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財煜
【摘要】個體差異是指“個人在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相對穩(wěn)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點”。個體差異是影響教學活動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學生體育教學中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有效教學。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促進人的素質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個體差異 ?分層教學 ?分組訓練 ?分級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192-01
“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是《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思想。為此,教學中應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身心健康,以滿足自我發(fā)展的需要,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一、關注個體差異分層教學
人們常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因此,人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尤其明顯,主要集中表現(xiàn)在:平時的生活習慣、身體素質、興趣愛好、運動技能等各方面。這樣在體育運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差異較為懸殊,因此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在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發(fā)展性目標,分層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終身發(fā)展體育與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小學體育課上教授《籃球》時,可以把全班學生根據個體差異把學生分為A、B、C三組(A組學生素質較好、B組學生素質一般、C組學生素質較差)。根據不同的組別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對A組同學的動作可以采取點撥式,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獲得成功感受;B組的學生則可以采用“半扶半放”的學習方式進行啟發(fā);針對C組的同學則要對如雙手握球、傳球、投球、三步上籃等每一個動作應精講精練。
二、注重個體差異分組訓練
訓練是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徑,是體育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學的成效與技能訓練的成效有很大的關聯(lián)。因此,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僅從“教”的角度來設計好的訓練的內容,還應從“學”的角度來安排好的訓練方式,只有有效、高效的訓練,才能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真正做到“事半功倍”。例如:通過跑步訓練學生的體能時,應根據男女學生、不同年齡的學生、身體素質有明顯偏差的學生的差異,設置不同訓練的度和量,不可“一刀切”。否則將會造成運動傷害的現(xiàn)象。
三、尊重個體差異分級評價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這句話的核心在于對教育對象的信任及其內在價值的高度肯定。因此,如何讓“學”成為一種自覺、主動以及獨立的行為,這是這句話的重要內涵。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分級評價就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合理的、科學的教學評價,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體育課應該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興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課上,應以表揚鼓勵為主。例如通過繞棒接力、跳繩接力、自制保齡球游戲、爬軟梯、跳方格、跳墊子、換物接力、障礙接力等游戲活動?;蜃寣W生回憶奧運會上我國體操運動員、乒乓球運動員為國爭光的情景,跟學生講身邊女排運動員的故事,激發(fā)學習體育的興趣,使學生在有趣的氣氛中和愉快的體驗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從小形成“我運動、我快樂”的自信心。
2.注重多元評價
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應由單一內容評價轉向多元內容評價,評價內容應包括:①學生的生長發(fā)育情況;②體能測試;③知識與技能,對體育與健康的認識,科學鍛煉的方法,體育技戰(zhàn)術知識與運用能力,有關健康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與不同學習水平相關的運動技能水平及運用情況;④學習態(tài)度與運動習慣;⑤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⑥健康的行為等。確保每個學生受益。
3.注重評價方式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綜合的成績考核評價表,既注重終結性評價,也注重形成性評價;既有定量,也有定性;注重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讓學生自我表現(xiàn),發(fā)展個性。
總之,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力圖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為學生在體育課上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促進人的素質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芳.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
[2]《小學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