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娃·吾甫力
摘要: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更新和改革,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已經(jīng)越來越被人們所采用。什么是合作學習呢?合作學習具體指的是在教學條件的制定內(nèi)容下來設計組織以活動的形式來展開學習,然后學生通過團隊和小組的方式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學習互幫互助的學習態(tài)度。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在學習當中的熱情,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的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最終建成互相信任,互相配合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學習方法
G623.5
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不僅是新課程提出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同時也是受人們關注越來越多的一個學習方法。在當今這個社會而言,不僅在學習當中,各個領域,各個工作階層對合作的方式也非常的看重,逐漸的也變成了現(xiàn)代人的重要素質(zhì)。正是在這種條件影響和時代背景下,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當中,合作學習的方式也被人們所關注和應用。
一、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當中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
1.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小學教學當中,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成績效果,最好的小組模式是以4到6個人為一個小組,在分配小組的時候,要注意對班級當中各個層次學生的優(yōu)良分配,要將一些優(yōu)勢互補的學生分配到一組。讓其能夠相互促進相互幫助,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一個人的學習習慣會對其他組員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一個學生必須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的發(fā)揮出每個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數(shù)學的教學當中,課堂練習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我國現(xiàn)在教育模式所采取的是素質(zhì)教育,所以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就必須要大量的設定一些不定性和探索型的練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當中,以小組的模式來設置一些練習題,不僅可以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還給予了學生大量的思維空間,來使他們能夠更加愉快的交流,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更加的愛上學習。
3.能夠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批判性。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當中,如果教師能夠經(jīng)常性的對學生做出一些具有引導性的評價,那么不僅可以使學生明白自己的不足,同時還可以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努力,所以說是對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是非常有幫助的。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認真的聽每個學生的發(fā)言,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和對比,最終給予學生有利的評價。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找到最佳的學習方法,同時又提高了表達能力。
二、在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1.加強學習,轉變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要想能夠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有效的學習,那么教師就必須首先要學會合作學習。由于新課程在教學當中的啟動,學習方式也隨之有了逐漸的改變,也引導教師在教學當中有了一個新的定位。在合作小組的學習模式當中,主要的就是要以學生為主要內(nèi)容,所以教師的職責就是引導和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充當?shù)慕巧且粋€學習顧問,和一個意見交流的參與者。因此,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和交流的過程中,要注意能夠靈活的隨機變化,時而是一個幫助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時而是一個幫助者,時而是一個激勵者。同時教師要要隨時的觀察小組的活動情況,這其中包括觀察在小組當中每個學生的參與情況,學習任務的完成進度情況等等。對于一些小組發(fā)生錯誤的現(xiàn)象,要給予及時的提示和矯正。對于一些個別學生有獨特見解的想法時,教師要給予積極的鼓勵,既不能過多的干預學生的想法,同時也不能一味的袖手旁觀。這種隨時角色變化不僅是對教師的一個嚴格的考驗,同時這也是一個先進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
2.加強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1)要重視小組當中的“領頭雁”。
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當中,領頭雁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確立小組領頭雁的時候,首先其必須要具備多方面的學習素質(zhì),比如學習成績要優(yōu)秀,要有責任心,要有樂于助人的精神,一定的組織能力等等。當選定好小組領頭雁以后,還應當對小組長進行“崗前培訓”,要使小組長明確好自己在小組當中的責任和任務,以此來使小組長更加重視起自己的作用。以這種讓學生管理學生的模式,不僅可以能讓學生建立在平等的地位來共同研究,同時可以良好增強小組間的合作性。
(2)能夠培養(yǎng)學生更好的掌握社交技能。
如果小組會產(chǎn)生合作交流學習進行不順利的現(xiàn)象,那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小組的成員不會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也就是缺乏社交的技能。所以教師在為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教會學生一些必備的交往方法。例如:在合作學習的時候必須要讓學生明確在小組當中的任務和職責,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交流當中去?;蛘吲囵B(yǎng)學生養(yǎng)成善于傾聽別人發(fā)言的好習慣,只有自己大膽的思考,,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更好的給予別人意見。
3.建立問題情景教學模式,做好學生的引導者。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就必須要善于建立優(yōu)良的問題情景教學模式,要為學生設身處地的思考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引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動力。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面積”這一內(nèi)容時,在小組合作對三角形面積推到公式之前,教師可以給予幾點建議。(1)多想一些與三角形有關的那些圖形。(2)采用多種方式方法來驗證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等等。當然對于不同的問題應當采取類似不同的教學方法。
4.優(yōu)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會師生合作。
在小組展開合作討論的時候,教師這時候的角色又要轉變?yōu)榕c學生交流的合作者,要想使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真正的發(fā)揮出其的作用,教師就必須要適當?shù)膮⑴c到學生當中入,適當?shù)钠鸬秸{(diào)控作用,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互相學習互相提高的目的。
三、小結:
總之,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當中,合作學習與交流不僅僅再是一種簡單的學習形式,更是二十一世紀對人發(fā)展所必須應該持有的條件。正是美國著名數(shù)學教育學家舍弗爾德所提出和討論的教學應主要由“全班性的討論”和“分組討論”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組成。所以我們說,教師只有充分地鼓勵和支持學生,然后再建立好師生之間的友好合作與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面對問題解決的積極性,這樣保持下去就可以充分的體現(xiàn)出“合作與交流學習”實效性,最終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
參考文獻:
[1]曾琦《合作學習研究的反思與展望》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3期
[2]《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小學數(shù)學教育》2002.12
[3]《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 《教育研究》2002.2李淑媛.
[4]《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變革》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