師應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死記硬背定義與概念,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如講授統計中的眾數、中位數的概念時,例:某公司招聘員工,小王應聘而來,經理說:我公司員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資為2000元;職員C說:我的工資是12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職員D說:我們好幾個人的工資都是1100元。該公司員工的月工資如表:
你怎樣看待該公司員工的收入?通過這個例子,學生在具體問題中感受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可以有不同的量度,既鞏固了上一節(jié)課的平均數的概念,又引起認知沖突,感受到中位數和眾數學習的必要性,以及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十分自然地學習中位數和眾數的概念。初中數學中的很多模塊都可以進行類似的教學,讓學生得到實質性的訓練。
二、對概念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
1.把握教材整體內容與概念層次特征
任何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初中數學的關聯性緊密,很多知識點不能一次性地為學生所理解,需要教師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剖析,由深入淺,循序漸進,學生跟著老師的教課節(jié)奏來學習,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層層推進。如三線八角的教學,如下圖,截線c兩側,被截直線a、b內外。(1)在截線c的同側的角有____,在截線c的兩側的角有_____;(2)在被截直線a、b之間的角有_____,在被截直線a、b之外的角有_____;(3)把問題(1)(2)結合在一起考慮,既在截線c同側或異側,又在被截直線a、b內或外的位置關系的角有多少種情況?如何結合它們進行命名?在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系統地掌握教學內容,讓知識點一一遞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如圖:
2.注意概念知識與例題相融合
在實際教學中,概念不能強行植入,掌握的知識應當可以靈活運用,這就需要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穿插例題,例題要經典,要有代表性。如在講授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時,例:若方程(m-2)是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則m=______。例題的展示既運用了概念,有效地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又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準確性。學生在對例題分析的時候,也是數學思維建立的過程,概念教學在保證不脫離教材的情況下要對教材內容適當地取舍,讓學生靈活掌握。
3.加強對數學概念本質的揭示
在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合適的板塊模擬情景或者實驗來輔助教學,避免失去概念數學的層次性和連續(xù)性特征。如概率的概念,若單從字面上的理解不能讓學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概率,概率是多少。此時,教師可以用擲兩個質地均勻的骰子的實驗來進行模擬,將所出現的骰子的情況進行列舉,通過列舉的數據,引入用列表法或樹狀圖求概率的概念。這樣學生會很清楚地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運用,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揭示了數學概念的本質。
三、注重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
1.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作用
活在多媒體時代的學生,對多媒體的運用會充滿興趣,多媒體的出現也彌補了教學中的很多缺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講授。如PPT、幾何畫板的使用,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手段,比傳統課堂上只有老師唱“獨角戲”的學習效果更明顯。如“二次函數圖象與性質”的學習,老師可以通過幾何畫板中追蹤軌跡的方法彌補手工畫圖時描點較少的不足,更能準確地表示函數圖象的形狀,從而引出拋物線的概念,這是傳統教學難以達到的。
2.注重課堂演示與實踐相結合
課堂上老師進行了知識點的講解,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概念,老師可以帶領學生親自去實踐,讓學生親身投入到實踐數學中去。在學習“利用相似三角形測高”的時候,為了得出旗桿的高度,老師和學生制定方法,然后親自去室外進行實踐,這個過程會讓學生牢記,對知識點的把握也更加牢固。更多的實踐會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逐漸形成邏輯思維,也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改進,要用合理的、科學的方法進行講授,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中的每個知識點、發(fā)展數學思維,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實踐過程中,對已經發(fā)現的概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有針對性探究,找到一個符合學生發(fā)展、滿足學生需求的方法,對創(chuàng)新課程、對教師觀念的創(chuàng)新都是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馬紅.淺談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讀與寫,2016(13).
[2]劉銀麗.淺談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基本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6(1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