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運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惫P者以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并虛心學習教研組同行的經(jīng)驗,以實際的教學案例談談如何激發(fā)興趣激活思想品德課堂教學。
一、做好課程的導入和鋪墊工作,引導學生進入精彩紛呈世界
要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就要想方設法為枯燥乏味、說教為主的課堂主旋律添加適當?shù)拇呋瘎?。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做好課程的導入和鋪墊工作,引導學生進入精彩紛呈世界不失為良策。平常筆者是這樣導入新課的。
1.時政素材導入法
古人云:“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思想品德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連,這樣學生很容易對課堂產(chǎn)生親切感,從而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
2.寓言故事導入法
這是指根據(jù)教學需要,運用歷史典故、成語寓言等素材導入新課。這種方法契合孩子喜歡聽故事的天性,故事容易給抽象思維能力欠佳的初中生以啟迪,同時又能開闊學生視野、拓寬知識面,使課堂學習更生動、形象,學生學習更輕松增趣,易于接受與記憶。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講解“維護人格最重要”知識點時,筆者選取了《晏子使楚》的視頻故事。學生在故事中諸如晏子“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中進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國,應該不是從此門中入城吧?!敝惖臋C智交涉中既活躍了思維,又悟透何為“人格”以及“維護人格的重要性”。
3.設疑探究導入法
該法運用得當,關鍵在于要精心設問,形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欲罷不能之勢。所謂精心設問,指所提問題既要緊扣重點,又要有趣味,還要思考后能答得出來,且設計的問題能激起學生的疑問與思考。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財產(chǎn)留給誰”時,筆者是這樣設問的:“老李的父母已故,有妻子和一兒一女。不久前老李生病住院,侄兒小李在病榻前照顧有功。老李不幸去世,有遺產(chǎn)15萬元,但沒有留下遺囑。對于老李的遺產(chǎn),享有繼承權的是誰?請同學們舉手示意上來板書?!边@個問題既容易又有陷阱,學生在認真閱讀書本正確板書后,很自然得出“妻子和一兒一女”的結論,也為后續(xù)“法定繼承人的范圍以及確立的依據(jù)”的教學進行了鋪墊。
二、用真情與學生交流,贏得學生認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
極性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比耸怯懈星榈膭游铮瑢W生也不例外。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有愛的情感、愛的行為和愛的藝術。愛是改變一切力量的源泉。筆者在課堂中善于觀察學生的行為、分析其心理,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閃光點,給予鼓勵;發(fā)現(xiàn)其缺點或偶發(fā)事件,對學生投入愛,用真情與學生交流,做學生的及時雨,贏得學生的認可,無形中提高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日新又新我常新”時,一組長正在逐一點評組員優(yōu)缺點過程中,點評到大家眼中一無是處的“丑小鴨”時,幾經(jīng)求助后仍無法找到其優(yōu)點,“丑小鴨”尷尬極了,課堂氣氛異常凝重。這時,我蹲在“丑小鴨”身旁,溫和地幫她解圍,引導大家一起幫其找優(yōu)點,最后,在我的引導下,大家都承認她的最大優(yōu)點是:“每次都能按時交作業(yè),哪怕是只會抄寫題目,也一筆一劃地書寫?!蔽翼槃萏栒俅蠹覍W習這種“不放棄”的努力勁時,她流著淚哽咽地抱著我說:“原來我也可以有優(yōu)點。”突然教室里掌聲響起來。
三、捕捉生活素材,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筆者在實踐中還發(fā)現(xiàn),捕捉學生感興趣、又緊扣學習內容的生活素材來組織教學,也能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我有名譽權和肖像權”時,我事先用攝相機拍攝了學生課間給他人起綽號取樂的小視頻、一學生以某同學的肖像夸張地畫了一幅漫畫且標題為“此肥豬乃某某”張
貼在教室黑板的照片、學校德育處張貼幾名學生在食堂領飯插隊的照片。我把這些素材進行處理后帶進課堂,素材一出現(xiàn),許多學生感慨:“真缺德!”“這是誰干的?”“這豈不是侵權嗎?”等。緊接著一組數(shù)字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據(jù)統(tǒng)計,我們學校85%的同學被起不雅外號后特別難受?!薄鞍?,這么多啊,我還以為開個玩笑有啥呢,原來傷害這么大!我們真的該注意自己的行為了!”“不叫他人的不雅外號,主動排隊,不玷污自己?!蔽揖o接著追問:“學校德育處的行為侵權了嗎?”“構成侵權!照片一經(jīng)貼出,插隊者顏面掃凈,名聲掃地。”“可插隊是不文明行為呀”……正當學生七嘴八舌爭辯個不停,我進行了總結:“人人都享有名譽權和肖像權。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既是不道德的,又是違法的,當然我們要明確是否構成侵權。類似為了維護公共利益而用合法方式聲討不文明行為,不構成侵權?!?/p>
總之,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我們運用了真實而獨特的教學資源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收獲學生發(fā)自肺腑的話語,才能激發(fā)學生心靈深處最真摯的愛,才能激發(fā)學生真實的情感,才能激活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堂。
參考文獻:
楊再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四化”[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下卷)[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