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
摘 要: 語文課程評價應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互動,按照不同學段課程目標采用合適的方式,從而增強評價效果,促進教師改進課堂教學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考試評價 評價改革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考試與評價是考查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手段。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不關心學生的學習過程,一直把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語文的唯一手段。從現(xiàn)代教育理念看,這顯然是不全面的。那么在今天的具體教學中如何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水平作出整體評價呢?《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評價應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互動,按照不同學段課程目標采用合適方式,從而評價效果,促進教師改進課堂教學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下面筆者談談在這一方面的嘗試研究,供同行們作為參考。
一、小學語文考試的內容要從知識的檢測向全面綜合類型轉變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對小學生學習語文教學情況的測試主要通過一紙試卷進行。這些內容雖然能從識字、閱讀、習作等方面檢查學生學習的情況,但只是語文教學的“知識能力”方面的內容之一,對于小學學習的“態(tài)度與習慣”、“興趣愛好”等卻沒有考察,這樣的考試可以說是不完整的。其實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非智力的因素影響是比較大的,如果上級教研主管部門和學科教師沒有將“態(tài)度與習慣”、“興趣愛好”列入其中,就會導致語文教學的缺失,因為老師、學生及家長如果只盯著學生試卷上的分數(shù),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就會讓學生進行大量的抄寫、背誦、練習等,這樣訓練自然會讓學生感到厭煩,從而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要全面地衡量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情況,教師們就要擴大考試范圍,如適當增加聽力、朗讀、背誦、書寫質量等方面的內容,如果教師一味抱著原來的做法,其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
二、小學語文考試的時間要從一次性的測試改變?yōu)槿痰臏y試
要改革傳統(tǒng)的考試評價方式,不僅要增加考試內容,更要改革小學語文考試的時間,因為學生考試內容的增加,自然應延長學生考試的時間。教師要達到上述所提出的要求,就要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進行全程測試。比如教完一篇課文,教師可以從兩方面入手檢測: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默寫生字、看看學生默寫的正確率,另一方面可以看看學生寫字是否規(guī)范,看看要背誦的課文在背誦過程中能否正確、流利、有感情。在通常情況下,上級教研部門一般只注重學生的期中和期末考試情況,這樣會給學生帶來許多依賴思想,所以想更全面地對學生語文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必須從單一的測試走向全程測試,而不能只靠一兩次考試評判。
三、小學語文考試方法要從單一的一紙試轉變?yōu)槎喾N多樣的形式
目前,許多學校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考試評價認識仍僅靠一張試卷,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主要采取以下幾種形式:一是從聽、說、讀、寫四方面讓老師在平時課堂或課后以“優(yōu)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進行評價;二是在“知識能力”方面,放手讓學生參與命題,比如教完一個單元,讓班級學生每人設計一張試卷,然后在小組中相互交流,最后選擇更優(yōu)秀的試卷進行考試,并讓學生批改,從學生的成績中找出全班同學存在的問題,然后加以評講、輔導??傊?,只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小學生們就會真正地成為學習和考試的主人,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平時對學生學習的測試不能一手包辦,忽視學生是學生的主人之一。
四、對小學生語文學習結果的考試評價要從分數(shù)改為多元評價
在改革對小學生語文學習結果的考試評價中,傳統(tǒng)做法是“學生考,教師改”,為了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考試評價的實效性,我們構建“學生自評、師生共評、學生互評、家長參評”立體互動式的多元反饋評價體系。
“學生自評”主要是充分把評價的權利放手交給學生,在“態(tài)度與習慣”和“興趣愛好”方面讓他們和班級內的優(yōu)秀學生對比,給自己評判出一個實際的等第,在“知識能力”方面讓他們對照標準答案給自己評出公正的分數(shù)。通過“學生自評”可以不斷地促進小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努力實現(xiàn)自己所制定的學習目標?!皫熒ピu”主要是通過教師抓住學生測試中所反映出來的共性問題由老師和全體同學一起研究,通過舉一反三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皩W生互評”主要通過學生結對,采取“一幫一”的做法,讓他們學會通過互相討論、傾聽、反饋等形式調動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家長參評”主要是邀請家長和老師共同對學生學習語文的總體情況進行評價,讓家長們了解孩子在班級中的學習情況,并通過一些案例糾正家長對學生學習評價不正確的認識,讓家長和教師保持長期溝通,,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當然由于家長水平不一、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在“家長參評”方面需要老師們做好細致的梳理工作,爭取讓家長進一步強化對子女管理、教育的意識,這樣才能算是真正有意義地發(fā)揮家校聯(lián)手的作用。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考試改革作為課程評價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廣大師生乃至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語文課程改革不是取消考試,而是淡化考試的名次劃分與選拔功能,使語文考試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加強教學實踐的重要手段。另外,語文考試制度的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它需要教育主管領導的支持,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探索,同時也需要小學生家長們的參與支持。這樣將來的小學生語文考試評價才能成為一種開放化、多元化、多樣化的格局,這樣的考試方式才能更準確、全面地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
[2]高效能語文教學5項修煉.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