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梅 丁漣沭 劉影 陳小飛 陳梅
摘要:目的:探討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方法:選取護理學專業(yè)學生為教學對象,適時使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結果:100%的學生對案例教學法滿意,且學生認為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及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結論: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外科護理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7-0190-03
案例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學生帶入事先選定的特定事件中,由學生依靠自身知識結構和背景,自主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源于19世紀70年代的哈佛大學,發(fā)展至今逐漸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教育培訓領域。而外科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應用性學科,是護理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主要課程之一,其教學內容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是培養(yǎng)一名合格護士的關鍵課程。多年來,傳統(tǒng)醫(yī)學教學強調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教師不顧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一味地將課本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使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fā)揮受到一定的抑制。為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自2015年開始,我院外科護理學組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實施以案例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收到滿意的效果。具體介紹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南京醫(yī)科大學康達護理學院四年制護理學專業(yè)大學三年級49名學生為教學對象,全部是女生,年齡19—22歲。
(二)方法
1.案例準備。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課程特點、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的需要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選擇臨床真實案例,案例應具有完整性、啟發(fā)性、典型性、代表性、且難度適中。然后再圍繞臨床案例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提出問題,提出的問題應具有啟發(fā)性,便于學生作答,以利于學生理解課程所講的內容;同時,也能把課本的理論知識有機地融合到案例中;還能體現(xiàn)出責任制整體護理的理念和現(xiàn)代優(yōu)質護理的特色,使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得到臨床工作實踐的體驗。為了獲得滿意的臨床案例,教師應更多地參加外科病房的臨床病例討論及晨會交班,以掌握臨床實際案例的收治情況。
2.適時使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1)案例導入法教學。上課前一周先將準備好的案例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課前預習教材上的相關理論知識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上課時以案例導人新課內容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熱情。首先由學生輪流講解案例相關知識,教師在聽取學生發(fā)言時針對案例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再對案例進行分析、思考與討論,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疑問給予正確引導,啟發(fā)更多的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剖析與思考。學生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與案例相關的知識,課堂教學氣氛生動活潑,學生講解與討論結束后,教師進行分析總結,對討論的內容進行恰當的、客觀的評價,消除模糊不清的概念,并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予以強調,讓學生理清案例分析的思路。最后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將案例與教材描述的本病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治療原則及護理措施等知識結合起來。(2)講授過程中穿插案例教學。在理論授課過程中,特別是強調重點、難點內容或講到某系統(tǒng)的多發(fā)病、常見病時將案例穿插其中。如講到某疾病并發(fā)癥的護理時,可同時列出幾個不同并發(fā)癥的案例讓學生分析判斷,并啟發(fā)學生思考、對比給予的案例,通過同時呈現(xiàn)不同并發(fā)癥的類似案例,可以使學生掌握不同并發(fā)癥的特征性的表現(xiàn),并加深學生對所講授的理論知識的理解,使得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有機地結合,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推理和判斷能力。(3)課后案例模擬練習。針對理論性強且難以理解掌握的知識,如按照護理程序的方法對手術患者實施護理的知識,可以給學生布置案例分析的作業(yè),讓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分析達到理解掌握。首先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學生根據給予的病案設立病人、床位護士、主治醫(yī)生、麻醉師、病人家屬等角色并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前先進行小組討論編寫劇本,內容包括術前評估及準備、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評估、術后護理及出入院等場景,然后再根據劇本進行排練和表演。通過這種方法演練,學生之間互相提醒遺漏的評估項目、未制定的護理措施,使學生對學習的手術前后護理知識進一步鞏固和強化,學習熱情增強,學習過程也變得更加輕松,知識掌握更加牢固。另外,通過扮演病人,既掌握了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經過,又可以體會病人的需求。通過扮演床位護士,既掌握了疾病的相關護理理論及技能,還鍛煉了護患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還體會到了醫(yī)、護、患為了達到統(tǒng)一的目的,如何相互配合。通過扮演醫(yī)生,可以掌握疾病的診斷、治療等方面的知識,利于做好疾病的相關護理工作。通過對不同角色的體會,使學生能夠真正做到移情,有助于醫(yī)護、護患之間的溝通和交流。(4)實境案例教學法。將學生按每組4—5人分組到臨床科室見習,在分組時,帶教老師就把任務即具體的臨床案例布置給每一組的組長,要求全組學生以課堂上教學案例的形式描述問題,得出診斷、治療及護理措施,并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識,學生們帶著任務去看病人,對病人進行評估、討論并思考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就相關問題和帶教老師進行商討,最后完成帶教老師布置的任務。這一過程中,學生們不斷完善問題的解決方案,以更好地完成小組的作業(yè)任務,從而可將其應用于實際工作。帶教老師需隨時關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各種反饋信息,以使學生更好地在實境下帶著思考去行動。
二、結果
課程結束后,發(fā)放案例教學法滿意度及學習效果調查表49份,回收49份,回收率100%,有效調查表49份,有效率100%。調查結果見表1。
三、討論
1.案例教學法能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缺少分析、推理、思考的機會,阻礙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fā)展。案例教學法是圍繞具體的臨床案例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以解決提出的問題為目的。在教學中通過呈現(xiàn)一個設有問題的具體案例,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查閱相關文獻,認真閱讀課本知識,并圍繞案例組織討論,從而提出解決所設問題的各種方案。通過查閱文獻、閱讀教材、組織討論來解決案例中問題的過程實質上就是鞏固和運用理論知識的過程。案例教學法將實際案例應用于教學,通過教師傳授、學生參與、互動討論、決策評價和總結歸納等過程來實現(xiàn)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理論水平和專業(yè)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案例教學法通過呈現(xiàn)臨床實際案例,讓學生查閱文獻并講解病例相關的檢查、診斷、治療、護理等理論知識,使理論學習與臨床實際工作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個綜合性的臨床實境工作的訓練機會,教師結合案例提出相關問題,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應用學習的理論知識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最終得出問題的解決途徑和方案。案例教學法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案例教學法通過呈現(xiàn)臨床病例、并設計案例相關問題,啟發(fā)學生分析討論案例資料、最終解決所設的問題,這些環(huán)節(jié)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分析討論臨床案例并思考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能促使學生思維能力變得活躍,積極地、自覺主動地聯(lián)系相關疾病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
4.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及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傳統(tǒng)教學忽視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外科護理學理論知識單調枯燥,很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將案例教學法引入課堂,案例教學法以問題為中心,以生動的形象思維入手,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及查找相關資料,主動深入到教材中去索取知識。學生圍繞案例展開討論時,可以隨時與教師交流案例中的相關問題,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與互動,營造了一種輕松、活潑、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愿意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產生了一種滿足感與成就感,有效激發(fā)了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有助于學生之間協(xié)作及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案例教學法是同一小組同學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通過小組同學間的互動,集思廣益,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形成比較完善的解決案例涉及問題的方案。在進行案例討論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意見,只有在小組成員間構建開放、包容的氛圍,使大家相互激勵、相互促進,才能充分進行相互交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討論的有效性,通過同一小組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最終得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因此,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及交流溝通能力。
6.有利于教學相長,提高教學質量。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一個過程。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授課,對教師的專科業(yè)務水平、教學工作能力、教學工作態(tài)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選擇案例、編寫案例,并做好案例教學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如問題的創(chuàng)設必須反映臨床實際情況,貼近專業(yè)要求、突出??谱o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周密安排各教學環(huán)節(jié),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以調動所有同學的積極性。因此,實施案例教學法在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也促使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從而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
7.縮短課堂與臨床之間的距離,提高臨床適應能力。案例教學法使得教師的教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變化,讓學生模擬臨床診斷、治療和護理病人,使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有機結合,使學生在系統(tǒng)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學會運用理論知識解決臨床實際案例中的問題,在課堂教學與臨床實踐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合理應用案例教學法能縮短學生課堂學習與臨床工作間的距離,從而提高學生對臨床工作的適應能力。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法應用于護理教學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臨床思維的能力,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意識,非常有利于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案例相聯(lián)系,提高學習的效果。案例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得到了本院同行專家的肯定,所培養(yǎng)的學生也得到了實習工作單位的認可。結果表明,案例教學法切實提高了護理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效果,值得在護理專業(yè)學生專業(yè)課程的教學中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曉光.基于案例教學法的高校第一課堂教學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5,28(2):156.
[2]白云,潘思文,劉萍.案例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238(2):172.
[3]梅碧琪,周英,周薇.案例教學法在護理本科生傳染病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2,11(11):58.
[4]劉芳,王雅青,于紅虹.案例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09,138(7):824-825.
[5]黃雪勤,唐新民.案例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11):55-56.
[6]龍桂萍.案例教學法在中職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3,31(14):94-95.
[7]唐新民,黃雪勤.臨床操作表演訓練教學法在職教中的作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4,32(9):94-95.
[8]蔣維晟.案例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33(2):61-62.
[9]孫艷,孫艷影,姚淑娟,等.以問題為基礎的病案教學法在醫(y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7,28(6):713-714.
[10]江帆,米方林.《口腔修復學》多維教學體系構成的思考[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1,26(1):112-114.
[11]袁漢創(chuàng).基于PBL的中等衛(wèi)生學校外科護理學教學方法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3,31(11):79-80.
[12]龍桂萍.案例教學法在中職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甩與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3,31(14):94-95.
[13]于輝.案例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2,4(4):120-121.
[14]鄧博,姚共和,盧敏,等.案例教學法在本科生骨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27(5):74-75.
[15]楊堅.淺談骨科臨床實習帶教方法[J].農墾醫(yī)學,2012,32(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