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松蕾
摘 要:初中數(shù)學教學是以鍛煉學生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在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和背景下,數(shù)學課堂教學展現(xiàn)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梢哉f,抓好數(shù)學課堂教學,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首要條件。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情境
一、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
新課程標準實施后,新課程理念已逐步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同,即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場所,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場所。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機械重復的現(xiàn)象很少,老師由過去課堂上只注重訓練轉變?yōu)樽⒅貙W生發(fā)展。教師開始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有意識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并將教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注重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但是,在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1.課堂上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待加強
課堂上教師雖然意識到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過程的重要性,但實踐中還不能完全開展學生自主學習,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擔心無法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所以教師學不會放手。例如教學多年的一些老教師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課堂中沒有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所以學生自主探索就淪為一種過程和形式,無法充分發(fā)揮它的價值。
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獲取結論,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獲得結論的同時,能力得到培養(yǎng),素質得到提升。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形成的過程,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而且使學生學得主動,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所以,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向學生展示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的學習從“模仿型”向“創(chuàng)造型”學習發(fā)展。
2.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效果一般
多媒體進入課堂,使得大部分教師認識到創(chuàng)設情境的重要性,但在實踐教學中仍有問題出現(xiàn),如情景與知識相關性很小,從中提煉不出數(shù)學問題,學生很難學到數(shù)學知識;再如問題單一,不能引起學生的深度思考等。
新課程實施要求課堂教學要重視構建問題情境,還原知識產生的過程,同時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強調通過設計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感知數(shù)學、理解數(shù)學。一堂課的引入要在最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要吸引學生的興趣,自然切入主題,水到渠成地引入新的課程內容。但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片面理解新課程的問題情境,信息量多且繁雜,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沖淡了主題。
3.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還很薄弱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合作、交流的意識。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注意了形式,事倍功半。教師在課堂上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分組要合理。一般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即各小組水平要相當,而小組內部成員間要好、中、差搭配好。(2)有足夠的時間作保證。(3)合作交流應該以個人的思維為前提,并更多地提倡課后的合作交流。
二、針對課堂教學的問題提出若干對策
1.重塑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習,鼓勵質疑問難,發(fā)表不同意見。小組成員互相啟發(fā),取長補短。同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優(yōu)化教學藝術,注意情感投入,加強師生間的情感溝通。
2.課堂上為學生預留自主學習的時間
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另一種情況是講授新內容時,提出問題之后學生感到陌生,不知從何下手;或是例題新穎,一下子找不到解題思路。出現(xiàn)這種情況,如果在學生無從下手時就直接把問題的解答告訴學生,或是提出一些近乎告訴答案的問題提示學生,都將挫傷學生的思考積極性。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要注意給學生留下思維的時間和空間。留下思維的時間是指答案不要過早給出,最好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自己想出答案。思維的空間是指設問的針對性和藝術性。
3.優(yōu)先使用先進的教學輔助設備
多媒體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輔助設備,正逐漸被老師所接受,在課堂上使用也越來越廣泛。但我們在使用時應明白它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設備,不能因為有了多媒體,就忽視了必要的黑板的作用。我們應當恰當?shù)貙F(xiàn)代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的板書密切結合起來,對大量的教學資源和豐富的教學素材借助于信息技術展示出來,老師要將主要的思維過程在黑板上展示給學生,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總而言之,數(shù)學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但也不能忽視學生獨立思考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
參考文獻:
[1]牛爽.初中數(shù)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2]楊俊玲.對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寧夏教育科研,2013(2):59-60.
[3]黎秀峰.芻議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6(6):118.
[4]劉英.對當前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誤區(qū)的調查和思考[J].學子(理論版),20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