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翅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在不斷地質(zhì)疑、釋疑中提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課前的預學更不容忽視,它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因此設計一份有效的預學單尤為重要。通過預學,學生能更好地提高課堂的學習質(zhì)量和聽講水平,從而自己去體驗,去感受,并在閱讀、感悟中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
【關鍵詞】小學語文;預學單;設計;實施
有效的預學,能顯著增強學生學習新知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良好的預學習慣形成也能為課堂教學節(jié)約許多寶貴的時間,使得教師不必面面俱到,學生也能自己獲得一部分知識。那么我們應該設計怎么樣的預學單呢?它會浪費我們的教學時間嗎?它能照顧到每一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嗎?它能為我教學所用嗎?……當這一系列問題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時,關于如何設計一份有效的預學單就成自然而然地成了我思考研究和教學實踐的重點。
記得初始“預學單”是在學校教研團隊開出的《慈母情深》研討課上,使我對其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初步感知。隨后查閱了有關資料,并進行實踐嘗試后,進一步領會到,“預習單”是教師為引導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所設計的一個預先學習導引單,使學生能在課前通過預學單,獨立閱讀課文,進行先期思考,并提出疑問,從而為課堂上的針對性學習做好準備。結合教學實際,經(jīng)過幾個學期的探索,關于“預學單”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了一定的思考和經(jīng)驗,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抓基礎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第一次上的基于預學的單篇閱讀教學課,便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25課《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在這堂課中采用了精心“預學單”設計取得了教好的教學效果,在滿懷欣喜的同時,更提高了我繼續(xù)研究的信心。該課的預學單設計,主要抓住基礎知識,而基礎過關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前提。
案例1:《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預學單
☆【課前積累】
1.摘錄描寫花的四字詞語 , , ,
2.摘錄描寫顏色的四字詞語 , , ,
3.從文中摘錄難讀、難理解的字詞,提醒大家好嗎?
難讀的:
難以理解的:
☆☆【自主學習】
1.自由、快速讀課文,把字音讀準,不認識的生字查閱工具書并多讀幾遍。
2.朗讀課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詞并能自學生字詞。
①我會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脊梁、栽種、奇麗、奇特、宇宙、真切、家家戶戶、
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
②我會利用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以上詞語。
③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
☆☆☆【合作探究】默讀課文邊讀邊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提示:讀的方式自由選擇),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體會到了景色的奇麗、民族的奇特。
☆☆☆☆【查漏補缺】還有什么疑問?
結合課文實際分析,這份預學單涉及了三個方面的基礎知識過關:
1. 課外積累:讓學生去搜集了關于花和顏色的四字詞語,這是本課教學中要用到的,也是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設計的重點知識,通過課前的預學,學生在課堂上就能舉一反三,說上好多詞了,這不正是我們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簡單體現(xiàn)嗎?
2.課文基礎字詞:讓學生自主找難讀、難理解的詞,看似是為了提醒同學,實則我的用意在于讓他們自己牢記;正確讀記詞語和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詞語也都是為了更好地讀懂課文,理解課文。
3.課文的閱讀:在本份預學單中,我設計了自由、輕聲、快速讀課文,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自由選擇讀文方式。我的目的很明確:讓學生充分讀,為提高課堂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重抓學生疑問,開展課堂教學
學貴有疑,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常常用到課題質(zhì)疑法來導入新課,每次用這樣的方法,我都覺得學生提得很不錯,說明對課文已有過預習,但這樣的課堂提問比較片面,并非代表全體學生?,F(xiàn)在設計了“預學單”,使我更加明確了學生質(zhì)疑在課堂中的重要性,并通過預學單上學生的疑問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梢赃@樣說:預學其實是針對課文的前期學習。那么這個前學習的過程中必定少不了問題,所以教師要解決的不是學生已經(jīng)懂的知識,而應該是他們提出的疑問。
案例2:《舟過安仁》預學單
1.讀古詩,讀三遍的打上勾,讀5遍的打三角形,讀5遍以上的打五角星。你讀了( )遍
2.圍繞題目《舟過安仁》你有什么疑問?
3.古詩中哪些字詞你不理解,請寫下來
4.再收集兩首關于童年的詩歌
5.讀了古詩,你還有什么特別想知道的問題?(請把疑
問寫下來)
這份預學單主要是以質(zhì)疑為主,教學生提問,老師回收后進行整理歸類,然后針對性地進行備課。它主要設計了三方面的“質(zhì)疑點”。
1.課題質(zhì)疑:讓學生進行課題質(zhì)疑往往可以很好地從整體把握詩歌,如我們班學生有問:誰舟過安仁?舟過安仁時發(fā)生了什么事?“舟”指的是怎么樣的船?……這些正是教師在課堂上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2.字詞質(zhì)疑:理解的字詞學生都不會寫上,不理解的字詞也就是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這些字詞的理解直接影響到整首詩的理解,所以對這些字詞的質(zhì)疑是為更好地理解詩詞文本打好基礎。
3.內(nèi)容質(zhì)疑:最后一題的設計,考查學生的預學是否真正有效,提出的問題是不是有質(zhì)量,了解他們急需求解的到底是哪些方面。知道了這些后再針對性地將問題串連起來,進行教學設計,從而達成“以學定教”的目的。
《舟過安仁》這份預學單經(jīng)過了多次的修改和反復思考,通過這份預學單的設計和課堂實踐,引發(fā)了深入地思考:學生質(zhì)疑固然重要,但是教師有針對性的問題設計確是引發(fā)學生自主質(zhì)疑的關鍵所在。課堂上,通過教師有針對性地提問,引領學生朝著正確的哪個方向去理解、思考,并形成更多的獨特理解,對于提高學生的文本解讀甚至于語文學習的素養(yǎng)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三、重抓遷移概括,提高學習能力
“學以致用”無疑是開展教學的重要目標,那么,教師一直在課堂上強調(diào)的靈活運用是不是真的只是存在于“唇齒之間”呢?其實有效的預學單就能很好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關于知識概括遷移的能力。
案例3:《趵突泉》預學單
1.摘錄難讀、難理解的字詞,提醒大家好嗎?
2.我們學過老舍的《貓》,它的內(nèi)容結構圖如下:
3.探究一個問題吧!
大泉和小泉老舍喜歡哪個多一些?
你的支持方(打√):小泉( )大泉( )
你的最有說服力的支持理由是什么?請摘錄支持你理由的關鍵詞句。
(小秘密:作者的感悟很有可能藏在一個詞,一個字,甚至一個標點中哦?。?/p>
為了更好的實施“基于預學的單篇閱讀教學”這一主題的教學,我平時也在嘗試中摸索,也會尋找一些跟這一主題有關的教案、預學單和課堂實錄,并虛心向同行請教,希望能有更多的啟示與收獲。以上這份預學單,主要針對學生的遷移概括能力而設計,這樣的圖解,不僅能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還能提高學生的遷移概括能力。從整體上分析主要包括兩大塊內(nèi)容:
1.理清結構:模仿學過的課文《貓》的內(nèi)容結構圖,完成《趵突泉》的內(nèi)容結構圖,這題是根據(jù)學過的課文《貓》遷移到新課中,設計前后聯(lián)系,讓學生明白解答思路。它不僅要求學生對課文很熟悉,還要求學生有很好的概括能力。
2.自主探究:針對老舍喜歡大泉還是小泉,寫出理由,并找出關鍵詞概括,這個題目也同樣是基于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概括理由,這也正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大體現(xiàn)。
有位知名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自學是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方法。顯而易見地,預學單的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方面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墩n程標準》理念中一直強調(diào)“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而預學單對于教師在課前了解學生的學情,有著其他方式無法比擬的重要作用。在多次利用預學單開展教學研究,并更多地運用于日常課堂教學后,更使我深刻地意識到預學單的使用是達成“輕負擔,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因而,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將一如既往地展開探索和研究,讓這份小小的預學單,為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趙景瑞.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文集[C]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4.0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