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作為一門抽象的、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是小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简灥氖菍W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而這兩方面對于小學生而言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積極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利用生活情境拉近數學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幫助學生學習數學打下基礎。
關鍵詞:生活情境;創(chuàng)新教育;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08-01
利用生活情景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近距離的感受數學,讓學生全面的參與到數學活動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性,改變以往被動的數學學習模式,由學生主動去觀察、探討,自主的去學習和思考,發(fā)散學生思維,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操作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數學教學目的的實現。下文就對如何利用生活情景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進行具體的說明。
1.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有效的改變了傳統(tǒng)數學的刻板和單一性,調節(jié)了課堂的氛圍,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身邊出發(fā),讓學生了解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數學作為一門抽象、邏輯性強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難懂,久而久之,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畏懼心理,面對這種情況,在數學教學中,積極的開展情境教學,將生活中的案例運用到數學學習中,將數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不僅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并且,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化、形象化,拉進了數學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除此之外,在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將生活中的案例應用到數學中,讓學生能夠全面的參與到數學活動中,改變了以往被動學習的局面,學生以主人翁的立場去了解、探究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加深學習影響,調動了學生的主觀性,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2.將生活情境運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側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和主觀性的培養(yǎng),將生活情境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近距離的了解數學和認識數學,以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首先,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就并運用生活情境,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參與率,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和發(fā)現,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其次,善于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對于小學生而言,專業(yè)化的語言難免會讓學生難以理解,生澀、枯燥,而且不利于學生記憶。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使語言生活化、簡單化,利用生活情境,自然而然的表現出數學語言,不僅便于學生記憶,加深學生的理解,更能有效的拉進數學與學生的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再次,數學作業(yè)生活化。對于學習數學,部分學生都沒有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僅僅把數學作為一門學科,數學教學往往具有強制性,這樣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心不在焉,主動性差,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學習質量差,教學效率差,針對這種情況,在數學教學中,應側重對學生生活化的教學,讓學生了解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與學生生活實際是息息相關的,改變以往課后作業(yè)的刻板性,使數學作業(yè)生活化,靈活化,讓學生在實踐中去學習和應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注重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去思考。小學時期,學生的思維還不成熟,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限,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也更側重學生學習知識的記憶和掌握而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而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去思考,摒棄以往的死記硬背的模式,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去思考,去提問,去自主解決問題和探究問題,從生活到課堂,從理論到實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模式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當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能盲目的利用情境開展教學,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符合學生的生活性和真實性,要是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入手,滿足學生對這一時期的理解欲和求知欲,并且,教學情境還要結合所學的內容,要把握好教學的重點,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打造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氛圍,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性。
3.結束語
總之,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將數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全面的了解和認識數學,拉進學生與數學的距離,真正體會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重視度,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敏感度。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鼓勵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的實際生活中,以增強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鍛煉學生數學思維模式,增強數學學習信心。
參考文獻:
[1]劉春燕."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chuàng)設(C).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學優(yōu)秀論文集,2005:1―5.
[2]王德林.淺談如何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
[3]翁春芳.新課改視野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3.
作者簡介:
柏才智(11963·6)男;民族:漢族;籍貫:重慶市榮昌縣人。1981年7月畢業(yè)于榮昌師范校,現供職于榮昌縣榮隆鎮(zhèn)油菜完全小學,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基礎教育。