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忠
摘 要:小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是培養(yǎng)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寬多種閱讀途徑、倡導自主閱讀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興趣;個性化閱讀
一、采用多種閱讀方法,多元解讀文本,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
閱讀需要學生對文本進行再造想象,結合自己生活經(jīng)驗深入理解文本。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對文本進行多元解讀。讀問結合、讀思結合、比較閱讀、讀寫結合,如仿寫、續(xù)寫、擴寫、補寫、自寫等,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和感悟,從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閱讀。語文的文本具有不確定性和模糊性,閱讀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文本本身就是豐富的、多元的。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多元閱讀,多角度理解文本。傳統(tǒng)教育觀念片面追求唯一確定答案的一元解讀泯滅了學生的個性,不利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解讀文本,更不利于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對此,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樹立正確的閱讀教學觀念,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多元解讀,讓學生在多元解讀中進行個性化閱讀,這樣利于完善學生的人格,促進其個性發(fā)展,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時刻以人為本,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營造良好的、寬松的環(huán)境。當然多元解讀不是隨意解讀,教師應特別注意讓學生在多元解讀文本中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審美取向。
二、泛讀要廣,開闊學生視野
小學生處于知識積累的最初階段,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多方面的書籍,以使學生能夠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和對于知識的求知欲。學生閱讀的范圍可以是很廣泛的,只要是學生喜歡或者是感興趣的,學生都可以拿出來進行閱讀,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可以做到見多識廣。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給學生提供一些閱讀參考書目,讓學生去進行自主探究和閱讀。例如在學習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時候,教師可以進一步展開,讓學生了解更多有關魯迅先生的文章,給學生介紹一下他的小說集《吶喊》、《彷徨》、《阿Q正傳》,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等等作品,讓學生去進行閱讀。學生通過廣泛地閱讀自然會知識豐富,開闊視野;而且通過學生的閱讀還會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自信心和成就感。平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多看一些課外書,《讀者》《意林》《瘋狂閱讀》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注重知識的遷移
小學語文教學的是一個整體性的工作,包括很多方面的教學,有讀、寫、聽、說等方面,各個方面不是孤立的知識板塊,這幾個板塊融合起來成為語文教學的有機整體。比如,在語文教科書上的課文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經(jīng)典美文,把閱讀教學與其他方面的教學結合起來教學效果更好,比如,把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學生在閱讀之后的寫作也有話可寫。我給學生傳輸?shù)乃枷刖褪牵n文就是一篇好的作文,是我們學習作文的范文,我們甚至可以模仿課文進行寫作,把好的知識點拿來為我所用,這樣的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另外,每篇課文中都有可能出現(xiàn)一些富有哲理的議論段落,這些段落是課文的經(jīng)典,我們不能讓這些經(jīng)典流失,而是抓住機會,讓學生記住,指導他們把這些句子運用在寫作之中,也可以讓學生模仿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寫作,如模仿它的遣詞造句及其修辭方法等。閱讀的過程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而且是把積累的知識遷移到其他方面的過程,做到知識的運用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四、有效施行個性化閱讀的方法
1.尊重學生的個性,提供豐富的課外閱讀資源
要有效地施行個性化閱讀,首先要做到也必須保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尊重學生的選擇,不可強行改變學生的個性。在閱讀方面,尤其是小學生,每個人的閱讀水平都不一樣,閱讀興趣也不盡相同,所以在選擇課外閱讀的時候,也會體現(xiàn)不同的差異,這個時候,對于學生的選擇,教師不要隨便地強加干預,而是尊重每一個學生的選擇,并且為學生準備足夠足夠豐富的課外讀物,以保證學生的有效選擇。畢竟,只有學生自己選擇的讀物,才是學生的興趣所在,也只有學生的興趣所在,才能讓學生在快樂滿足的閱讀中快速地挑高自己的閱讀能力,進而提高自己的語文素質(zhì)。
2.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表達能力,尊重其個性化表達
在學生的個性化思維不斷發(fā)展及其知識不斷增長的同時,學生自身便會慢慢地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表現(xiàn)欲,迫切地想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并且期望得到別人的肯定。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表達他的想法和觀點,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表達其個性化的想法。同時,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及個性化的觀點,不要輕易地予以否定,允許學生擁有自己個性化的觀點,畢竟,閱讀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五、教師注重男女生差異
男生和女生在小學階段存在著差異,老師不能一刀切。小學階段,男生右腦發(fā)展的優(yōu)勢使他們空間知覺能力、數(shù)學能力較強,因此他們比較喜歡自然和科學方面的知識,老師可以向男生推薦一些這方面的書籍。但男生的自覺性和恒心不如女生。老師可通過講道理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好處,加強對男生的思想教育,鼓勵他們拿出克服困難的勇氣,去解決閱讀中的攔路虎。要發(fā)揮男女生閱讀上的各自優(yōu)勢,男生雖然缺乏自覺性,但閱讀面要比女生廣,動手能力比較強。因此可組織一些試驗小組,讓他們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來印證書中的知識,以此吸引他們進一步去閱讀。還可以讓男生女生組成讀書小組,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六、總結閱讀,學會創(chuàng)新
小學語文開放性閱讀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學生都要學會不斷的總結和不斷的創(chuàng)新。時代在進步,人類的思維也在不斷進步,學習的方式也在更新,所以閱讀的同時要注重學習效率,尋找更好的學習方法。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代小學教育制度對于社會的需求。教師與學生之間要注重溝通和互動,共同提升,讓語文開放性閱讀真正的落到實處。只有語文開放性閱讀落到了實處,才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綜合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開放性閱讀,是語文閱讀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它讓學生學會自我學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提醒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只有不斷的總結,不斷地創(chuàng)新才能讓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
參考文獻:
[1]小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楊映華《甘肅教育》 2006 (08).
[2]《語文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