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森
摘 要:從直觀實物圖示、構建數的概念,直觀線段圖示、探析數學算理,直觀形象符號、探究數學規(guī)律三方面探究數學教學中的直觀圖示教學法的應用,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直觀圖示;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6-0072-01
數學思維、數學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成才。因此,教師應該重視數學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直觀圖示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是根據學生心理及生理特點設計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數學題型上具有轉變性、整體性、簡易性等特點,可以將數學中抽象的思維轉變?yōu)閷W生容易理解、接受的形式,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精神以及發(fā)散思維,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心理、生理的堅實基礎。直觀圖示是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值得數學教師繼續(xù)深入研究。
一、直觀實物圖示,構建數的概念
由于數學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數學的表達形式尤為抽象,需要學習者在一定成熟思維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探究。據相關的心理學分析表明,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還處于形象認知大于思維認知的階段,且具有好奇心強、好探究等特點,所以在接觸新事物時,思維大多只停留在外形上。因此,在數學中還需要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采用實物直觀圖示的方式,利用生活中實物暗含的數學意義構建學生的數學概念,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維從形象認知過渡到符號的認知,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構建。以“認數”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相應的卡片、計數器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然后在課上借助擺設卡片的形式讓學生對喜歡的圖形進行數數,同時在計數器上逐漸增加,接著讓學生念出計數器上的數字,通過卡片與計數器上數字的同等關系促進學生對數字的認識以及把握,從而幫助學生構建數的概念、思維,進而激發(fā)學生對其他數字的探究精神。
二、直觀線段圖示,探析數學算理
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過于曲折、繞彎的數學表現形式極易降低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數學的信心。例如,表述為距離之間的“繞彎”,在學生不成熟的思維中會形成難理解的路線結構。學生的精力在難以理解的實物上維持的時間較為短暫,而且容易產生退縮、回避的心理。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形象的圖示以及間斷式的距離結構來降低數學題型的難度,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對數學算理的推算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究數學算理的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以簡單的數學題型為例:長方形的學校校園,以ABCD表示校園緊靠圍墻的小路,AD=3米,AB=250米,小明、小紅分別從A、C兩地同時出發(fā),分別按順時針、逆時針的方向跑步尋找對方,速度分別為3.5米/秒和2.5米/秒,出發(fā)多久后兩人相遇?教師可以在講解此題型的時候,通過直觀的線段圖示對小明、小紅的路程進行描繪,疏通學生對路程、方向的理解,然后再分析其速度之間的關系,最后引導學生進一步解題。
三、直觀形象符號,探究數學規(guī)律
通過對不同階段數學課程的調查發(fā)現,在大多數的數學課程中,要求探究數學規(guī)律的課程不在少數,其中也包括了小學階段的數學。而在表示規(guī)律性的數學題型上,需要更多抽象性思維的發(fā)揮,才能正確地揭示規(guī)律的本質。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學會分析、探究題型中暗含的規(guī)律。例如,采用直觀的形象符號來代替題型中抽象的符號表達,不僅可以將題型中的抽象部分進行簡易化、直觀化,促進學生的理解,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探究抽象題型時的轉變能力,為今后學習更多規(guī)律性的數學奠定探究的技巧。以“找規(guī)律”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教具。例如,教師在課上將代表水果的圖示卡片貼在黑板上,擺成“香蕉、蘋果、草莓、葡萄”的形式,詢問學生是否認識水果卡片上的水果,并讓學生大聲說出水果的名字,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后讓學生猜想蘋果后面的水果該擺什么,學生回答后,再問學生第二行的水果擺設形式是什么,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最后揭示水果擺設的形式,從而引入“規(guī)律”的概念,讓學生認識規(guī)律,并利用其他的形象符號加固學生探究數學規(guī)律的能力。
四、結束語
數學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在空間、維度、距離等方面均有涉及。因此,為了降低學生對數學題型的理解,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數學教師應基于學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的特征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在數學中通常存在題型抽象性強等阻礙因素,不利于教學的順利展開。而直觀圖示可以通過實物、線段、形象符號的直觀性改善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困境,幫助數學教師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以及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玲玲.試談“圖形直觀”的表現形式及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3(23).
[2]全占茂.幾何直觀教學法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6).
[3]蔡宏圣.幾何直觀:小學數學教學的視角[J].課程·教材·教法,2013(05).
[4]陳文芳.小學數學幾何直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